肖突然发现防弹汽车的座位上放着份《朝日新闻》,日产汽车宣布将在 1997 年量产纯电动车的新闻被红笔圈出,旁边用日文写着 “需解决电池专利问题及原料采购”。”
显然,日产汽车他们也被矿价涨得没了办法。
赵卫东跑过来递过3g手机,气喘吁吁地说:“美林王国工厂来电,刚才接到EL总部的传真,他们想引进我们的电池技术。”
“愿意支付每台车300 美元的专利费,还说可以接受镍矿价格,态度软化了不少。”
“他们是傻的?”
“锂电池车都出来 了。还用镍电池!”
“和他们说清楚,镍电池是淘汰的技术。”
“如果他们要坚持要用镍电池,就给他们。”
“告诉EL,技术可以谈,但专利必须归福马。”
“矿价?让他们去找大田竞价,价高者先发货。”
“对了,把 1992 年大他们合作开发电动车的资料整理出来,看看他们的电池能量密度有没有超过我们的 140Wh/kg”
“肖总,我赌他们没有,更赌他们现在连原料都凑不齐,谁让他们当初不控制产业链呢。”
第二天。
《华尔街日报》发布了头版 头条:锂电池海啸:美华王国车企用 186 英里续航碾压底特律。
“当通用还在为铅酸电池的续航突破 50 英里(测试车是空车,跑得远些)欢呼时,福马汽车己经将电动车的战场烧到了底特律家门口。”
记者汉森在报道中用加粗字体强调:
“186 英里 —— 这是福马 E1 的续航里程,相当于从纽约开到波士顿再折返,中途无需充电。
更可怕的是,他们的锂电池循环 1000 次衰减仅 5%,而通用 EV1 的铅酸电池撑不过 300 次。”
从而形成了全方位的碾压。
最后一段带着惊叹:“发布会现场,一位德国工程师拆开 E1 的电池组后当场沉默 ——
“200Ah 的圆柱电芯排列精度堪比瑞士钟表,这技术,至少领先行业五年。”
英国《泰晤士报》财经版则报道:《内燃机的葬礼:从香港驶出的电动革命》
“伦敦到爱丁堡的距离是 400 英里,福马 E1 只需充两次电就能跑完,而传统燃油车要加三次油。” 记者克莱尔?沃特森的报道充满宿命感。
她描述了试驾体验:“踩下电门的瞬间,没有发动机轰鸣,只有电流的低吟 —— 这辆 2.8 万美元的车,加速比宝马 3 系还快。
更疯狂的是充电网络,欧美有16 万家加油站的充电桩像毛细血管般铺开,比麦当劳的门店还密集。”
文章特别提到专利墙:“日内瓦寄来的 P95/00012 号专利证书,像一把锁锁住了未来二十年的电动车技术。
一位不愿具名的大田高管坦言:‘我们的锂电池研发至少落后福马 18 个月,现在连镍和锂都买不到足量的,怎么追?’”
小日子《朝日新闻》:福马 E1,小日子车企的午夜钟声。
“当福马的工程师在香港展示‘零下 20 度续航保持 85%’的测试视频时,东京银座的汽车展厅里,日产的电动车模型正在被悄悄撤下。” 记者山田太郎的文字透着焦虑。
报道算了一笔账:“小日子车企的锂电池成本约 1500 万日元 / 组,而福马凭借专利和资源垄断,成本仅 50 万日元(远没这么高)。
更致命的是,福马在美华王国的超级工厂日产能突破 500 台,听说以后可以日产2000台。我们的横滨工厂还在调试生产线。”
“而且他们还在建大量的工厂。
结尾引用了本田社长的紧急发言:“必须成立跨企业联盟应对福马冲击,否则五年内,小日子电动车将从全球市场消失。”
而香港的《明报》则报道:肖爱国创造改写规则,福马 E1 让世界看清谁是新能源霸主。
“会议展览中心的追光灯下,肖爱国抚摸着 E1 的引擎盖时,全球汽车业的权力版图己经倾斜。” 记者林志强的报道带着民族自豪感。
文中详细描述了发布会的震撼瞬间:“当肖爱国宣布‘186 英里续航’时,欧美代理商的计算器按键声此起彼伏;当展示‘五年质保’条款时,有人当场撕碎了通用的代理合同。”
最后一句点睛:“这不是一辆车的发布会,而是电车向全球宣告:新能源的游戏规则,我们来定。”
记者林志强大胆的判断了,一年将可以生产200万台电动车。
这将极大的增加东宝航运的业务(每艘船只能运1000-2000辆车)。
消息传出后,东宝航运的股价又迎来大涨。
这可是赤裸裸的给东宝航运送钱啊。
这其实还只是开胃菜。
回到香港的住所。
肖爱国在给刘小莉布置任务:
“刚才在发布会上我说了油价会上涨。”
“也会 带动一大批人买油。”
“你现在找人去采购大量原油。”
“要先找彼得做多期货”
刘小莉查了下:
“1994 年全球原油年产 24.24 亿吨,”
肖爱国起身走到落地窗前,维多利亚港的油轮像玩具般浮在海面,
“我要在 10 年内储备 50 亿吨 —— 平均每年买 5 亿吨,够不够让他们手忙脚乱?”
“爱国,这相当于每年买走全球五分之一的产量!
“沙特全年才产 4.8 亿吨,你这是要把他们的油库搬空?”
“不是搬空,是预订。”
“你拟份传真,发给沙特阿美、伊朗国家石油公司、墨西哥石油 ,
“就说美华王国能源署要签 10 年协议,每年采购 5 亿吨,价格按布伦特基准价上浮 5%。”
“上浮 5%?”刘小莉不解,
“1994 年布伦特才 21.2 美元一桶,这等于多给他们几十亿美元!”
“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让他们觉得我们人傻钱多,但条件只有一个——
“优先供货,无论 OPEC 限产还是地缘冲突,我们的份额不能少。”
索菲娅抱着文件夹进来,闻言皱眉:“爱国,50 亿吨要占用存放可是大麻烦。这可是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