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潮1980
弄潮1980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弄潮1980 > 第56章 特殊的倒爷

第56章 特殊的倒爷

加入书架
书名:
弄潮1980
作者:
南柯一孟
本章字数:
4194
更新时间:
2024-07-27

“一般一般,是老师教得好。”

李贤和腼腆地笑了笑,要不是握住了苏晨曦的手,估计这时候他十有八九会下意识地摸摸头。

“不准摸头!”

只是看李贤和脸上的表情变化和胳膊肌肉的微微一动,苏晨曦就猜出他想做什么,当即手背一紧,将他的手紧紧握住。

“好……好的。”

虽然前面心头一凛之下,已经让李贤和内心的紧张削减了很多,但苏晨曦的这一个近距离白眼,却还是让他忍不住为之失神。

不过好在李贤和还记得诚恳地认错,并开始学着苏晨曦先前的模样,开始主动带起跳舞的节奏。

“快三的步伐其实很简单,常用的只有内侧旋转,也就是男生用腰部,肩部,手臂等的力量协调带动女生的身体进行旋转。”

李贤和带动节奏的过程中,苏晨曦还不厌其烦地讲解道。

“只是虽然跳法与慢三一样,但由于快三的节奏要比慢三要快得多,所以如果还是跟慢三一样,用三拍跳三步来完成这个动作的话,节奏就跟不上了,因此在跳快三的时候,我们一般说是三步并作两步,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中心的移动。”

一边让李贤和带着自己跳快三,苏晨曦脚下还给不住给他演示。

整整两堂课过去,苏晨曦也将李贤和教得差不多了。

课程结束后,吃完午饭,李贤和推辞了舍友们一起打球的邀请,再次独自一人来到了图书馆。

尽管外交学院只是刚刚复校不久,但各项设施保存得还是相当完好。

尤其是图书馆。

毕竟是外交部直属的大学,外交学院图书馆中除了一般性的图书和文献资料,还有一些涉及到外交方面的机密文件。

当然,如今距离《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这一专门法律法规的出台还有十年之久,但机密文件的特性却是不因为时间的先后而有所不同,顶多是没有相应的级别划分而已。

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外交学院的图书馆几乎秋毫无损。

从图书馆的设施来看,那种陈旧的历史感扑面而来。

其实说到搞外交,很多人会产生误解,以为外交官就是单纯地学好外语,练好口才就行,顶多在机敏一点,能随机应变,便是个合格的外交官。

但这样的话,顶多算是合格的外语主持人。

外交所涵盖的面,其实相当广博。

就以李贤和如今的理解,想要明白外交的本质,还要从历史学和社会学开始着手。

而他首先瞄准的目标,便是世界现代史。

因此这时候李贤和手里拿着的,是齐世荣与吴于廑共同主编《世界史》。

要说到齐世荣,这可是个了不得的人物,是新中国第一代世界现代史专家,从1945年毕业并考入成都燕京大学历史系起,就一直专注于历史研究。

不过如果是几十年后,可能人们更关注的是他那个“不成器”的弟子——沈志华。

齐世荣老爷子的人生够跌宕起伏了,但沈志华的人生,却是都不能用跌宕起伏来形容,简直是历史学上的一朵“奇葩”。

“奇葩”在这里并没有贬义。

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奠定沈志华在冷战时研究中崇高学术地位的关键原因说起来很多人都不信。

那就是一个字——钱!

大家可能潜意识里都会觉得,搞学术,尤其是文科类的学术,跟钱这个字完全不沾边。

只要吃得起饭,有地方住,哪怕是一件小茅屋,该搞的学术一样搞。

你想想,搞文科类的学术又不需要买各种昂贵的仪器,给一支笔一张纸不就行了?

难不成搞文科学学术你还想要海量的经费?

莫非你是想贪污腐败?

但恰恰就是这么匪夷所思!

沈志华能在冷战史的研究中独树一帜,拥有大量学术成果的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他有钱!

有人会说,你怎么知道沈志华的学术成果都是因为钱财得来的,难道不能是自己才华横溢的原因?

或者就算有钱,想要搞出学术成果,也是需要天赋和才华支撑的!

哟!

还真不是这样。

至少在沈志华身上不是。

他的老师,也就是齐世荣先生,带过的门人弟子有若过江之鲫,可其中在研究成果上能与沈志华相提并论的,可谓是少之又少。

而沈志华在93年之前,甚至都没在体制内搞研究!

当然,他自身对学术热衷程度还是毋庸置疑的,读研究生期间,沈志华先后在《社会科学战线》、《世界历史》、《世界史研究动态》发表了多篇论文,都是关于现代史以及苏联新经济政策的,《人民日报》都转载过他的文章。不久后,当时的财政部长还看中了他,准备把他调到自己的秘书班子里去。

虽然沈志华觉得这是个难得的机会,可是父亲和导师都一致反对他从政,最终无奈放弃。

只是齐世荣老先生的其他门人弟子也同样不弱,当时不少人的表现甚至比他还要好。

八十年代后期,沈志华就下海经商,很快就积累了一大笔财富,成为当时颇有实力的商人。

到这里,可能有不少人会觉得他从此与学术无缘了。

不过,转折点就在1991年末。

庞大的苏联解体,各种倒爷层出不穷。

此时的沈志华敏锐地察觉到了其中的机遇,可与大多数忙着从独联体倒运废旧设备、旧勋章、废弃军火甚至飞机回国,赚取海量利润,一下子实现暴富的中国倒爷不同,沈志华想到了去倒运档案,机密档案。

他一个人花费一百多万元,从前苏联的档案管理买回了两万多件机密档案。

当然,这里的“买”要打一个引号。

跟中国倒爷买“废弃”军火和飞机这些一样,买还是其次,主要是搞定关键人员。

只要搞定独联体的关键人员,那多少份档案,每份档案多少钱,都好说……好说……

但就算如此,一百多万元还是被沈志华结结实实地花出去了。

要知道,这可是1991年年末到1992年的一百万元,那时候北京的房价才一两千块钱,一百万元足够买一千多平米,还是最核心地段的房产!

可想而之,这是多么庞大的一笔财富。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