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潮1980
弄潮1980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弄潮1980 > 第49章 舍友

第49章 舍友

加入书架
书名:
弄潮1980
作者:
南柯一孟
本章字数:
4276
更新时间:
2024-07-27

中型客车很快开到了京城外交学院。

这时的京城外交学院用的还是以前的校址,也就是玉渊潭附近。

刚刚看到京城外交学院大门,罗永强就站起来满脸自豪地对李贤和他们这些心生介绍道:“你们看到没有?我们外交学院的校名,就是那个!”

顺着罗永强手指的方向,李贤和看向外交学院的大门。

“那是***总理给我们题的字,我们外交学院也是周总理所题写校名的唯一一家高等院校。”

说到这里,罗永强满脸自豪。

而听他这么一说,中型客车上二十多个即将成为京城外交学院的准大学生不约而同地对这块大学门牌肃然起敬。

周总理,那可是他们每一个人都如雷贯耳的大人物!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是周总理年少时期就立下的宏伟志向,足以体现他为国家和民族而奋斗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每每想起这句话,他们中的每个人都会热血沸腾。

李贤和自然也不例外。

如果说他有一个人生偶像的话,那这个偶像就是周总理。

“我们外交学院的校训,是***总理提出来的,同时也是对我国外交人员提出的基本素质要求,那就是——站稳立场、掌握政策、熟悉业务、严守纪律!”

罗永强站在一众大学新生的最前面,朗朗说道。

尽管他的身材并不是太高,可在那充满激情的叙说和浑身上下散发出来的光辉映衬下,让他在一众新生的眼中都变得高大起来。

“我们每个外交学院的学生,都要用这十六个字来严格要求自己,能够在国家重要的、敏感的各种岗位上经受住考验,以国家利益最最高利益,并熟练掌握国家对外的各项政策,维护国家尊严,为国家出力!”

迎着从车外面照射进来的夕阳,罗永强一边对新生们说着这番话,还一边手舞足蹈,让周围所有人都跟他一起沉浸在那种为国家效力的光荣当中。

直到很多年后,李贤和依然对这一幕记忆犹新。

这一画面,仿佛刻印到了他的灵魂最深处,不仅会在脑海中反复播放,还会成为他永久的记忆。

……

只是,让李贤和和这帮外交学院的大一新生完全没有想到的是,刚才校门口的画面与眼前自己在宿舍楼内看到的画面,会形成如此强烈的反差。

眼前这间宿舍都已经不能用简陋来形容了。

要不是坐落在外交学院内,说是废弃多年的工人宿舍都有人信。

由于地势较低的缘故,宿舍墙壁上的漆皮都掉的七七八八,靠南边儿的阴暗角落还长出了几根蘑菇,四张高低铁架子床也是锈迹斑斑,看上去似乎随时都有可能散架。

“这……条件也太艰苦了点吧!”

说话的是李贤和的室友胡恒文,年纪最小,老家是江西九江,估计家里条件应该还挺不错的,有那么点娇生惯养的感觉。

“比咱那窑洞里都差啊!这是多少年没人住了”

这是另一个室友,来自延安的郭开阳,说话都带着一股子陕西味。

“甭废那么多话了,先开始收拾吧!”

还是东北人干脆利索,王春阳直接撸起袖子开干。

要说李贤和他们这四人运气都还不错,其他人都是安排了八人间,到他们这里,因为只有四个人,所以最后一间宿舍就只住了他们四个。

不过不好的一点是,其他宿舍都是八个人一起开始打扫,他们这直接少一半人。

天上不会掉馅饼,撸起袖子加油干。

现在李贤和他们四人就开始执行后面这半句话,提水的提水、扫地的扫地、挂墙的挂墙、擦灰的擦灰……足足用了两个小时,才将这间宿舍打扫干净。

看着各自灰头土脸的模样,李贤和他们忍不住哈哈大笑。

虽然没人喜欢打扫卫生,但这个共同劳动的过程也将他们这四个人初步捏合到了一起,形成了一个小团体。

“走!去学校外头吃饭去,我请客!”

宿舍里王春阳年纪最大,足足有二十五岁,当仁不让地当上了宿舍的老大。

他原来是沈阳那边下放的知青,去年第一届恢复高考时他就参加了,只是由于时间不够,又没发挥好,这才拖了一年。

但拖了一年后,倒是让王春阳成绩大爆发,直接考上了京城外交学院这种顶尖高校。

“我请我请,大家也都辛苦了,咱们吃顿好的。”

胡恒文当即大包大揽。

“还是去食堂吧!都这个点儿,再去外面吃完饭回来就不知道是啥时候了,明天还要军训,要是没精神那就惨了。”

想了想,李贤和还是劝了劝王春阳和胡恒文,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考虑。

“老三说的对,去食堂吧!”

郭开阳也赞同李贤和的建议。

现在宿舍里四个人都排上号了,王春阳年龄最大排老大,郭开阳老二,李贤和老三,胡恒文老小。

只是郭开阳怎么都不让她们叫自己老二,要叫的话,?只能叫二哥!

“那好,明天军训完了我再请!”

王春阳转念一想,也觉得对。

尽管先前都没听说过军训这回事儿,可光从字面上想,就能理解其中的意思。要真是把他们这些大学生当成军人一样训练,以王春阳的了解,那真是不死也要脱层皮。

眼光一扫,看老四胡恒文还要抢着请,王春阳直接开口道。

“老四你就别跟我争了,请客的话,有的是机会,我是老大,明天第一个请,就这么说定了!”

听老大这么一说,胡恒文也爽快地点点头。

四人结伴来到食堂。

与几十年后相比,这时候的食堂有良心多了,尤其是外交学院这种规模比较小的食堂,菜色还是相当丰富的,再加上这时候其他宿舍的新生很多都出去吃了,可选择的余地相当多。

李贤和点了一份土豆烧茄子,王春阳来是西红柿炒鸡蛋,郭开阳要了清炒土豆丝,胡恒文是干莴苣炒肉。

从四个人点的菜上,就能看出彼此的家境好坏。

家庭条件最好的是胡恒文,看他刚才点菜欲言又止的样子,感觉要不是顾忌到三个舍友,干莴苣炒肉这一道肉菜还不够,就算一人也要吃两个菜以上。

其次是王春阳,他是下放知青,家里条件应该也不错。

再接着是李贤和自己。

条件最差的,估计就是从延安来的郭开阳。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