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进入外经贸相关部委或进出口公司当然好,但我更想的是成为一名外交官。”
李贤和掷地有声地说道。
虽然可能在外人看来,前者的福利待遇无疑会更好,自由度也会更高,但从昨天苏老师给他埋下一颗外交的种子后,李贤和就开始将人生目标初步确定在成为一名合格的外交官上。
即便这时候的他,连一秘、二秘和参赞具体是个什么官儿都不知道。
“很好!”
苏晨曦脸上的笑意逐渐翻开,整个人恍若出水芙蓉一般。
先前的消息没有让李贤和眼红,倒是苏晨曦这般美丽的笑容让他颇有点面红耳赤的感觉。
看到这位李同学脸颊开始微微泛红,苏晨曦心里还生出一丝丝得意,先前还说这小家伙儿处惊不变,是个做外交官的好材料,但现在看,还是有点嫩啊!
转念后,由于尘埃落定,苏晨曦情绪放松下来,不自觉就生出一丝捉狭之意。
“我想知道你的英语成绩这么好,是怎么学的?”
虽然是简简单单的两句话,但苏晨曦却是用标准的英语问出来,连一星半点的中文提示都没有。
这个问题她心中一直很好奇。
从这位李贤和同学的背景和履历来看, 他就是那种最普通,不,甚至可以说比普通还要贫寒的农村家庭中出来的孩子,上面还有两个哥哥,下面也有一个妹妹。
这种可以说没有任何英语学习氛围的环境,他是怎么考出这么惊人的一个分数的?
要知道,就算是那些从小在长辈的口语中熏陶出来的考生,都达不到这般程度。
“我是从《毛泽东选集》和广播里学习的。”
这个问题李贤和回答地异常流畅,同样是用英语回答的。
不过,苏晨曦第一时间关注到的地方却不是答案本身,而是那一口流利的伦敦腔英语,如果不是文法比较偏古板,书面化,听上去甚至跟自己接触的英国人没什么两样。
“只是靠《毛泽东选集》和广播,就能学习到这个程度?”
苏晨曦觉得格外匪夷所思。
如果单靠这两个东西就能将英语学习到李贤和这样,那还要英语老师干什么,都让学生们自学算了。
反正在她的印象中,那些差一点大学的英语老师口语都未必有李贤和这般正宗。
“是的,只差一本,我就能将《毛泽东选集》英文版全部背下来了。”
李贤和自信地说道。
可能最初只是那么一点点的好奇,又机缘巧合地让自己接触到那一套只差一本的英文版《毛泽东选集》,在广播中学习到了音标和发音后,李贤和就对照着中文版开始背诵起来。
他最开始背的时候,也没想着将全套都背下来,只是偶尔说出口,在小伙伴和小四儿等人的敬仰目光下, 才使自己将英文版《选集》一点点啃下来,浑然不觉其中的枯燥,更不知道自己不知不觉间已经将英语学习到了这般程度,直到去年恢复高考,才想起他早已掌握了这门语言。
“全部背下来了?”
苏晨曦俏脸上满是讶然。
“第一卷第一篇——《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一日,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
虽然没有回答苏晨曦的问题,但李贤和却用极为自信的姿态,无比流程地开始背诵《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十分钟过去。
第一篇《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背诵完毕。
二十分钟过去。
第二篇《湖南农民yun动考察报告》也中间没有一点停顿地背诵下来。
到第三篇、第四篇、第五篇……
听着李贤和娴熟至极的背诵,显然那套《毛泽东选集》已经烂熟于胸,全程没有一丝迟疑,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在听广播一样。
苏晨曦的表情也在这一篇篇流畅至极的背诵中变得呆滞起来。
她从来没有想过,会有人这么学英语。
将一整套名著硬生生都给背下来,再结合广播里标准的口音腔调,让背下来的名著化为自身的语言积累……
这种学习方法,简直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像她,以及很多人以前学习第二门语言,都是先从音标,字词一点点入手,然后循序渐进,哪有李贤和这样直接背诵一整套名著的!
这简直就是小说里的一剑破万法,一力降十会。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种背诵整整一套名著,怎么能一下子提高英语能力,不仅考试中无往不利,连口语对话也是驾轻就熟呢?
其实很简单。
名著的词汇与试卷上,口头上的词汇是一样的,语法也是一样的语法,当将整整一套名著都印刻进心底最深处,并将之熟悉到某种程度以后,所写的每一段,所说的每一句,无一不是名著中某一句某一段,替换了几个字词之后的变种。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说的是一个道理。
所以想明白这些后,苏晨曦也暗暗点头。
说归说,听起来似乎挺简单。
但做的话,又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别说整套英文版的《毛泽东选集》,就是其中一卷,想要背下来都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更何况,还要背到那种滚花烂熟,脱口而出的程度!
“好了,可以停下来 了。”
苏晨曦压了压手,满意地对着李贤和说道。
“现在你有什么想问我,或者想了解的地方,无论是课程,学校,还是其他都可以,畅所欲言吧!”
或许是接受过西式教育的缘故,苏晨曦与当今的老师都有着极大不同,哪怕是日常的交流,她都不认为是教师单方面对想学生,而是应该彼此互动,这样才能将教学效果最大化。
“我……我想知道进入学校后,有什么实习机会,或者假期可以前往南方城市做一些实际层面的工作吗?”
原本李贤和觉得自己没什么想问的,但转念想到二哥李贤敬。
二哥现在可是在南方闯荡,而南方又是当今中国最繁华,最容易接触到外界的窗口。
倘若自己进入了京城外交学院,是不是有机会可以前往那里,或许……还有机会见到二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