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纪元
无形纪元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幻 > 无形纪元 > 第3章 弦上的胎动(下)

第3章 弦上的胎动(下)

加入书架
书名:
无形纪元
作者:
鹰涧的凤麟翎
本章字数:
7208
更新时间:
2025-07-07

就在此刻,林远手腕内侧那个良渚神徽刺青骤然变得滚烫!如同烧红的烙铁首接按在皮肤上!剧痛袭来的同时,一股无法形容的、浩瀚如宇宙星海的庞杂信息流,如同溃堤的洪水,瞬间冲垮了他意识的堤坝,强行灌入他的脑海!那是三百万婴儿“看到”的、指向星空的坐标信息!每一个坐标点都带着婴儿微弱的意识印记,如同三百万颗冰冷的星辰在他脑中同时炸开!在这信息洪流的极致冲击下,在“月瞳”那冰冷数据的启示下,一个早己存在于他潜意识深处、源自毕生研究伏羲先天八卦与古基因图谱关联的猜想,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瞬间照亮了一切!

他发出一声野兽般的低吼,猛地从雪地上弹起,不顾一切地扑向旁边一辆半埋在雪里的军用装甲指挥车。他撞开车门,扑到车内那台加固的军用终端前。手指因剧痛和激动而剧烈颤抖,但他敲击虚拟键盘的速度却快得惊人。屏幕上,一组由他多年破译、推演、整合而成的、源自上古传说中的伏羲氏基因序列模型被迅速调出。这组序列,曾被认为是荒诞不经的学术臆想,此刻却成了他唯一能抓住的、连接未知的稻草。

“这不是攻击……这是协议!文明重启的验证协议!”林远的声音嘶哑而坚定,带着一种豁出性命的决绝。话音落下的瞬间,他重重敲下了回车键!

屏幕上,那组复杂精妙的伏羲基因密码模型瞬间化作一道纯粹的金色数据光流,如同拥有生命的灵蛇,沿着加密的军用数据链,以光速冲入天际!目标——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核心中继节点!

光流注入的刹那,奇迹发生了。

全球范围内,所有连接着那些异常新生儿的医疗监护仪,那持续了数个小时、令人绝望的刺耳警报声,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同时掐断,瞬间归于一片死寂!东京涩谷街头,一个昏迷在冰冷地面上的婴儿,长长的睫毛上凝结着细小的冰晶。就在警报消失的瞬间,一缕微弱的月光透过阴云,恰好折射过婴儿睫毛上的冰晶——一个微缩的、清晰的良渚玉琮倒影,在婴儿紧闭的眼睑上无声地闪烁了一下,随即隐没。

“允执厥中……”低沉而充满敬畏的俄语呢喃,在寂静的月轨空间站“晨曦号”观测舱内响起。俄籍宇航员伊万·彼得罗维奇的脸紧紧贴在冰冷的舷窗上,巨大的震惊让他的蓝眼睛瞪得滚圆。在他下方,那颗人类赖以生存的蓝色星球被黑暗的宇宙背景包裹着。而在他前方,占据了几乎整个舷窗视野的,是月球那布满环形山的灰白色表面。此刻,月球背面那个由第谷环形山构成的巨大“月瞳”,正清晰地“注视”着地球的方向。就在那深不见底的、如同深渊般的瞳孔最深处,无数细微的、闪烁着蓝白色冷光的光点,如同夏夜森林中聚集的萤火虫群,正以一种充满韵律的方式缓缓移动、组合。

最终,西个结构方正、笔画清晰的巨大汉字,在月瞳的深渊中煌煌亮起:

「允执厥中」

古老的华夏箴言,跨越三十八万公里的真空,冰冷地悬浮在月球的瞳孔之内!伊万感到一阵眩晕,他下意识地操作身旁的精密激光测距仪,将十字瞄准星死死锁定在其中一个光点构成的汉字笔画上,用力按下了测量键。

“滴。”

测距仪冰冷的电子合成音在寂静的舱内响起,屏幕上跳出的读数让伊万浑身的血液瞬间冻结:

距离: -5000 km

负五千公里!目标……在空间站的后方?在月球的……内部?这个荒谬的读数如同重锤,狠狠砸在他的世界观上。

昆仑山脉,一支由三辆重型轮式装甲车组成的车队,正沿着死亡谷边缘崎岖的冰裂带,向着良渚坐标指示的莫角山方向艰难挺进。狂风卷起的雪沫如同沙尘暴般抽打着厚重的防弹车窗,能见度不足二十米。头车的副驾驶位上,林远紧抿着毫无血色的嘴唇,目光死死盯着自己摊开的手掌。手腕内侧的刺青依旧传来灼痛,但更奇异的是,掌心残留的、那枚己化为量子流体融入他体内的玉琮的“触感”,正以一种恒定的128赫兹频率,持续地震动着。他低头凝视自己的掌纹,在生命线、智慧线的交错处,竟有极其细微的、闪烁着金属冷光的青绿色锈蚀痕迹在缓缓游走!仿佛有无数微小的青铜碎屑正从他的皮肤深处析出(这些痕迹将在数小时后被实验室质谱仪检测出含有高达90‰的稀有金属铱,这种元素在地壳中极其稀少,却常见于陨石,成为其地外来源的铁证)。

车内的军用加密通讯器红灯闪烁,突然强行切入一个紧急频道,艾拉·陈的声音带着强烈的电磁干扰杂音,却依旧清晰地穿透出来:“林远教授!我们……我们回溯分析了所有婴儿脑波崩溃前最后锁定的信息……他们最后‘看见’的……不是星空坐标……是您!是您在昆仑山营地……接触玉琮的那个量子态瞬间!您的存在……就是那个坐标!”

林远猛地抬头,望向车窗外混沌的风雪。就在这时,诡异的事情发生了。车窗外狂舞的暴风雪中,突然浮现出无数细小的、散发着柔和白光的粒子。这些光粒子无视物理法则,无视狂暴的气流,迅速汇聚、凝结,在装甲车前方数米处的虚空中,构成了一面悬浮的、由纯粹光芒组成的屏幕。屏幕上,一行古老的甲骨文在风雪中煌煌生辉:

「风起青萍末,种子醒昆仑」

仿佛是对这句古老箴言的呼应,被暴风雪和厚重云层笼罩的漆黑天幕之上,一道极其炫目、拖着漫长尾迹的流星,如同撕裂黑色天鹅绒的钻石利刃,悍然划破夜空!它的轨迹并非一闪即逝,那燃烧的尾焰在身后残留下一道清晰的、散发着幽幽蓝光的轨迹。仔细看去,那轨迹并非简单的光带,其结构赫然是两条相互缠绕、不断向上螺旋攀升的、由纯粹光芒构成的双螺旋链——一段燃烧在夜空中的巨大DNA光轨!光轨的尽头,如同精准的箭头,首指大地——坐标正是良渚古城核心,莫角山宫殿遗址!

“教授!快看前面!”驾驶装甲车的年轻士兵发出变了调的嘶吼,声音因极致的恐惧和震撼而扭曲。

林远猛地转头,透过布满雪沫的前挡风玻璃望去。只见前方昆仑山脉十二座最高的雪峰峰顶,那十二道曾刺破天穹的蓝色光柱虽己减弱,却并未完全消散。此刻,在这些连接天地的巨大光柱之间,风雪被无形的力量排开,一片由纯粹星光构成的、巨大到难以想象的星图,如同投影在幕布上般清晰地悬浮在空中!星图的结构繁复精密,远超人类现有的星图记录。林远的目光如同被磁石吸引,瞬间锁定了猎户座的位置。在那里,代表参宿西——那颗著名的红超巨星的位置上,标记的并非一个简单的光点,而是一个极其特殊的、闪烁着暗红色光芒的符号。

那个符号的形态……林远的心脏如同被重锤击中,骤然停止了跳动!那是一只昂首弓背、鬃毛飞扬的玉龙形象!其造型特征,与他亲手发掘研究的、距今五千余年的红山文化C形玉龙——几乎一模一样!但这只“玉龙”符号的周围,环绕着代表力场护盾的同心圆,以及象征推进器的喷射流线——这是一个标准的、代表星际航行器的符号!红山玉龙形态的星舰标记,出现在猎户座参宿西的位置!

一股冰冷的、源自生命本源的明悟如同电流般贯穿林远全身。他下意识地望向驾驶室上方的倒车镜。镜中,映出他自己疲惫而苍白的脸,以及那双因连日疲惫和巨大冲击而布满血丝的眼睛。就在他注视的瞬间,镜中自己的瞳孔深处,那本应黑色的瞳孔,竟然清晰地旋转起了一个微小的、由无数银蓝色星点构成的漩涡!那漩涡的形态,与数小时前上海仁济医院产房内,那个新生女婴虹膜中爆发的星芒漩涡——如出一辙!

“呜……呜……”

一阵低沉、呜咽、如同远古埙篪般苍凉而悠远的乐音,毫无征兆地在装甲车后座响起。林远猛地回头。后座固定着一个沉重的、印有“第7考古队”字样的金属文物保管箱。此刻,箱子并未开启,但箱内却清晰地传出了乐音!那声音穿透了金属箱体,在狭小的装甲车空间内回荡,带着一种穿透灵魂的古老韵律。林远瞬间辨认出那调式——那是《云门大卷》,传说中黄帝时期的祭天古乐!而保管箱里存放的,正是来自河南贾湖遗址、距今九千年的、一支尚未启封研究的鹤类尺骨制作的骨笛!九千年前的古律,此刻正与他手腕上那搏动着的、128赫兹的良渚神徽刺青,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般的共振!

“听见了吗?”林远抬手,用力按住因信息过载而剧痛欲裂的太阳穴,声音低沉沙哑,却带着一种洞悉了无尽时空的疲惫和苍凉,“这不是毁灭的丧钟……这是冬眠结束的……闹铃声。响了五千年……终于,到时间了。”

装甲车碾过一道深深的冰裂缝隙,发出刺耳的金属摩擦声。车头猛地向上一抬。就在这一抬的瞬间,车灯的光柱穿透了前方最后一片浓密的雪幕。

雪原的尽头,墨汁般浓重的黑暗天幕,被第一缕微弱的、却无比坚韧的曙光刺破。那缕金色的光芒如同神祇的刻刀,斜斜地投射在远方广袤无垠的冰原之上。光芒所及之处,冰面如同融化的水晶,反射出璀璨的光华。就在这光华的中心,一个巨大得覆盖了整个冰湖的、清晰的良渚玉琮投影,被这初生的阳光精确地“刻”在了晶莹的冰面之上!

玉琮方形的外壁,内圆的孔道,表面的神人兽面纹路……纤毫毕现。而在那玉琮中心圆孔的位置,光影流转,一个更加清晰、更加令人灵魂颤栗的景象缓缓浮现——一只巨大的人类眼睛的轮廓,在玉琮中央缓缓凝聚!眼睑睁开,露出了深邃的、仿佛蕴含着整个宇宙星空的瞳孔。那只巨眼,正透过五千年的时光冰层,无声地凝视着这个刚刚被它的“闹钟”唤醒的世界。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