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尔哈朗!”
一声怒吼,来自一个老者。
礼亲王代善,两朝元老。
此刻气得浑身发抖,指着跪在地上的济尔哈朗,唾沫星子都喷了出来。
“你这个废物!”
“三万精兵,三万啊!不是三万头猪!”
“就算真是三万头猪,拱也能把敌人拱死了!”
“大清的基业,皇太极留下的江山,就这么被你给败光了!”
代善气得捶胸顿足,身体摇摇欲坠。
“老八,老十二,我们死去的兄弟们,怎么会留下你这么个不争气的东西!”
周围的满洲贵族们纷纷从石化中惊醒,瞬间炸开了锅。
“盛京没了,我们成什么了?丧家之犬吗!”
“我的家小还在盛京啊!我的福晋,我的儿子!”
“杀了他!杀了他谢罪!”
群情激奋,无数双猩红的眼睛死死盯着济尔哈朗,恨不得将他生吞活剥。
济尔哈朗伏在地上,任由无数的唾骂和指责砸在身。
只是用头一下一下地磕着冰冷的地面,发出沉闷的响声。
“够了!”
一声暴喝,压下了所有的嘈杂。
是多尔衮。
他脸色铁青,眼中的血丝密布。
他没有去看那些激动的宗亲,只是死死地盯着济尔哈朗。
“哭有什么用?骂又有什么用?”
“本王要的不是你的眼泪,也不是你的命。”
多尔衮缓缓蹲下身,与济尔哈朗那张脸平视。
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穿透力,让周围的温度都仿佛下降了几分。
“告诉本王,敌人是谁?”
“他们有多少人?从哪里来?用的什么兵器?”
“一五一十,说清楚。”
代善等人虽然依旧怒火中烧,却也不敢再多言。
只能强压着怒火,听着这问话。
济尔哈朗颤抖着抬起头,想从记忆的噩梦中搜寻有用的信息。
“回……回王爷……”
“罪臣不知他们是谁……”
“只知道他们……他们都说汉话。”
“人数……人数应该不多,他们是夜里突然出现的,就像……就像地里冒出来的鬼一样。”
“偷袭?”
多尔衮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对,偷袭!”
济尔哈朗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急忙点头。
“伯元升叛变,打开了城门。”
“城门一开,他们就杀进来了!”
“盛京里面巷战居多,他们......非常善战,战士们根本打不过。”
“我紧急带着太后和皇后离开,以为被追踪,谁知追出去却...”
“调虎离山……是调虎离山啊!”
他狠狠地给了自己一个耳光,脸上满是血泪。
“他们对盛京的布防了如指掌,连换防的时间都一清二楚!”
多尔衮站起身,在城楼上缓缓踱步。
熟悉满清的部署。
说汉话。
夜间突袭,战法诡异。
他的大脑飞速运转,将所有可能的目标过了一遍。
李自成?
他第一个排除了这个选项。
那家伙刚刚被自己打得屁滚尿流,二十万大军溃不成军。
哪还有闲心和能力搞这么一出敌后穿插的骚操作。
再说了,李自成手下那帮乌合之众,纪律涣散,根本不可能执行如此精准的斩首行动。
难道是明军?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又被他按了下去。
南边的那个小朝廷,自崇祯吊死在煤山后,就成了一盘散沙,还在为谁当皇帝争得头破血流。
他们有这个胆子,有这个魄力,千里奔袭,首捣黄龙?
多尔衮想不出是哪路神仙。
这种感觉让他非常不爽。
“摄政王!”
代善上前一步,语气沉重。
“眼下当务之急,是救回皇上和太后!”
“请王爷即刻下令,召回英亲王和豫亲王!”
“阿济格和多铎?”
多尔衮停下脚步,眼神锐利如刀。
“没错!让他们别追李自成了,大军合兵一处,先回师盛京,救驾要紧!”
代善的提议得到了所有人的附和。
家都被偷了,谁还有心思在外面浪啊。
然而,多尔衮却缓缓摇了摇头。
“不。”
一个字,斩钉截铁。
“为什么?”
代善急了。
多尔衮冷笑一声,环视着众人。
“为什么?”
“因为李自成是条饿狼,现在他只是被打断了腿,还没死透。”
“如果我们现在收手,他喘过气来,就会在后面死死咬住我们。”
“到时候,我们腹背受敌,才是真正的死路一条!”
“先攘外,再安内?”
“可我们的‘内’都快没了!”
代善几乎是吼了出来。
多尔衮的目光陡然变得凌厉。
“本王说,继续追!”
他一字一顿,声音里不带感情。
“李自成必须死!他和他那二十万残兵败将,必须被彻底碾碎!”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毫无后顾之忧地,回头去收拾那个不知死活的东西!”
他的决定,不容置疑。
这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判断,更是政治上的宣示。
他多尔衮,才是这盘棋的执棋者。
他猛地转身,开始下达一道道命令,声音响彻整个山海关城楼。
“传本王将令!”
“英亲王阿济格!”
“豫亲王多铎!”
“平西王吴三桂!”
被点到名字的几人,立刻躬身听令。
“命你三人,统帅麾下所有兵马,即刻出发,对李自成穷追猛打!”
“不接受投降,不接受改编,给本王一路杀过去!”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本王要知道李自成的最终下落!”
“喳!”
三人领命,不敢有丝毫怠慢。
多尔衮的目光,又落在了另一位亲王,岳托的身上。
“岳托!”
“奴才在!”
“你率领本部镶红旗精锐,镇守山海关!”
“这里,是我们入主中原的门户,也是我们回家的退路。绝不容有失!”
“奴才明白!请王爷放心!”
岳托郑重地行礼。
最后,多尔衮的视线,落在了还跪在地上的济尔哈朗身上。
济尔哈朗浑身一哆嗦,知道对自己的审判来了。
他闭上眼,己经做好了引颈就戮的准备。
“济尔哈朗。”
多尔衮的声音很平静。
“罪臣……在。”
“本王再给你一个机会。”
济尔哈朗猛地睁开眼,满脸的不可置信。
“你,戴罪立功,辅佐岳托,协守山海关。”
“若山海关再出半点差池……”
多尔衮顿了顿,语气森然。
“你就不用来见本王了,自己找棵歪脖子树吊死吧。”
“谢……谢王爷不杀之恩!”
济尔哈朗激动得热泪盈眶,重重地磕了几个响头。
能活着,比什么都强。
布置完这一切,多尔衮深吸一口气,转身面向北方。
“其余所有人!”
“整顿兵马,清点粮草!”
“三个时辰之后,随本王……回师盛京!”
他的声音传遍了城楼的每一个角落,也传进了每一个满洲士兵的耳朵里。
“本王倒要看看,是何方神圣,敢动我大清的龙脉!”
“本王要让他们知道,什么叫求生不得!”
“什么叫,求死不能!”
命令如山,迅速传达下去。
原本己经准备安营扎寨,庆祝胜利的清军大营,瞬间再次变得喧嚣沸腾。
只是这一次,空气中弥漫的不再是喜悦,而是肃杀。
追击李自成的部队先行出发,马蹄声滚滚,向着西方奔腾而去。
镇守山海关的部队各就各位,将这座雄关守得固若金汤。
除去追击的,镇守的,还有之前大战中的伤亡人员。
多尔衮的身边,依旧集结起了一支足足十六万人的庞大军队。
十六万大军,旌旗蔽日,刀枪如林。
他们没有南下,而是调转方向,浩浩荡荡地朝着来时的路,杀了回去。
大军的最前方,多尔衮身披重甲,骑在战马上。
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盛京。
皇上。
太后。
一个个词汇在他脑海中闪过。
最后,所有的画面都定格在了一张容颜上。
大玉儿。
那个他从小就放在心尖上,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她嫁给兄长,又成了侄子皇太后的人。
他可以为了大清的江山,暂时压抑自己的情感。
他可以为了统一天下的大业,容忍福临那个小屁孩坐在龙椅上。
但他绝不能容忍,自己视若珍宝的女人,落入一群来历不明的匪徒之手。
这是对他权势的挑衅。
更是对他身为一个男人的尊严的践踏。
多尔衮缓缓抬起手,握住了腰间佩刀的刀柄。
他要回去。
他要夺回盛京。
他要夺回属于他的一切。
那个敢动他女人的家伙,无论是谁,他都要将其碎尸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