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的蟋蟀
临安的蟋蟀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临安的蟋蟀 > 第7章 蟋蟀瘟与砒霜计

第7章 蟋蟀瘟与砒霜计

加入书架
书名:
临安的蟋蟀
作者:
爱吃的晓歌
本章字数:
3122
更新时间:
2025-07-06

临安城的晨雾里飘着股异样的腥甜,陈小六攥着火赤链虫罐躲在药铺后巷,铁头青在怀中不安地爬动。远处传来此起彼伏的尖叫,阿福跌跌撞撞跑来,麻布短打上沾着暗红污渍:“六郎!虫都疯了!”

城西虫市己成修罗场。平日价值千金的蟋蟀撞笼而死,口吐白沫的虫尸铺满青石板,贩虫人哭嚎着撕扯头发:“这是虫瘟!是老天爷降罚啊!” 陈小六蹲下身,指尖沾起虫尸嘴边的白沫 —— 带着熟悉的辛辣味,正是《促织秘要》中记载的砒霜中毒症状。

“封锁城门!严查赵玉郎余党!” 张主簿的铜锣声穿透浓雾,甲胄鲜明的士兵将百姓推搡在地,“贾太师有令,凡私藏蟋蟀者,以投毒罪论处!” 人群顿时炸开锅,几个老汉因怀里藏着普通草虫,被当街拖走时惨叫连连。

“是栽赃。” 陈小六将白沫抹在衣角,望向紧闭的城门。火赤链虫罐夹层里的密信还在,贾似道分明是想用 “虫瘟” 掩盖通敌真相。阿福突然拽住他衣袖,指向街角:“看!那些死虫的触须!”

僵死的蟋蟀触须呈现诡异的蜷缩状,与张老汉残卷中 “砒霜点药术” 的配图如出一辙。古代点药术讲究用松香、黄蜡包裹毒粉,经蟋蟀咀嚼后缓慢释放。陈小六猛地想起水牢里浸泡火赤链的血水 —— 砒霜混着参汤,可不就是现成的毒饵?

“阿福,去药铺取雄黄、绿豆粉,再找些竹筒。” 陈小六解开衣襟,铁头青顺着他锁骨爬进怀中,“贾似道在虫粮里下毒,咱们就以毒攻毒。” 少年应声跑开时,他摸出怀中半块墨玉翅 —— 那是赵玉郎留下的信物,此刻边缘竟泛着淡淡的金色光泽。

深夜,陈小六潜入虫苑外围的仓库。月光透过气窗照在堆积如山的虫粮袋上,他用银针探入谷粒,针尖瞬间发黑。正要取样本,屋顶传来瓦片轻响,赵玉郎的声音裹着夜露落下:“陈文书好胆量,就不怕贾似道的‘幽冥鬼蟀’?”

黑影掠过,赵玉郎落地时锦袍带起一阵香风,手中折扇展开,扇面竟是张临安城防图。他踢开袋口,谷粒中滚出几粒暗红药丸:“点药术的升级版,砒霜混着西域,蟋蟀吃了不仅发疯,还会攻击主人。”

陈小六瞳孔骤缩。城门口那些被蟋蟀咬伤的百姓,可不就是现成的替罪羊?赵玉郎突然扣住他手腕,袖中滑出个玉瓶:“铁头青能抗毒,是因为张老汉用千年灵芝喂了三年。这是解药,掺在雄黄粉里。”

“你为何帮我?” 陈小六攥住玉瓶,指腹触到瓶身朱雀纹。赵玉郎笑而不语,折扇指向仓库深处:“那里有三百担毒粮,子时三刻,会有辆绘着蟋蟀纹的马车来运。” 他突然压低声音,“贾似道准备用这些毒蟋蟀,毁掉蒙古使者的‘草原狼王’。”

更鼓声惊飞夜枭。陈小六背着装满解药的竹筒,在临安街巷间疾走。阿福己在药铺熬好绿豆汤,见他回来急忙掀开锅盖:“陈哥,城西王婆婆的孙子被当成投毒犯抓了!”

“把解药混进汤里,分给百姓。” 陈小六将雄黄粉倒入锅中,铁头青突然跃上灶台,用后腿蹬翻装着黄蜡的陶罐。融化的蜡油滴入汤中,竟自动凝成细小的蜡丸 —— 正是改良版的解毒药!

子时,运粮马车准时驶出虫苑。陈小六带着虫鸣社的渔民埋伏在护城河桥洞下,当马车经过时,数十只装着铁头青粪便的陶罐破空而出。铁头青体内的抗毒物质与毒粮接触,顿时腾起阵阵白烟,拉车的马匹受惊狂奔,毒粮袋纷纷坠入河中。

“抓刺客!” 暗卫的呼喝声中,陈小六望着泛着白沫的河水,突然想起张老汉临终前的话。铁头青爬上他肩头,翅尖扫过火赤链虫罐,发出清亮的鸣叫 —— 这鸣声与临安城墙上的梆子声重叠,竟与《促织秘要》中记载的 “警报虫语” 节奏完全一致。

贾似道的书房里,权相将密信投入火盆,火苗舔舐着 “襄阳布防图己毁” 的字样。他抓起 “幽冥鬼蟀” 的金丝楠木笼,三角眼盯着笼中疯狂撞壁的蟋蟀:“既然虫瘟镇不住百姓,那就让蒙古人的铁骑来踏平临安。” 窗外,蟋蟀瘟的传言如野火般蔓延,而陈小六怀中的铁头青,正用它独特的抗毒之力,撕开贾似道精心编织的阴谋大网。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