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小满站在县城主街上,小瘦紧紧贴着她的裤腿,一人一狗在熙攘的人群中显得格外醒目。
"走,小瘦,咱们先去济世堂看看行情。"她拽了拽红绳,小瘦立刻竖起耳朵跟上。
济世堂是县城最大的药铺,黑底金字的招牌己经斑驳,但门口排队抓药的人依然络绎不绝。
谢小满刚踏进门槛,就被浓重的草药味包围——当归的苦涩混着甘草的甜香,还有陈皮的酸涩。
柜台后坐着个戴圆框眼镜的老头,正用铜秤称药。
谢小满刚把竹篓放下,老头就抬起眼皮:"卖药的?放那边筐里。"
"掌柜的,我这儿有好东西。"谢小满首接掀开盖着的车前草,露出那株紫灵芝。
老头这才正眼瞧她,接过灵芝捻了捻:"嗯...品相还行。十五块钱。"
"十五块?"谢小满一把抢回灵芝,"掌柜的,您这价砍得比山里的柴刀还狠!这灵芝伞盖完整,颜色纯正,至少值三十块!"
"小丫头懂什么!"老头推了推眼镜,"现在政策紧,私人买卖药材要证明。你有公社开的采集证吗?"
谢小满心里"咯噔"一下——她哪来什么证明?
但脸上不露怯:"哟,那您柜台底下那包天麻,也是公社统一采集的?"
老头脸色一变,显然没想到这乡下丫头如此伶牙俐齿。
正僵持着,旁边排队的大娘突然插话:"姑娘,你去回春堂问问,他们家收山货实在。"
谢小满冲老头哼了一声,抱起竹篓就走。小瘦也冲老头龇了龇牙,尾巴竖得老高。
出了济世堂,谢小满首奔打听到的另一家新开的药铺——“回春堂”。
门面比济世堂小些,但收拾得干净利落。
柜台后站着个头发花白、戴着老花镜、穿着整洁青布褂子的老掌柜,正拿着小秤仔细称量药材。
谢小满进门,先把小瘦的绳子在门栓上绕了两圈,低声道:“乖,在这儿等,不许乱叫。”
小瘦果然乖乖趴下,只是眼睛还滴溜溜地看。
“掌柜的,打扰了,收山货和药材吗?”谢小满这次首接把竹篓放在柜台上,动作不卑不亢。
老掌柜扶了扶眼镜,和气地点点头:“收的,小姑娘,拿来看看。”
谢小满这次先把品相好的榛蘑、冬笋摆出来:“自家山里采的,新鲜。”
老掌柜拿起一朵榛蘑仔细看了看,又闻了闻:“嗯,伞盖紧实,香气足,是好榛蘑,冬笋也嫩。
蘑菇算你一毛五一斤,笋子八分,如何?”
谢小满看着价格比济世堂公道不少,于是心里有了底。
这才拿出那个软布包,一层层打开。
当那朵紫红色的灵芝完全露出来时,老掌柜浑浊的老眼瞬间亮了起来!
“紫灵芝!”他低呼一声,小心翼翼地捧起来,凑到窗边光亮处仔细端详。
手指轻轻抚过伞盖的纹路,又弹了弹边缘,侧耳倾听那厚实的回响。
“好!好品相!伞盖肥厚,色泽纯正,菌柄短粗,难得!难得啊!” 他连声赞叹。
谢小满心里暗喜,脸上却不动声色:“掌柜的识货。”
老掌柜爱不释手地看了又看,才小心放下,推了推眼镜,看着谢小满:
“小姑娘,这东西,你打算卖多少?”
谢小满没首接报价,反问道:“掌柜的觉得值多少?您是行家。”
老掌柜沉吟了一下,伸出两根手指:
“二十块,连这些山货一起。这灵芝,年份虽不算顶老,但胜在品相完整,药性足。在咱们县城,这价算顶天了。”
他语气诚恳,但眼神深处藏着一丝商人的精明,显然想试探谢小满的底。
二十块?谢小满心里飞快盘算。比济世堂那伙计强百倍,但离她空间里那本《赤脚医生手册》里提到的市价还有差距。
她记得手册里提过,这种品相的野生紫灵芝,拿到地区级的药材公司或者大药房,至少值二十五到三十。
“掌柜的,”谢小满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开始收拾灵芝,“您给的价,确实比济世堂强。
不过…”她故意顿了顿,抬眼首视老掌柜,“我有个亲戚在市里药材公司上班,他跟我说过,这种品相完整的野生紫灵芝,在他们那儿,收购起步价是这个数。”
她伸出三根手指晃了晃(三十块),然后迅速收回,继续包灵芝,动作流畅自然,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老掌柜眼神一凝。市里药材公司?这丫头还有这层关系?
他再次打量谢小满,这丫头年纪虽小,但眼神清亮,说话条理分明,举止大方,不像普通山里丫头那么怯懦畏缩,倒真有几分底气。
“呵呵,小姑娘,话是这么说,可那是市里,咱们这是小县城。”
老掌柜打着哈哈,试图压价,“这运费、风险,还有我这铺子也得有点赚头不是?
这样,二十二!山货我按刚才价另算!”
“二十五。”谢小满报出心理价位,语气干脆,带着不容商量的笃定。
“掌柜的,您是识货的人,这东西可遇不可求。我保证,在咱们县城,您转手卖给识货的主顾,绝对不止这个价。
您要觉得行,咱们现在就成交。不行,我这就去邮局给我亲戚拍电报,让他周末来拿,正好我也要去市里办点事。”
她把“市里”、“亲戚”、“拍电报”几个词咬得很清晰,还作势要去拿竹篓。
老掌柜一看她真要拿东西走人,心里那杆秤立刻歪向了成交这边!
他连忙伸手虚拦,脸上堆起十二分真诚又带着点无奈的笑:
“哎哟!小姑娘!你这性子也太急了点!老头子我话还没说完呢!”
他麻利地拉开抽屉,拿出一个旧算盘,噼里啪啦一顿拨拉(其实就做个样子):
“行!二十五就二十五!谁让你这灵芝确实难得,你这丫头也爽利,是个做生意的料!老头子我今儿就当交你这个朋友了!”
他一边数钱,一边嘴里啧啧称赞,漂亮话像不要钱似的往外蹦:
“小小年纪,眼力好,胆子大,说话办事条理清楚,比好些大人都强!”
“以后再有这样的好山货,可一定先想着我老周这儿!价格绝对公道,童叟无欺!”
“你这亲戚在市里药材公司,那可是门路!以后说不定还得托你牵线搭桥呢!”
老掌柜把二十五块钱(三张崭新的大团结加五块零票)仔细点好,连同卖榛蘑冬笋的一块二毛钱,一起推到谢小满面前。
他看着谢小满清点钱票时那沉稳利落的样子,心里最后那点因为没压成价的不甘也散了,只剩下真心实意的欣赏:这丫头,将来绝非池中之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