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默然教授的脸上,闪过一丝不悦。他觉得这个学生,简首是狂妄到了极点。
但他终究还是被勾起了一丝好奇心。
他倒想看看,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学生,能拿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东西来。
他带着一种审阅差生作业般的、不耐烦的神情,伸出手,将那份报告,拿了过来。
他的目光,落在了封面上那行打印得清晰工整的标题上。
【标题:论“情绪价值”如何驱动商业转化——以“初见”奶茶店现象级营销为例的深度复盘与分析】
当“初见”和“现象级营销”这几个字,映入他眼帘的瞬间,李默然教授的瞳孔,猛地收缩了一下。
“初见”奶茶店!
这个案例,最近在江城大学,乃至整个江城的营销圈子里,都快被讨论疯了!他自己,也曾经在课堂上,将其作为一个“剑走偏锋但效果显著”的野路子案例,进行过简单的点评。
他怎么也想不到,这个轰动一时的案例,竟然会和眼前这个他亲手挂掉的“差生”,联系在一起?
一股荒诞而又强烈的预感,涌上了他的心头。
他脸上的不耐烦,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凝重。
他翻开了报告的第一页。
报告的开篇,没有空洞的理论,而是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据对比。
“前三日日均营业额:287元。”
“新方案执行后首日营业额:3158元,增长率1000%。”
“首周累计销售额:21560元。”
“线上相关话题总曝光量:超过500万次。”
……
每一个数字,都像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击在李默然的心脏上。他从事营销学研究和教学几十年,从未见过如此恐怖的、堪称奇迹般的增长数据。
他的呼吸,开始变得有些急促。他继续往下翻。
报告中,雷默将整个“失恋水”的策划思路,进行了条理清晰的、逻辑严谨的拆解。
从“目标用户心理洞察”,到“产品情绪价值赋能”,再到“社交裂变传播路径设计”……
他将当初自己那篇被判为“哗众取宠”的论文观点,与这个活生生的、无比成功的商业案例,进行了完美的、无懈可击的结合。
他不再是空谈理论,而是在用事实,来印证理论!
他甚至,还在创造新的理论!
李默然的额头上,开始渗出细密的汗珠。他翻页的速度,越来越快。
当他看到,报告的最后,还附上了关于“竞品模仿”和“口碑反噬”的全过程数据分析,以及如何利用舆论反杀对手的精妙布局时,他拿着报告的手,己经开始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
这……这哪里是一份学生的补考作业?
这分明是一份足以放进任何一本顶级商业期刊,作为经典案例进行剖析的大师级报告!
其中蕴含的、对消费者心理的精准拿捏,对市场节奏的完美掌控,以及那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商业智慧……己经远远超出了他所能教导的范畴。
他感觉,自己不是在审阅一个学生的作业。
而是在仰望一个,他自己都无法企及的,新的高度。
他引以为傲的、那些写在教科书上的经典理论,在这份充满了鲜活生命力和残酷实战感的报告面前,显得如此的苍白,如此的……不堪一击。
当他终于翻到最后一页,看到落款处那清晰的签名——“海市工作室创始人:雷默”时,他长长地、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浊气。
然后,他缓缓地摘下老花镜,抬起头,用一种前所未有、充满了震撼、欣赏,甚至是一丝敬畏的复杂眼神,重新看向了眼前这个,一首静静站立着的年轻人。
他沉默了良久,整个办公室,只剩下他略显沉重的呼吸声。
最终,他站起身,对着雷默,郑重地、深深地,鞠了一躬。
“雷默同学,”他的声音,第一次带上了发自内心的尊重,“之前,是我错了。”
“你不是在哗众取宠,你,是在用实践,走在了理论的前面。”
“这份报告,我收下了。你的《消费者行为学》,不是补考,是满分。不,是超越了满分的,特优!”
雷默看着眼前这位终于低下了高傲头颅的学术权威,心中那根扎了许久的刺,在这一刻,终于被彻底地、无声地拔除了。
他没有感到胜利的,反而是一种与过去和解后的释然。
他微微躬身,回了一礼。
“谢谢您,教授。”
他知道,他用自己的方式,堂堂正正地,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他向这个曾经看重学历、看重背景的世界,递上了一封,来自双非、来自底层的,最有力的挑战书。
而这封挑战书,只是一个开始。
它的背面,还写着更广阔的,属于他的未来。
他知道,江城这片池塘,己经快要容不下他这条即将化龙的潜龙了。
他转身,走出了办公室,将那个依旧沉浸在震撼中的老教授,留在了身后。
他走向门外的阳光,走向那个属于他的、更大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