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加达分公司会议室的玻璃墙上贴满了进度表,红色标记像血迹般触目惊心。林悦站在这些延迟警告前,指尖在平板电脑上划出第五个项目的暂停通知。身后传来"咚"的一声闷响——马克晕倒在洗手间门口,额头撞在门框上留下一道血痕。
"救护车!快叫救护车!"安娜的尖叫引来了整个楼层的人。
医院走廊里,医生推了推眼镜:"过度疲劳,电解质紊乱,至少需要休息一周。"他意味深长地看了林悦一眼,"这是本周第三个了。"
回到办公室,林悦发现桌上堆了五封辞职信。安娜的咖啡杯里漂浮着未融化的安眠药;小李的键盘上沾着干涸的鼻血;实习生躲在储物间哭红了眼睛。政府支持带来的业务激增,反而成了压垮团队的最后一根稻草。
深夜,林悦独自在资料室翻找解决方案。冷父的旧笔记本从书架滑落,摊开的那页赫然写着"本地化团队培养计划",旁边潦草地画着东南亚地图,三个大学名称被圈了出来——万隆理工学院、泗水理工大学、日惹大学。
"原来如此..."她赤脚踩在满地的资料中间,在印尼地图上圈出同样的三所院校,窗外第一缕阳光恰好照亮这个决定。
第二天清晨,冷渊的母亲突然来电:"今天有三位客人到访,别穿太正式。"
三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拄着拐杖走进会议室时,林悦差点失手打翻茶盘。为首的王工程师颤抖的手抚过磁吸装置:"这就是明远当年构想的完成品啊..."
"他们参与了父亲在东南亚的所有项目。"冷母轻声解释,"隐退多年,我好不容易才找到。"
老人们带来的发黄图纸上,是三十年前的"时空结构"研究资料。王工程师指着某个节点:"这里,明远说需要一种特殊合金..."他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手帕上沾了血丝,却依然坚持要看完所有演示。
与此同时,林悦启动"新芽计划",从三所大学招募了二十名应届生。培训课程被设计成游戏竞赛,优胜者可以获得冷氏总部实习机会。当印尼学生们用传统甘美兰乐器调试设备参数时,整个团队的氛围焕然一新。
"林总,您看!"小李兴奋地拉着她到车间。一个腼腆的爪哇女生正用改良版蜡刀在磁吸底座上雕刻花纹,动作行云流水。"她说这样既能保证精度,又能保留手工温度!"
马克裹着绷带站在一旁,红肿的眼睛里重新燃起火花:"这群孩子...比我们强多了。"
正当团队重获生机时,南极科考站的紧急图像再次传来——冰层下装置的能量读数突破临界值!林悦的翡翠双饰突然发烫,投射出吴哥窟的全息地图,某个隐秘坐标闪烁着刺眼的红光。
手机震动,是冷渊简短的信息:"理查德己到吴哥窟。时间不多了。"
林悦望向窗外。雅加达的夕阳如血,而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看不见的维度酝酿...
雅加达国际会展中心的招聘展台上,一台拆散的磁吸装置静静躺在绒布上。这是林悦设计的终极测试——要求应聘者在五分钟内完成重组。三天来,两百多名应试者中,仅有十七人勉强达标,最快纪录是西分西十八秒。
"下一位,蒂娅·瓦尤达,万隆理工学院。"
走上来的女孩瘦小得像个初中生,扎着简单的马尾,工装裤上沾满机油的痕迹。她向装置伸出手指,却在触碰前突然停住。
"可以开始了吗?"林悦问。
蒂娅摇摇头:"这个组装顺序不对。"她指向第三号零件,"应该先装阻尼器,再连接电路板,否则会引发谐振。"
林悦瞳孔微缩——这是冷氏工程师花了三个月才发现的隐患。她不动声色地按下计时器:"请展示你的方法。"
女孩的手指如蝴蝶般灵巧翻飞。当最后一个零件"咔嗒"归位时,计时器停在3分17秒。全场寂静,随后爆发出掌声。
"你被录用了。"林悦将自己的钢笔递给蒂娅,"这是冷氏副总裁的笔,欢迎加入团队。"
接下来的面试中,林悦突然用印尼语提问技术原理。当泗水大学的应聘者用当地方言回答时,身旁的王工程师突然颤抖,在评分表上写下:"像极了当年的陈家小姐。"
最终轮面试设在巴厘岛库塔海滩的闹市。五名候选人需要在30分钟内用磁吸元件设计防震货架。正当他们专注工作时,街头艺人突然开始演奏,游客的喧哗与音乐声浪几乎淹没一切。
"压力测试。"林悦对疑惑的马克解释,"真正的精英,能在任何环境下保持专注。"
只有蒂娅和另外西人通过了考验。他们入职当天,林悦分发了特制的见面礼——装有磁吸零件的蜡染布包,上面绣着每个人的名字。
"这是..."蒂娅抚摸着精致的纹路。
"冷氏的承诺。"林悦微笑,"技术应该尊重传统,而不是取代它。"
当印尼学生们用家乡工艺改良设备外观时,原本疲惫的老队员们围拢过来。马克红肿的眼睛里重新燃起火花:"这花纹...能让散热效率提升20%!"
团队氛围焕然一新。然而当林悦整理新人档案时,一个细节让她脊背发凉——蒂娅的家乡是吴哥窟附近一个以符文雕刻闻名的小村落。更诡异的是,女孩简历附件里的"祖传护身符"照片,图案与翡翠双饰完全一致!
手机突然响起刺耳的警报声。南极科考站发来紧急图像——冰层下装置的能量读数突破临界值!与此同时,翡翠双饰剧烈发烫,投射出吴哥窟的全息地图,某个坐标闪烁着血红色的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