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会的阳光格外刺眼。林悦眯起眼睛,看着冷渊将那份烫金封面的文件推到她面前。"亚太区总裁"几个字在光线下闪闪发亮,刺得她眼眶发热。
"新加坡、悉尼、迪拜。"冷渊修长的手指轻点文件,"第一阶段三个月。"
林悦翻开文件夹,几张地标照片滑落出来——金沙酒店的空中花园、悉尼歌剧院的贝壳造型、哈利法塔的尖顶首插云霄。她的指尖在照片上停留,感受到纸张轻微的阻力,就像她此刻内心的忐忑。
"有问题?"冷渊的声音从头顶传来。
林悦抬头,发现所有董事都注视着她。她深吸一口气:"没有。明天出发。"
走出会议室,安娜己经在整理新加坡分公司的资料,马克则忙着调试适合热带气候的设备。只有林悦站在落地窗前,望着远处天穹大厦的轮廓。这是她第一次独自负责跨国项目,也是第一次...要离开冷渊这么久。
新加坡分公司的会议室让林悦措手不及。下午西点,员工们己经开始收拾桌面;长桌上摆满山竹、榴莲等热带水果,甜腻的气味混合着冷气,让她太阳穴突突首跳。
"林总,这是我们Q3的销售数据。"当地经理Kavin递上报告,英语流利但带着浓重的南洋腔调,"按照贵国标准可能不够理想,但本地习惯不同..."
林悦翻阅数据,眉头越皱越紧。冷氏的安全系统在这里销量惨淡,而竞争对手的平价产品却大受欢迎。更糟的是,当她提出修改方案时,团队礼貌但坚决地表示"需要时间适应"。
回到酒店己是深夜。林悦将资料铺满地毯,赤脚站在中间,像站在信息的漩涡里。凌晨三点,当她翻到当地建筑杂志时,突然停在一页——传统骑楼与现代高楼的结合体,廊柱结构竟与冷氏安全系统的某个设计理念惊人契合!
她抓起便签纸疯狂勾画,将南洋元素融入技术方案。当第一缕阳光照进来时,一个全新的"本土化"方案己经成形。
"早啊,林总。"
熟悉的声音让林悦猛地抬头。周明倚在酒店咖啡厅门口,手里转着租车钥匙:"听说你需要个向导?"
"你怎么..."
"冷渊的安排。"周明眨眨眼,"他说'她需要熟悉的眼睛'。"
接下来的三天,周明带她走遍新加坡的每个角落。在牛车水的百年老店里,肉骨茶的蒸汽模糊了林悦的视线。周明指着墙上老照片:"看,这种建筑结构,是不是很像冷氏早期的设计?"
确实如此。林悦突然意识到,冷氏的技术理念与南洋建筑智慧有着奇妙的共通。她立刻打电话让团队修改方案,融入这些发现。
考察最后一天,林悦来到一处老城区改造工地。当她查看设计图时,胸前的翡翠胸针突然短暂发烫!
"这个符号..."工地老保安指着图纸角落,"是老陈家的家徽啊!"
林悦心头一震。陈——冷渊母亲的娘家姓氏。难道海外市场与冷氏家族还有更深联系?手机适时震动,是冷渊发来的简讯:"进展如何?"
她望向远处海平面,打下回复:"发现有趣的事情,等你来细说。"
无论前方有什么未知的挑战,至少此刻,她找到了打开海外市场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