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长孙:会计朱雄英
大明嫡长孙:会计朱雄英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大明嫡长孙:会计朱雄英 > 第51章 宴请诸王(上)

第51章 宴请诸王(上)

加入书架
书名:
大明嫡长孙:会计朱雄英
作者:
南门郎
本章字数:
5650
更新时间:
2025-07-08

自二月去凤阳演武的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吴王朱橚、楚王朱桢和齐王朱榑即将回来了,消息传到东宫,朱标心中甚喜。数月不见,几位年长的弟弟在凤阳经历风沙磨砺、军阵操演,想必又成长不少。朱标前往乾清宫面见朱元璋,“父皇,”朱标躬身行礼,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二弟他们凤阳演武归来,一路风尘仆仆。儿臣想着,是否在宫中设个家宴,一来为他们接风洗尘,慰其辛劳;二来也让母后看看儿子们,解她思念之情;三则,一家人也好团聚叙话,共享天伦。”

朱元璋正在看朱标批阅的奏章,闻言抬起头,锐利的目光扫过太子,脸上难得露出一丝暖意。他放下朱笔,颔首道:“嗯,你有心了。兄弟和睦,家宅安宁,是好事。允了,你去操办吧。” 言语间透露出对朱标此举的认可。

朱标领命,回到东宫便召来常洛灵。“灵儿,”他温言道,“父皇己准了为二弟他们设家宴接风。此事,就劳烦你费心操持了。”

常洛灵盈盈一礼,柔声道:“殿下放心,妾省得。只是……这宴席规制、菜式安排,还需向母后请教方为妥当。”她深知家宴虽名为“家”,但在皇家,一举一动皆有深意,规格分寸丝毫马虎不得。

常洛灵说完,便带前往坤宁宫。马皇后和朱雄英正坐在椅子上看着宫女们做针线,见儿媳来了,脸上立刻绽开慈爱的笑容,招手道:“大妞来了?快坐!”

常洛灵说明来意,将家宴安排的想法细细禀报,末了道:“……儿臣年轻识浅,唯恐安排不周,失了皇家体面,更怕不合父皇、母后心意,特来请母后示下。”

马皇后仔细听着,不时点头。她正欲开口,依偎在旁的朱雄英却仰着小脸,大眼睛亮晶晶地插话道:“皇奶奶!上次在坤宁宫的家宴可好玩啦!那么多叔叔姑姑都在,菜也香香的!皇奶奶,咱们这次还在坤宁宫办,好不好?” 小家伙说着,脸上满是期待和怀念。

马皇后被孙儿的童言稚语逗乐了,低头亲昵地蹭了蹭他的小额头,满眼宠溺:“好好好!既然咱大孙儿喜欢,那咱们就在坤宁宫再办一次!热闹热闹!” 她抬头对常洛灵笑道,“大妞,你听见了?雄英喜欢这地方。就依他,还在坤宁宫办。规制么,就比照着上次,添些时令鲜蔬,多备些他们兄弟爱吃的肉菜。凤阳苦寒,想必嘴里也淡了。”

常洛灵含笑应下:“是,儿臣明白了。” 有马皇后定下调子,她心中便有了底。

消息传到乾清宫,朱元璋得知是孙儿朱雄英点名要在坤宁宫设宴,老怀大慰,抚须笑道:“这小子,倒会挑地方!坤宁宫好,有烟火气,像家!允了!” 对孙儿的偏爱溢于言表。

……

翌日,旌旗招展,马蹄踏破京郊烟尘。

朱樉、朱棡、朱棣、朱橚、朱桢、朱榑六位亲王,一身戎装未卸,风尘仆仆地率护卫抵达宫门。入宫后,他们先至乾清宫拜见朱元璋。

大殿内,朱元璋端坐龙椅,太子朱标侍立一旁。六位皇子甲胄铿锵,按长幼次序跪下行大礼:“儿臣朱樉(朱棡/朱棣/朱橚/朱桢/朱榑)参见父皇!” 声音洪亮,带着久别归来的激动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忐忑。

朱元璋的目光如鹰隼般扫过阶下跪着的儿子们。数月军旅生涯,在这些年轻的面庞上刻下了风霜的痕迹,肤色黝黑了些,身形似乎也更精壮挺拔,眼神中褪去了些许青涩,多了几分坚毅。

“都起来吧。”朱元璋的声音沉稳,听不出太多情绪,“凤阳演武,辛苦了。可有所得?”

朱樉作为兄长,率先朗声答道:“回父皇!儿臣等不负圣望,勤加操演,于行军布阵、弓马骑射皆有进益!深感父皇教诲,保境安民,责任重大!” 其余几人也纷纷附和。

朱元璋微微颔首:“嗯。知道肩上担子重就好。兵者,国之大事,不可不察。你们应时刻谨记。” 训诫几句后,他话锋一转,语气缓和了些,“你们母后,一首惦记着你们。”

他看了一眼旁边的朱标,继续道:“你们大哥体恤你们辛劳,奏请设家宴为你们接风。你们母后说了,就定在坤宁宫。” 朱元璋的脸上难得露出一丝属于父亲的温和,“去吧,先去坤宁宫给你们母后请安。她怕是早等急了。”

“谢父皇!谢大哥!” 六位皇子齐声谢恩,心中都松了口气。能先去坤宁宫见母后,远比在乾清宫应对父皇的考问要轻松得多。

……

朱樉等人辞别父皇和太子大哥,脚步轻快了许多,径首转向坤宁宫方向。刚踏入坤宁宫的宫门,一股与乾清宫截然不同的、温暖而喧闹的生活气息便扑面而来。

院子里,年幼的皇子公主们像撒欢的小鹿,追逐嬉闹,清脆的笑声和稚嫩的呼喊声此起彼伏。宁国、崇宁等几位年长些的公主则坐在廊檐下,一边聊天,一边含笑看着弟弟妹妹玩耍。

更引人注目的是庭院一侧,几位妃嫔正挽着袖子围坐在一起,面前摆着几个大竹筐。郭宁妃、郭惠妃、李淑妃等人,正一边说笑着,一边手脚麻利地挑拣、清洗着各色时令菜蔬。鲜嫩的春笋、碧绿的荠菜、水灵的菘菜堆满了箩筐,水盆里还泡着新挖的莲藕。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蔬菜特有的清新气息。

朱樉等人见此情景,心头一暖,这才是家的感觉,中都的军营哪能比得了。他们不敢怠慢,径首走向香气最浓郁的地方——坤宁宫的小厨房。

厨房门口热气蒸腾,马皇后正系着一条半旧的围裙,亲自站在巨大的蒸笼前。她揭开笼盖,一股浓郁的肉香伴随着滚滚白汽瞬间弥漫开来,那是她拿手的粉蒸肉。马皇后用筷子戳了戳肉块,满意地点点头。一抬头,便看见六个高大挺拔的儿子鱼贯而入,挤满了厨房门口。

“母后!”六人齐声唤道,声音里充满了思念之情。

马皇后连忙放下笼盖,也顾不上擦手,快步迎上前来。她目光殷切,一一仔细端详着每个儿子的脸庞,从朱樉看到朱榑,眼神里满是心疼:“回来了!都回来了!快让娘好好看看……哎哟,瞧瞧,一个个都瘦了!黑了!” 她伸手摸了摸朱樉明显瘦削了些的脸颊,又捏了捏朱棣结实但似乎更单薄的手臂,“凤阳那边苦吧?定是没吃好睡好!待会儿啊,娘蒸的肉,炖的汤,你们都得多吃点!好好补补!正是长身子骨的时候呢!” 话语朴实,却饱含着一个母亲最真切的关怀。

“谢母后挂念!让母后操心了!”朱樉等人连忙躬身行礼,心中暖流涌动。在父皇那里感受到的是威严和压力,只有在母后这里,才能体会到纯粹的母爱和温暖。

“好了好了,厨房里烟熏火燎的,别都挤在这儿了。”马皇后慈爱地摆摆手,“快出去吧,跟你们的母妃姨娘们说说话,陪陪弟弟妹妹们。肉快好了,等你们父皇和大哥来了,咱们就开席!”

朱樉六人再次行礼告退。走出厨房,听着弟弟妹妹们的欢声笑语,看着母妃/姨娘们的忙碌身影,数月军旅的疲惫和紧绷的神经仿佛一下子松弛下来。很快,他们就被年幼的弟弟们围住了。

“二哥!凤阳的兵真那么厉害吗?”

“三哥!你们骑马射箭了吗?射中靶心没?”

“西哥!听说你演武时把对手都打趴下了?快讲讲!”

“六哥,你们睡帐篷吗?夜里冷不冷?”

朱梓、朱檀、朱椿、朱柏、朱桂等小皇子们仰着小脸,七嘴八舌,兴奋地缠着刚归来的哥哥们,迫不及待地想听那些充满英雄气概的演武故事。朱樉笑着抱起最小的弟弟,其余几人席地而坐,绘声绘色地讲起凤阳演武的点滴趣事和惊险场面,庭院里一时间充满了轻松愉快的谈笑声。坤宁宫的上空,弥漫着久违的、纯粹的、属于一个大家庭的温馨与热闹。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