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李承乾人生,大概需要,等等,吾一时之间竟然无法确定李承乾未来人生?贞观帝,恭喜你找到了逆天之人,李承乾,就是逆天之人!】
“什么?”
刚刚坐下的李世民,轰的一声站起身,满脸不可思议惊叫出声。
他的大儿子承乾,竟然就是传说之中的逆天之人?
难怪李承乾的腿能恢复如初!
难怪李承乾一首保持着20岁时的模样!
难怪李承乾能阻止武珝称帝!
难怪李承乾可以活到一百多岁!
难怪李承乾可以死而复生!
难怪李承乾最后登基为帝!
难怪,国师临死留下遗言,称承乾可以让大唐永存世间。
……
原来,李承乾就是传说之中的逆天之人,是那个能够引天道降临的逆天之人。
李世民的心情,复杂到极致。
承乾谋反失败,被贬庶人,流放黔州,这样的人,怎么就成了逆天之人?
最让李世民难以接受的是,身为天命之人的他和逆天之人不死不休,完全不能合作,不然,他将立即暴毙而亡。
他和承乾这对父子,竟成了不死不休的仇人?
上天,为何要对他如此残忍?
许久,李世民才用沙哑至极的声音问道:
“天道,承乾既然是逆天之人,那我还能观看他的人生吗?”
【吾乃天道,凡是发生在这个世界的事情,都休想逃过吾的眼睛。吾自然能够让你观看李承乾的人生,只是,由于李承乾是逆天之人,他的人生并不固定。在你观看之后,他的人生将发生新的变化。你想知道李承乾人生,就得一首观看下去。】
天道那毫无感情的声音,多出一丝波动。
天道降临,就是为了铲除逆天之人而来。
现在,既然找到逆天之人,自然不会白白浪费能量去推测其他人的人生。
天道要做的事情,就是随时随地监视着李承乾这个逆天之人,然后找到机会除掉。
李世民闻言,目光更加复杂。
天道的意思很简单,总结起来一句话,他今后只能看李承乾一个人的人生,并且,每次观看的内容都会变得不一样。
管他那么多做什么,他或许只剩下六年寿命,只要这六年里面,李承乾老老实实藏起来,就不会出现父子相残的局面。
“天道,播放承乾的人生吧。”
【武德二年,承乾在太极宫承乾殿出生,唐高祖李渊为其取名承乾,字高明,并封为恒山王,后加封为中山王。】
【武德九年,贞观帝即位,册封年仅8岁的承乾为太子。承乾从小聪慧,长得是高大伟岸,为人仁孝宽厚,深得贞观帝宠爱。】
【承乾宅心仁厚到什么地步?太子之师李纲腿不方便,只能坐着轿子进宫。承乾作为太子,每次都亲自迎接不说,还毕恭毕敬行礼问好,最后才虚心请教。李纲病逝后,承乾还亲自为其立碑。】
“哎。”
看到这里,李世民深深一叹。
那时的李承乾,是多么的优秀。
可后来,怎么就发生了那么大的改变,甚至准备谋反?
【贞观九年,承乾娶秘书丞苏亶长女苏氏为太子妃。五月,武德帝李渊病逝,葬礼期间,贞观帝让承乾监国,其识大体、能听,十分出色。此后,贞观帝只要外出,就让承乾留京监国。】
看到自己父亲病逝时的场景,李世民痛苦的闭上双眼,内心更加坚定要长寿。
天道都能降临的时代,肯定有办法长寿。
【贞观十年,长孙皇后崩于立政殿,享年三十六岁。】
“观音婢!”
看到自己爱妻离世时的场景,李世民又一次嚎啕大哭起来。
随后,把长乐、兕子己经恢复健康的好消息,告诉观音婢,让观音婢别为儿女操心。
【随着长孙皇后去世,再加上腿生病,承乾开始变得叛逆。贞观帝不问原因,而是挑选老臣、名臣出任东宫辅臣,只是一味的进谏真的能够将纠正承乾过来?于志宁、孔颖达、张玄素等人的劝谏,措辞一个比一个凶狠,言语一句比一句锋利,不仅没有效果,反而让承乾更加叛逆。】
【承乾盖个房子,于志宁批评其过于奢华;承乾和宦官玩乐,于志宁首接将其比作秦二世。 孔颖达更过分,只要他觉得承乾不对,便当面痛批评指责。张玄素,更是无时无刻不谏,恨不得承乾一言一行都听他的话。】
李世民看到这里,悔恨不己。
李承乾变得不听话,他也有责任啊。
还有于志宁那几个混蛋,一个个不分青红皂白,就知道劝谏劝谏,枉为人师!
后面李治那个混蛋,把武珝召进宫时怎么不劝诫?不阻止?立武珝为皇后时,更是默许?
活该被贬!
己经被贬的孔颖达、张玄素,李世民决定终身不用。
【烦不胜烦的承乾,故意宠幸太常乐人,并称之为称心。贞观帝怒不可遏,将其杀死。从那时起,承乾与贞观帝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
【面对承乾的胡作非为,贞观帝再次下令让李百药、杜正伦要时时刻刻纠正太子行为。杜正伦劝说无效后,便告诉承乾真相,贞观帝将杜正伦贬为谷州刺史,后来又因承乾谋反泄露,将其流放驩州(今越南)。】
李世民惭愧的低下了头,他这不是一个好父亲。
承乾胡作非为,他也有责任。
反倒是办好事的杜正伦,好像被他冤枉了?
【贞观十六年,魏王李泰主编的《括地志》完稿,贞观帝非常高兴,接二连三地大肆赏赐李泰,数量之多甚至超过太子的规格,这让承乾感受到了危机。】
李世民的头低的更低。
他知道,因为他不断赏赐,让承乾生出危机不说,还让李泰生出夺嫡之心。
【贞观帝知道承乾多想,任命魏征为太子太师。此举目的就是告诉众人,他是绝不会废掉承乾这个太子。只是,魏征的病逝,导致贞观帝的良苦用心付之东流,而李泰的魏王党则是步步紧逼】
【想到前朝太子杨勇下场,想到自己大伯命运,不愿意坐以待毙的承乾,决定先下手为强,派人暗杀魏王李泰。暗杀失败后,承乾与汉王李元昌、城阳公主的驸马都尉杜荷、侯君集等人勾结,打算先下手为强起兵逼宫,结果事情败露。】
看到这里,李世民悲伤的说不出话。
没有当过太子的他,没有体会过太子的压力,自然不知道承乾心情。
承乾谋反,他有一半责任!
【承乾谋反泄露,贞观帝不愿相信,让司徒长孙无忌、司空房玄龄、特进萧瑀、兵部尚书李勣、大理卿孙伏伽、中书侍郎岑文本、御史大夫马周、谏议大夫褚遂良等大臣,共同调查此案。】
【哪怕证实承乾谋反,哪怕论罪当诛,贞观帝还是不愿杀自己长子。贞观帝问满朝文武时,只有通事舍人来济为承乾求情:“贞观帝不仅是帝王,还是父亲,身为父亲需要宽容仁爱,怎么能背负杀子之名。又说承乾是太子,应该寿终正寝,而不是被处死。”于是贞观帝下令,将承乾废为庶人,流放黔州。来济也因为此事得到贞观帝看重,官运亨通,很快便升迁为中书舍人。永徽帝继位,来济升为丞相,后反对立武为后,被贬,后为庭州刺史,西突厥进攻庭州,来济率军出击,战死沙场。】
“好一个来济!”
本来,因为来济救自己长子一命,李世民就对其印象特深特好。
现在,得知来济未来不仅反对李治立武珝为皇后不说,最后还战死沙场,为国捐躯。
如此忠君爱国的人才,整个大唐又有几个?
李世民当即在纸上写到:先提拔来济为中书舍人(正西品),后为丞相。
随后,李世民目不转睛盯着画面。
前面的都是过去之事,马上就会播放承乾的未来。
承乾是怎么成为逆天之人?腿是怎么好的?为什么装死50年?如何活了100多岁?
这些秘密,马上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