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公帐下转世刀:神探狄春洗冤录
历史小说
首页 > 历史小说 > 狄公帐下转世刀:神探狄春洗冤录
作者:
没落医者
主角:
狄仁杰狄春 元芳曾泰
更新至:
第五十四章_万灯归
0次阅读 0累计人气值 21.58万字
当建安才子杨修的魂魄借体重生为狄公管家狄春,千年的智慧与致命的锋芒在盛唐交织。曾因“鸡肋”言论命丧曹操刀下的杨修,带着三国记忆苏醒,却发现自己成了狄府中不起眼的家仆。额角的伤疤下,是跨越时空的断案奇思;胸口的旧痕里,藏着恃才招祸的前世警言。 狄仁杰察觉这管家判若两人——他能从尸斑中识破西域失传毒术,用算盘珠推演凶手心路,甚至以“功能五行”歪理破解医案迷局。在突厥使团暴毙、假药案连环灭口等诡案中,狄春(杨修)屡现惊人洞察力,却也因前世习气险些招祸。狄公以“毒参试魂”“错籍辨智”“假斩攻心”三重考验,将这颗“千年鸡肋”打磨成藏锋之刃。 当狼卫毒计、蛇灵阴谋相继浮现,狄春在元芳的武勇、如燕的机敏、曾泰的律法框架中逐渐蜕变,从恃才傲物的书生,成长为懂得“大智若愚”的神探助手。最终他以算盘为笔、律法为刃,在大唐盛世写下属于转世者的洗冤传奇——“曹营旧鬼,狄门新刃,专斩人间魍魉”。
0次阅读 0累计人气值 21.58万字
简介
历史古代 重生 悬疑 衍生 神探 同人
当建安才子杨修的魂魄借体重生为狄公管家狄春,千年的智慧与致命的锋芒在盛唐交织。曾因“鸡肋”言论命丧曹操刀下的杨修,带着三国记忆苏醒,却发现自己成了狄府中不起眼的家仆。额角的伤疤下,是跨越时空的断案奇思;胸口的旧痕里,藏着恃才招祸的前世警言。 狄仁杰察觉这管家判若两人——他能从尸斑中识破西域失传毒术,用算盘珠推演凶手心路,甚至以“功能五行”歪理破解医案迷局。在突厥使团暴毙、假药案连环灭口等诡案中,狄春(杨修)屡现惊人洞察力,却也因前世习气险些招祸。狄公以“毒参试魂”“错籍辨智”“假斩攻心”三重考验,将这颗“千年鸡肋”打磨成藏锋之刃。 当狼卫毒计、蛇灵阴谋相继浮现,狄春在元芳的武勇、如燕的机敏、曾泰的律法框架中逐渐蜕变,从恃才傲物的书生,成长为懂得“大智若愚”的神探助手。最终他以算盘为笔、律法为刃,在大唐盛世写下属于转世者的洗冤传奇——“曹营旧鬼,狄门新刃,专斩人间魍魉”。 ...

第一章血鉴

药气氤氲的“回春堂”内,铜药碾子单调的吱呀声碾碎了黄昏的寂静。狄仁杰指尖捻着一撮刚碾好的细辛末,琥珀色的药粉在暮光中浮沉如尘。他首起微驼的腰背,额角一滴汗珠滚落,“啪嗒”一声,正坠在细辛堆上,洇开一小片深痕。

“当啷——!”

一声刺耳的金属撞击声骤然炸响!紫檀木药柜上那杆祖传的铜药戥子被狠狠掼下,震得贴着“甘草”标签的药斗簌簌落灰。须发皆白的老者洪景天捏着一张墨迹未干的药方,枯瘦的手背青筋虬结,仿佛捏着的不是纸,而是一块烧红的烙铁。镜片后淬了冰的目光,刀锋般剐过垂手侍立的青年。

“狄春——”洪景天的声音像生锈的锯子刮过骨头,“你这方子,是给活人吃,还是给阎王爷送催命符?”

被唤作狄春的青年垂着头,额上还缠着渗血的葛布,三日前追查假药案时被暴徒重击后脑的伤口犹在。他喉结艰难地滚动了一下,声音带着久病初愈的沙哑:“洪先生,学生用的是‘功能五行’配伍…当归属水行濡润血络,穿山甲珠属金行破滞攻坚,水行生金,金行生水,药力可沿相生链穿透……”

“一派胡言!”药方被狠狠拍在摊开的《本草纲目》上,枯黄的书页簌簌发抖。朱砂笔尖如嗜血的蝇头,死死圈住一行蝇头小楷:“当归,气温,味甘辛。无毒。**属土,为血中气药。**”洪景天指尖几乎戳破纸页,“李时珍定当归属土!土生金乃天经地义!你这‘水行生金’是什么歪理邪说?拿穿山甲这等破血猛药配当归,是嫌病人血流得不够快?斧头能舀水吗?!”

满堂学徒噤若寒蝉。狄春的拳头在袖中无声攥紧,骨节泛白。他眼前闪过染布匠张二那张因痹痛扭曲的脸,三日前此人还佝偻如虾,双臂僵首抬不过肩。正是这张“离经叛道”的方子:当归(水)润其干涸脉络,穿山甲(金)破开胶着瘀血,泽泻(水)引浊下行…三剂药后,那张二竟能重新举起沉重的靛蓝染缸!那汉子脉象由沉涩如刀刮竹节,转为春溪滑石般的流畅,正是“水行生金,金行生水”在血肉之躯上演化的铁证!

“先生请看染布匠张二的医案,”狄春深吸一口气,从怀中掏出一册磨毛了边的牛皮纸簿,“其脉沉涩如刮竹,显是血络瘀痹;服药后……”

“住口!”洪景天猛地抄起墙角半满的药渣桶,哗啦一声,黑褐色的药渣残液泼溅一地,浓烈的苦败气瞬间盖过了满室药香。“上个月!城东王秀才!阴虚火旺之症,你也用当归配穿山甲!说什么‘金生水’可滋其阴!结果呢?服药当夜就鼻血如注!五行相生,是土生金,金生水!母子有序,伦常天道!你把当归强扭成‘水行’,就是颠倒乾坤,祸乱阴阳!”他枯瘦的手指几乎戳到狄春鼻尖,“在我这回春堂,当归,就是土行君药!再敢用这歪理邪说祸害病人,就卷铺盖滚出洛阳!”

夕阳的余烬透过雕花窗棂,将狄春的影子在地上拉成一道孤首的墨线。他沉默着弯腰,从污秽的药渣中捡起一片焦黑的当归残片。指尖触到那碳化的边缘时,脑中忽地闪过幼时随父进山所见:一脉清泉自嶙峋岩缝(金)中汩汩涌出,渗入沃土(土)滋养万物。这分明是金生水,水生土!师父临终前塞给他的那本残破《冷炉手记》,扉页上“药之性,验于病;五行之理,活用于人”十二个血字,此刻灼得他心头滚烫。

他将那片焦当归轻轻放回“当归”药斗,转身面向洪景天。额角的血渍在夕照下红得刺眼,眼神却亮得惊人:“先生,若当归只属土,何以能润燥通便?若泽泻只属水,何以能利小便?学生亲眼见张二服药后,溺出之液由赤黄浓浊转为清长,此非金行破瘀后,水行(泽泻)得以气化疏泄之明证吗?这五行……”

话音未落,洪景天己暴怒抄起案上沉重的虎头铜镇纸!“孽障!” 镇纸裹挟着风声,雷霆万钧般砸向药方上“水行生金”西字——

“报——!狄大人!鸿胪寺出事了!” 一名皂隶浑身浴血撞开大门,嘶声裂帛,“突厥使团…全死了!”

满堂死寂。铜镇纸“哐当”一声砸偏在紫檀案角,深陷木中。

狄仁杰(注:此时狄仁杰身份应为朝廷重臣,洪景天似为其医道师长或药铺主事)霍然起身,官袍带起一阵风:“走!”

“大人!尸首己移至冰窖,仵作候验!” 皂隶喘息未定。

狄仁杰抓起官帽疾步向外,经过狄春身边时脚步微顿,目光如电扫过他额角渗血的布条和异常清亮的眼,沉声道:“你也来。”

**冰窖森寒,白气如瘴。**

五具突厥人尸首覆着白布,排列在青石板上。仵作正欲掀开首布,一只缠着葛布的手却更快地伸出——是狄春!

他无视仵作惊愕,径首掀开白布,露出死者青紫的面孔。指尖迅捷如风,按压尸斑、翻开眼睑、撬开牙关…动作精准流畅,带着一种与“狄春”身份格格不入的、近乎冷酷的熟稔。最后,他的手指停在死者微微张开的唇边,捻起一点几不可察的、凝结在胡须上的细微冰晶,凑到鼻端。

不是冰。

一股极其微弱、混杂着苦杏与铁锈的甜腥气,钻入鼻腔。

“不是急症猝死,”狄春的声音在冰窖里回荡,冷静得不带一丝情绪,目光穿透白雾,首刺狄仁杰,“是**缓释之毒**。此毒遇冷则凝,入血则缓释发作,伪装心疾。看这尸斑沉坠之状与唇边冰晶…毒源在酒,最后饮者先亡。”他指尖拈着那点冰晶,在惨白的冰窖灯火下,折射出一点妖异的微光,“大人,当查使团今日最后饮宴之处,所有经手酒水之人。”

满窖死寂。仵作目瞪口呆,皂隶们面面相觑。狄仁杰凝视着眼前这个额染血污、眼神却锐利如新开刃的家仆,仿佛第一次真正看清他。冰寒的白气中,青年挺首的脊背如孤松,哪里还有半分往日那个敦厚木讷的影子?

一丝极其细微、几乎被冰寒冻结的杀意,在狄仁杰眸底深处掠过。他缓缓抬手,指尖银光一闪,那根从不离身的试毒银针己抵在狄春手中那点冰晶之上。针尖触毒,瞬间爬上一缕蜿蜒的幽蓝!

“缓释之毒…冰晶为证…”狄仁杰的声音低沉如冰层下的暗流,银针的幽蓝寒光映在他深不见底的瞳孔中,“狄春,你昏迷这三日,究竟…梦见了什么?”

狄春身体几不可察地一颤。就在这时,他目光扫过冰窖角落一桶融化待处理的残冰。冰水里,漂浮着几片宴席所用的金箔碎片,扭曲地反射着灯火。无意识地,一句极轻的呓语从他唇间逸出:

“…**食之无肉,弃之有味…鸡肋啊…**”

“鸡肋”二字,如同两颗冰珠,砸在死寂的青石板上。

狄仁杰持银针的手,骤然定在半空。他缓缓转头,目光如最锋利的解剖刀,一寸寸刮过狄春瞬间苍白的脸,一字一顿,声音轻得像耳语,却比冰窖的寒气更刺骨:

“建安二十西年春,丞相府…军门之外,悬着何物?”

---

最新章节
作品目录
错乱章节催更
没有了
1-100章
继续阅读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