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异怪事录
诡异怪事录
当前位置:首页 > 悬疑 > 诡异怪事录 > 第11章 五味堂

第11章 五味堂

加入书架
书名:
诡异怪事录
作者:
绵延不绝的普莱德
本章字数:
6724
更新时间:
2025-07-09

杜仲秋提着皮箱站在巷口时,天正下着粘稠的小雨。青石板路泛着水光,倒映出两侧歪斜的木质门脸。巷子深处,一盏白灯笼在雨中摇晃,灯罩上墨迹淋漓地写着"纸人张"三个字。

"就是这里了。"带路的黄包车夫放下车把,眼神闪烁,"杜大夫,我就送到这儿。"

杜仲秋掏出银元:"不帮忙搬行李?"

车夫连连摆手,像是怕沾上什么晦气:"纸人巷的规矩——天黑不进门。"说完拉起车就跑,很快消失在雨幕中。

杜仲秋摇摇头,拎着皮箱向巷内走去。雨水顺着他的圆框眼镜滑落,模糊了视线。两侧店铺门窗紧闭,唯有招牌在雨中吱呀作响:"陈记香烛"、"柳家寿衣"、"李二纸马"……

拐过第三个弯,一块斑驳的木匾出现在眼前:"五味堂"。这就是祖父留下的中药铺,也是他此行的目的地。

钥匙插进锁孔,发出刺耳的摩擦声。门开刹那,一股陈腐的药香混着霉味扑面而来。杜仲秋打了个喷嚏,摸索着点亮煤油灯。

昏黄灯光下,药铺全貌渐显:左侧是首顶天花板的百子柜,上千个小抽屉上贴着泛黄的药名标签;右侧是问诊区,八仙桌上摆着脉枕和砚台;正对大门的是神龛,供着一尊褪色的医圣像。

最引人注目的是墙上悬挂的十几幅人像——全是穿长衫的老者,面容严肃。杜仲秋认出最后一张是祖父杜明堂,照片前还摆着新鲜的水果。

"有人来过?"他皱眉,伸手去碰苹果——

"别动供品。"

一个沙哑的声音从背后响起。杜仲秋猛地转身,看见一个佝偻着背的老太婆站在门口,手里提着食盒。她穿着藏青布衫,脸上皱纹深得能夹死苍蝇,左眼浑浊发白。

"您是?"

"街坊都叫我孟婆。"老太婆咧嘴一笑,露出参差不齐的黄牙,"你爷爷的...老朋友。"她将食盒放在八仙桌上,"趁热吃。"

杜仲秋道谢,老太婆却不走,反而凑近打量他,腐臭的口气喷在他脸上:"像,真像。尤其是这双眼,跟你爹小时候一模一样。"

"您认识我父亲?"杜仲秋惊讶道。父亲在他五岁时就去世了,记忆里只剩个模糊的影子。

孟婆没回答,而是指向神龛:"先给祖宗上香。杜家的规矩,进门三炷香,出门三叩首。"

杜仲秋虽觉古怪,还是照做了。香点燃的瞬间,他莫名打了个寒颤,仿佛有无数双眼睛在暗处盯着他。

"乖孩子。"孟婆满意地点头,突然抓住他的手腕,"来,婆婆给你把把脉。"

枯枝般的手指搭上脉搏,杜仲秋惊讶地发现这老太婆手法极其专业。更奇怪的是,她的手指冰凉得不似活人。

"嗯...阴气入体,阳火不旺。"孟婆嘟囔着,"难怪会被选上..."

"选上什么?"

孟婆松开手,神秘地眨眨眼:"纸人巷的新大夫啊。自从你爷爷走后,巷子里缺医少药的,可苦了我们这些老骨头。"

她边说边往门外退,身影融入雨中:"记住啊,天黑别出诊,子时不号脉,见红..."

后半句被雷声淹没。杜仲秋追到门口,老太婆己经消失无踪,只有食盒还冒着热气。

打开食盒,是碗葱花面。杜仲秋确实饿了,刚要吃,突然发现汤底沉着几片奇怪的"葱花"——细长弯曲,像极了...指甲。

"呕——"他推开碗,胃里翻江倒海。

雨越下越大,敲打着瓦片如同无数细小的脚步声。杜仲秋决定先收拾住处。药铺后门通往后院,是座两层小楼,楼下是厨房,楼上是卧室。

推开卧室门,灰尘扑面而来。屋内摆设简单:一张雕花木床,一个樟木箱,还有张书桌。桌上整齐摆放着西医解剖图和中医经络图,旁边是父亲与年轻时的祖父合影。

杜仲秋拿起照片擦拭。突然,一滴水落在相框上。他抬头,发现天花板在渗水,湿痕形状像极了...一个人形。

"这破房子。"他嘟囔着,把行李放在床上,却发现床单上有几个暗褐色的手印,大小像是孩童的。

窗外电闪雷鸣。借着刹那亮光,杜仲秋看见院子里站着几个模糊的人影,撑着一把把黑伞。他冲到窗边,人影又不见了,只有几把纸伞靠墙放着,在雨中慢慢融化。

"见鬼了..."他揉揉眼睛,决定早点休息。

刚躺下,就听见楼下传来"咔嚓咔嚓"的声响,像是剪刀在剪纸。杜仲秋想起车夫说的"纸人巷",心里发毛,抄起手电筒下楼查看。

声音来自厨房。推开门,案板上散落着彩纸和竹篾,一把剪刀凭空开合,正裁剪着一张惨白的人脸。旁边己经做好几个纸人,有男有女,脖颈处都系着红绳。

最恐怖的是,那些纸人的脸...全是杜家人。杜仲秋认出了祖父、父亲,甚至...他自己。

"谁在那里!"他大喝一声。

剪刀应声而落。寂静中,杜仲秋分明听见一声叹息,随后是"嗒、嗒、嗒"的上楼声。他追出去,手电筒照到楼梯转角处一抹飘逝的衣角——藏青色,像是孟婆穿的。

这一夜,杜仲秋再没合眼。天亮时分,剪刀声终于停止。他壮着胆子回到厨房,纸人全都不见了,只剩一地纸屑和几根红绳。

雨停了。杜仲秋决定出门熟悉环境。纸人巷白天热闹非凡,叫卖声此起彼伏,与昨晚的阴森判若两地。

"杜大夫!"一个胖妇人热情招呼,"来碗豆腐脑?你爷爷最爱吃我家的。"

"新到的西洋镜,照妖驱邪!"古董店老板朝他挤眼。

最热闹的是巷尾的"纸人张",门口排着长队。杜仲秋好奇地凑近,透过门缝看见店内摆满了栩栩如生的纸人,有男有女,都穿着时髦衣裳。最惊悚的是,这些纸人的眼睛...像是活人的。

"别靠太近。"豆腐脑老板娘拉他回来,"纸人张的东西,活人少看。"

"为什么?"

老板娘脸色骤变,压低声音:"看了会被勾魂。那些纸人...晚上会动的。"

杜仲秋正想追问,一阵骚动从巷口传来。几个壮汉抬着门板冲来,板上躺着个浑身是血的年轻女子。

"大夫!救命啊!"壮汉哭喊着,"我家小姐从楼上摔下来了!"

杜仲秋的职业本能立刻占了上风:"抬进药铺!快!"

女子被放在问诊床上。她约莫二十岁,穿淡紫色旗袍,脖颈处有圈明显的勒痕。杜仲秋检查伤势:左腿骨折,肋骨可能断了三根,最严重的是后脑的撞击伤。

"怎么摔的?"他一边处理伤口一边问。

"在...在阁楼找东西..."女子气若游丝,"突然有人推我..."

杜仲秋没注意女子说的是"有人"而非"失足"。他专注地固定骨折处,没看见女子的左手正以诡异的角度弯曲,自己抓起桌上的剪刀,"咔嚓"剪下一缕头发。

"好了。"两小时后,杜仲秋包扎完毕,"需要静养两周。你们住哪?我明天去复诊。"

壮汉们面面相觑:"不用了大夫,我们...自己照顾小姐。"

他们匆匆抬走女子,留下几块银元。杜仲秋注意到女子脖颈的勒痕颜色更深了,像是...新系的红绳。

当晚,杜仲秋又被剪刀声惊醒。这次声音来自后院天井。他悄悄下楼,透过窗户看见月光下,一个穿长衫的老者正在扎纸人。老者背对着他,手法娴熟地糊纸、描眉、点唇...

当纸人转过身时,杜仲秋差点叫出声——那是祖父杜明堂的脸!更恐怖的是,祖父正在制作的纸人,赫然是今天救治的那个紫衣女子!

"爷爷...?"杜仲秋颤抖着推开门。

老者动作一顿,缓缓转头。月光下,他的脸像蜡一样融化,露出里面的竹篾框架:"孙儿...不该回来..."

杜仲秋昏了过去。

醒来时,他躺在自己床上,阳光透过窗棂洒落。昨晚的一切像场噩梦,首到他看见床头柜上放着一个精致的纸人——紫衣黑发,脖颈系红绳,与昨天救治的女子一模一样。

纸人脚下压着张纸条:"谢杜大夫救命之恩。——纸人张"

杜仲秋的血液瞬间凝固。他想起女子脖颈的勒痕,与纸人如出一辙。

"这地方不对劲..."他决定找出祖父留下的线索。

翻遍药铺,终于在神龛后发现暗格。里面是本泛黄的册子,封面上书"问阴簿"。翻开第一页,是祖父的字迹:

"杜氏子孙谨记:纸人巷非阳间地,居者多借纸还魂。我辈行医,活人医肉,亡者医魄。每逢月亏,需备纸人一具,以安亡魂..."

杜仲秋的手剧烈颤抖。往后翻,密密麻麻记载着各种"非人"病例:

"王李氏,缢死三年,喉中淤血不化,以朱砂三钱、雄黄五钱配纸人焚之..."

"赵家小儿,溺亡十年,每逢雨夜哭啼,需扎童男像沉塘..."

最新一条是半年前的字迹:

"吾大限将至,仲秋当归。杜家血脉不可断,问阴之术不可绝。切记:夜半不点灯,子时不问名,见红莫回头..."

杜仲秋合上册子,冷汗浸透后背。他终于明白父亲为何英年早逝,祖父为何执意送他去学西医。

这根本不是普通的中药铺,而是...给鬼看病的阴医馆!

窗外,夕阳西沉。杜仲秋惊恐地发现,随着光线变暗,床头的紫衣纸人...缓缓转过了头。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