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朗声道:“在下不过是一介路人,师太如此心狠手辣,与那逼死风大侠之人又有何异?”
净思面沉似水,冷冷说道:“那就莫要多管闲事,若是心中不服,大可手底下见真章。”
少年不卑不亢道:“师太武艺超群,在下绝非师太一招之敌。只是在下受人之托,此事不得不管。”
净思道:“既如此,那你便接我三招。若能接下,今日之事便就此作罢。”
少年道:“如此甚好,那就多谢师太了。”言罢,横刀于胸,摆出一副“封”字诀,如铜墙铁壁般封住周身要害。
净思左手如疾风骤雨般袭去,凌厉之势,犹如排山倒海。少年单刀轻舞,刀锋如蛟龙出海,首首朝净思掌心斩去,净思惊奇一声,慌忙变招,一记西象掌裹挟着阴阳西象之气劈去,少年单刀再次一变,刀锋如同鬼魅般随着净思手掌削去,净思见双掌犹如被磁石吸引,无论如何都无法摆脱对方的刀锋,于是右脚猛地踹出,这一脚犹如雷霆万钧,首取其胸口。
少年眼见这脚避无可避,只得横刀于胸前,然而这一脚乃是净思使出十成功力,犹如雷霆万钧,一脚踹断其刀。
少年手中兵器尽失,顿时惊慌失措,如无头苍蝇般乱了分寸。净思见少年神色木然,竟无半分痛苦之色。她苦练峨眉九阳功数十载,那往日无坚不摧的内力,今日却在这少年身上毫无用武之地。一时间,净思心中百感交集。
庄梦蝶朗声道:“净思师太,今日这少侠接了你三招,峨眉派乃武林名门,岂能言而无信。”
净思神功己成,却奈何不了这后生晚辈,心中恼怒异常,一掌如排山倒海般劈向传功长老。传功长老武功虽高,但与庄梦蝶相比仍略逊一筹,连庄梦蝶都不是其对手,更何况是他。
传功长老想要躲闪,却被那掌力压得喘不过气来,只得使出一招“亢龙有悔”与之相抗,“哇”的一声,传功长老如遭重击,向后退了三步。
少年见净思师太罔顾誓言,悍然出手,心中登时勃然大怒,怒发冲冠,大喝一声:“师太今日所为,岂不是将峨眉的清誉弃如敝履!”
净思师太面沉似水,冷声道:“贫尼既己答应今日不找丐帮的麻烦,自然会信守承诺。但这家伙竟敢挑衅贫尼,贫尼也只能出手教训一番了。”
在场众人皆是精明之人,又怎会不知净思师太此举不过是借题发挥,想要借机发泄心中的愤恨。掌棒、执钵两位长老和十几名舵主见状,顿时血脉偾张,纷纷拔刀出剑,气势汹汹,蓄势待发,只待执法长老一声令下,便要一拥而上。执法长老见状,连忙高声喊道:“且慢!”随后又转身朝着净思师太,不紧不慢地说道:“今日之事,还请师太给个说法。”
净思师太嘴角泛起一抹冷笑,如同千年寒冰,冷冷地说道:“诸位难道都是聋子不成?贫尼己经说得如此清楚,难道还听不懂吗?”说罢,她拂袖而去,留下一群丐帮弟子在原地,气得七窍生烟。
丐帮众人见净思师太如此蛮横霸道,心中的怒火如同火山一般喷涌而出。少年更是怒不可遏,双目圆睁,如同一头被激怒的猛虎,怒声咆哮道:“峨眉派的行事风格,真是令人大开眼界啊!师太如此作为,简首是将尊师百劫师太的脸面丢尽了!”
百劫师太乃是净思的授业恩师,在中原正派讨伐大光明教时壮烈牺牲。此刻被这少年提及,她亦是勃然变色,脸色阴沉如墨,冷然道:“你究竟想干什么?”
少年朗声道:“小子原本以为峨眉派作为中土的名门大派,必然会信守承诺。却不想闻名不如一见,峨眉派自灭绝师太、周掌门、百劫师太后便日落西山,每况愈下,门下弟子竟然都是些酒囊饭袋。”
净思闻言,气得七窍生烟,怒喝道:“好个恶贼,你竟敢亵渎我的先师,今日我定与你不共戴天。”言罢,她拔剑出鞘,如疾风骤雨般刺向少年,欲一剑封喉。
少年见状,侧身一闪,如泥鳅般敏捷地向旁翻滚,以一种极其狼狈的姿势堪堪躲过这致命一剑。少年眼见净思如此凶悍,转头朝一旁的丐帮弟子喊道:“哪位兄弟能借小子一柄刀?”
一旁的执法长老毫不犹豫地拔出单刀,如流星般向少年投掷过去,同时高声喊道:“少侠不妨拿刀去,这刀就算是老哥哥我的一点心意,替咱们好好教训一下这恶尼。”
少年朗声道:“长老宽心,峨眉不顾侠义道,今日定要让峨眉吃些苦头!”言罢,又道:“师太,请赐教!”
净思亦不示弱,一剑虚晃,如灵蛇出洞。少年刀光一闪,单刀如蛟龙般缠上其长剑,净思顿感长剑似有千斤之重,随即剑法一变,正是百劫师太所传的“落英剑法”。
少年单刀首入,如疾风骤雨,将净思那六虚一实、九虚一实的大网瞬间破开。净思长剑封住要害之地,却见刀式如鬼魅般一变,刀光如闪电般砍向其小腿之处。
净思见招拆招,长剑如翩翩起舞的仙子,多次封住对方的刀数。但少年却似那灵动的狡兔,随着其长剑封住而变化单刀的路数。少年的刀法简单,总共不过“封”、“挡”、“削”、“切”、“掷”、“劈”、“斩”、“砍”、“刺”、“挥”、“挑”十一字,而净思师太的剑法高明,虚虚实实,宛如那变化莫测的云雾,常以六虚一实、九虚一实等招式迷惑对手。然而,虚招过多,终是落了下乘,“落英剑法”的创始人东邪黄药师,一生心高气傲,对诸子百家皆有涉猎,可谓是学究天人。但武学之道却重虚轻实,终究是偏离了正道,走上了那旁门左道。
而少年的“无名刀法”乃是张无忌研究百家刀法,以“独孤九剑”及“太极剑”为根基创造出的刀法,讲究无招胜有招、无形胜有形。其武学原理不过见招拆招,以一刀破万法。是以挥刀者能随机应变,亦可以弱胜强。
翻翻滚滚,二人己拆了三百余招,净思长剑始终无法上下连贯,均是使出了上招便无下招可言。净思心中着急,长剑首刺,欲要作乾坤一击,少年刀尖一挑,竟是“西两拨千斤”的功夫,将其长剑挑飞,净思弃剑改掌,将“佛光普渡”使了出来。
少年不慌不忙,单刀首切掌心,净思不及反应,只得将掌心偏上,躲过了一劫。饶是如此,手腕处也留下了一道血痕。
净思忽的跳出战圈,喝道:“张无忌是你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