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成功铲除了少康湖医院这个危害社会的邪教毒瘤,高远警官的内心却并未感到丝毫喜悦。因为他清楚地知道,目前关于李萌和林晓云是否真的属于该邪教组织成员的问题,仍然缺乏确凿的证据支持。这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就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他的心头。更让他感到困惑的是,那封神秘信件的寄件人究竟是谁?这个问题己经困扰他多日,成为他调查过程中最大的谜团之一。
为了彻底查清真相,高远立即下达了一系列详细的调查指令。首先,他命令自己的得力助手全面调查少康湖医院的所有相关记录,包括该医院内所有己知邪教组织成员的详细名单,以及医院全体职工的花名册。他特别强调要仔细核对这两份名单,务必确认是否有李萌和林晓云的登记信息,包括她们的真实身份、入职时间、职务等详细资料。与此同时,高远还指示助手根据那封神秘信件上的邮戳日期,调取全市所有邮局以及街道邮箱的监控录像。他要求助手们仔细排查在那个特定时间段内,是否有可疑人员出入邮局或使用街道邮箱的情况。此外,他还特别叮嘱要重点关注那些行为举止异常、可能携带信件或包裹的可疑人物,希望能通过这些监控资料找到寄信人的蛛丝马迹。
高远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调查人员,深刻地认识到这些看似琐碎繁杂的调查工作实际上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每一个细节、每一条线索都可能成为解开整个案件真相的关键钥匙。所以,他严肃且认真地要求助手们必须以百分之百的专注和全力以赴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去。他强调,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蛛丝马迹的地方,哪怕是最细微、最容易被忽视的线索,也有可能是打开案件突破口的重要因素。他要求助手们争分夺秒,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为后续的调查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时间在紧张而有序的调查工作中悄然流逝,3天后,助手郑楠匆匆赶来向高远汇报调查结果。他详细地呈上了经过仔细梳理和排查后得到的两份重要名单,一份是邪教组织成员的详细名单,另一份是医院全体职工的花名册。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在这两份名单中都没有找到李萌和林晓云的名字。这个结果让高远感到十分诧异,他原本以为通过这两份名单能够找到一些与案件相关的线索,可现实却给了他一个意想不到的答案。他的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疑惑和思索,开始重新审视整个案件的调查方向和思路。
高远突然想到一个可能性:林晓云和李萌是否有可能在少康湖医院就医时使用了化名?这个念头一旦产生,就像一颗种子在他脑海中迅速生根发芽。为了验证这个猜想,高远立即行动起来。他小心翼翼地从案件档案中取出林晓云和李萌的照片。随后,他调取了少康湖医院住院部近期的患者登记名单,这份名单详细记录了所有在此住院治疗的患者信息。
高远制定了详细的调查计划,决定逐一走访住院部登记过的患者家属。他和助手带着照片,挨家挨户地进行随访询问。每到一户人家,他都会礼貌地出示照片,耐心地向家属询问是否认得这两位女士。调查过程中,他注意到每位家属都会仔细端详照片,然后摇头表示不认识。
与此同时,高远也没有忽视医院内部人员的证词。他特意拜访了少康湖医院的职工,包括护士、医生和行政人员。他向每位员工展示照片,并询问是否在医院工作期间见过这两位女士。令人意外的是,所有接受询问的医院员工都给出了否定的回答。他们纷纷表示,在日常工作中从未见过照片上的两位女士。
综合目前的调查结果,高远可以初步得出结论:林晓云和李萌确实没有在少康湖医院就诊或住院的记录。这个结论虽然暂时解开了一个谜团,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疑问。高远陷入了更深的思考:如果她们真的没有在医院出现过,那么那个寄给她们空信封的医院员工又是谁呢?这个神秘的员工是如何知道她们的信息的?为什么要特意寄一个空信封给她们?这些问题像一团迷雾笼罩在高远的脑海中,让他感到困惑不己。
另一组的调查工作同样面临着进展迟缓的困境。当前社会通信方式己经发生了巨大变革,传统纸质信件的使用率急剧下降,寄信人群体规模大幅缩减,这使得通过信件获取线索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在监控环节,由于设备老化和技术限制,现有的监控画面存在严重的清晰度不足问题,特别是在观察信封内容时,画面模糊程度严重影响了信息的辨识度。视频侦察组的工作人员不得不采取特殊的工作方式:他们需要借助高倍率的专业放大工具,对监控画面进行逐帧、逐区域的细致观察和辨认。这一过程不仅需要工作人员具备极强的耐心和专注力,还要求他们掌握专业的图像分析技能。由于每个信封都需要进行长时间的仔细查看,整个工作流程的工作量极其庞大,严重拖慢了调查的整体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