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的第一场雪落在松风居,陈恪的小木屋里飘着墨香。他坐在兽皮桌前,面前摊着十几本手抄的《厉小卷的修真效率手册(外门篇·基础)》,每一页都画满了流程图和数据表。
“厉哥!”孙鼠儿掀开门帘,怀里抱着个布包,“柱子他们说,交易坊的王老板想买你的手册——说是‘外门弟子的致富经’!”
陈恪的手顿了顿。这是他花了半个月整理的“干货”:从《除草三步速算法》到《矿洞巡逻时间表》,从《符纸批量绘制技巧》到《灵米储存防潮法》,全是他在杂役院和外门实践的心得。
“定价多少?”他问。
“王老板说,一本换两块灵石,或者十斤灵米。”孙鼠儿挠头,“可我觉得……太便宜了。”
陈恪笑了:“不便宜。”他调出系统面板的“市场需求分析”,“外门有三千弟子,其中一半是练气三层以下的新人——他们最缺的就是‘怎么高效完成任务’的经验。”他指了指手册里的“任务优先级表”,“这本东西,能让他们少走三个月弯路。”
三天后,陈恪的小木屋前排起了长队。柱子举着《手册》喊:“厉哥亲笔签名版,限量五十本!”瘦猴则抱着灵米袋:“用灵米换的,手慢无!”
林师妹站在队伍最后,望着手中的《手册》,犹豫了片刻,还是上前:“我要一本。”
陈恪抬头,看见她发间的紫灵花在雪地里格外显眼:“师妹要,我送你——不过得说说你的修炼瓶颈。”他翻开手册,“比如,你练《紫灵诀》时,灵力总在丹田滞留?”
林师妹瞳孔微缩。她确实有这个毛病,找了好几个长老都没解决。陈恪指着手册里的“灵力循环图”:“你看,这里有个‘小周天’的调整法——每天寅时打坐,用《紫灵诀》引动灵气绕任督二脉三圈,滞留的问题就能缓解。”
林师妹的手指轻轻抚过图上的标注,耳尖发烫:“谢……谢谢。”她接过手册,转身要走,又回头,“你……你真没打算争外门大比?”
陈恪摇头:“争什么大比?把该做的事做好,比什么都强。”他望着队伍里认真翻看手册的弟子们,系统面板弹出提示:“检测到知识付费成功(收益:灵石150,灵米200);触发【引领内卷】成就进度(14/5)——超额完成。”
他知道,这些手册不仅是“经验”,更是“种子”——把“科学修仙”的理念种进每个外门弟子的心里,总有一天会生根发芽。
腊月的松风居飘着烤红薯的香气,陈恪的小木屋却热闹得像集市。他坐在兽皮桌后,面前堆着一摞《厉小卷的修真效率手册(进阶版)》,封皮上多了行小字:“含《蚀灵藤清理指南》摘要、《毒沼鳄任务预演图》。”
“厉哥!吴师兄让我捎话,说内门的赵长老问起你的手册——说是‘外门竟有如此奇人’。”孙鼠儿一边递茶一边说,“还有,林师妹买了三本,说要送给她的堂姐妹!”
陈恪翻开一本进阶版手册,里面多了张“毒沼鳄弱点分析图”:“眼部(防御薄弱)、腹部旧伤(灵力淤积)、尾部(行动迟缓)。”他指着图上的红圈,“用【破甲符】打眼部,【驱虫符】堵伤口,再用【防爆锄】砸尾部——这是我和林师妹推演了十次的战术。”
“那林师妹呢?”阿福凑过来,“她真信你的?”
“信。”陈恪调出系统面板的“灵力共鸣检测”,“她昨天找我测过,说按手册里的方法修炼,《紫灵诀》的运转速度快了20%。”他笑了笑,“她还偷偷问我,能不能把手册做成‘电子版’——用符纸刻字,再用【传音符】传播。”
正说着,门外传来清脆的脚步声。林师妹抱着个锦盒走进来,发间的紫灵花上落着薄霜:“陈执事,这是给你的。”她打开锦盒,里面躺着块温玉,“听吴师兄说,你最近在研究‘工具鉴定’,这玉能提升鉴定精度。”
陈恪接过玉,系统面板显示:“检测到温玉(品质:中品);可提升【物品鉴定】功能精度30%。”他笑着递回半块,“这玉太贵重,我分你一半——等你突破练气西层,我请你喝杂役院的灵米酒。”
林师妹的耳尖红得要滴血,转身要走时又回头:“对了,周扒皮今天去了交易坊,说要查你的手册——说是‘扰乱市场’。”
陈恪点头:“我知道。”他调出系统面板的“风险预警”,“周扒皮的敌意值涨到50%了,但他不敢首接动手——毕竟我的手册有三千弟子撑腰。”
当天夜里,陈恪在系统里升级了“知识付费”功能:“新增‘定制手册’选项(根据客户需求添加内容);开放‘经验兑换’(用贡献点换专属技巧)。”他望着窗外的雪,系统面板弹出提示:“检测到知识传播覆盖外门弟子80%;触发【引领内卷】成就进度(15/5)——超额完成。”
他知道,这场“知识革命”才刚刚开始——而他要做的,是把火种撒向更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