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港风,香江边的萨克斯
老港风,香江边的萨克斯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老港风,香江边的萨克斯 > 第81章 香港公园温室里的竖琴

第81章 香港公园温室里的竖琴

加入书架
书名:
老港风,香江边的萨克斯
作者:
剑二十三
本章字数:
5662
更新时间:
2025-04-25

香港公园的玻璃穹顶在五月溽热的午后折射出七彩光晕,1989年的阳光穿过那些菱形玻璃格,在潮湿的鹅卵石小径上投下细碎的光斑。颜书鸿站在温室入口处,白西装外套随意搭在左臂,右手捏着一枝含苞待放的红玫瑰——这是他在跑马地花墟新养成的习惯,每周二午休时分总要踱到那家"永茂花铺",买一枝刚从荷兰空运来的法兰西红玫。

花枝插在柯达胶卷的金属盒里,盒身上还沾着昨日在浅水湾拍摄时的细沙。他望着温室门前那块斑驳的告示牌,上面用繁体楷书写着"严禁演奏乐器",那个鲜红的叉像是用指甲油新补过的,在阳光下泛着珊瑚光泽。

系统界面在视网膜上浮动,半透明的蓝色文字与温室里的热带植物重叠:

【当前任务】与林嘉雯完成竖琴二重奏(2/3)

【剩余时间】47分28秒

【惩罚机制】暂时冻结《上海滩》版权收益(预计损失HK$85,000/日)

"先生要买门票咩?"售票窗口里传来沙哑的嗓音。穿着浅灰色香云纱衫的阿婆推了推玳瑁老花镜,镜链上的玉坠子随着电风扇的摇头晃荡。她身后的墙壁上挂着1989年的月份牌,五月那页印着邵氏电影《倾城之恋》的剧照,日历数字"16"旁边用铅笔圈着"佛诞"二字。

颜书鸿将五元硬币滑进搪瓷盘。钢镚撞击的清脆声响惊起了栖息在旅人蕉上的几只虎皮鹦鹉,那些翠绿色的羽翼掠过棕榈科植物的扇形叶片,在温室穹顶投下转瞬即逝的阴影。他注意到售票台边缘摆着个小小的黄铜香炉,三支线香正升起袅袅青烟,混着白兰花味的驱蚊水气息。

推开沉重的铸铁门,湿热的水汽立刻包裹上来。温室内部分为三个区域:干燥区种着仙人掌与龙舌兰,潮湿区是蕨类与凤梨科的天下,而中央的观赏区——那架柚木竖琴就静静立在羊齿植物丛后面,琴柱上雕刻着精细的波浪纹,像艘搁浅在热带雨林里的古船。

林嘉雯今天穿了件薄荷绿的方领连衣裙,裙摆处绣着细小的白色茉莉花纹。她正跪在琴凳旁,用牙齿撕开医用胶布的包装,发梢的珍珠母贝发卡在阳光下泛着虹彩。听见脚步声,她抬头时左脸颊还沾着一点泥渍,像是刚从琴箱里取琴时蹭到的。

"用3M胶带代替羊肠弦?"颜书鸿蹲下来,闻到她手腕上飘来的白兰花香。这让他想起上海咖啡馆后院那株老白玉兰,每年六月总会落满整个青石板天井。

林嘉雯的睫毛在脸颊投下扇形阴影:"颜先生果然识货。"她递过一截胶布,指尖有常年练琴留下的茧,"上周在玛丽医院A座偷的,那里的护士长是我姑妈。"说着突然压低声音,"别告诉别人,琴箱里还藏着半卷纱布。"

阳光透过玻璃顶棚的菱形格,在竖琴的47根弦上投下跃动的光斑。颜书鸿凝视着琴弦上细小的刻度——那是有人用指甲油做的标记,系统提供的资料在脑海中展开:林嘉雯,香港音乐学院竖琴系三年级,父亲是太古轮船的首席工程师,去年11月24日在南海油田"明珠号"平台事故中失踪,遗体至今未寻获。

"《雨打芭蕉》?"他手指虚按琴弦。温室突然安静下来,连喷泉的水声都变得遥远,只有滴水观音叶片上凝聚的水珠坠落的声响。

林嘉雯摇头,从琴凳底下抽出一本手抄谱。牛皮纸封面用钢笔写着《漁舟唱晚·改》,谱纸边缘有深褐色的咖啡渍,第三小节用红墨水画了条简笔小舟,船头指向一个坐标:114°15'E,22°10'N。

他们肩并肩坐在琴凳上。颜书鸿的右手小指不小心碰到她的左手腕,那里有串极细小的数字纹身——1988.11.24。竖琴的共鸣箱传来细微震动,像是远洋轮船引擎的嗡鸣,又像是海底电缆传输的摩尔斯电码。

"等等。"林嘉雯突然按住他的手背。她的指甲剪得很短,甲床呈现出健康的粉红色,"你听。"

温室东北角的旅人蕉宽大叶片后面,飘来熟悉的萨克斯旋律——是罗大佑《海上花》的间奏。颜书鸿后背渗出冷汗,他今天根本没带乐器,系统界面上突然跳出红色警告:【异常音源干扰·来源解析失败】。

"你的同伙?"林嘉雯挑眉。她今天涂了淡紫色眼影,眨眼时像两片正在舒展的鸢尾花瓣。见他不答,便赤脚走向声源处,裙摆扫过鹅卵石地面沾上几点泥渍。

颜书鸿拨开足有人高的蕉叶,只看见一只黄胸鹎站在铜制喷雾管上。萨克斯声戛然而止,叶片上凝聚的水珠滚落,在他白衬衫肩头洇开一朵六瓣花形的水痕。抬头时,他发现温室顶棚的钢架结构在某处形成了完美的声学聚焦点。

"香港的精灵。"他故作轻松地笑,心脏却在胸腔里狂跳。系统日志正在视网膜上飞速刷新异常记录,最后定格在一行模糊的字迹上:【萨克斯声波与1987年台北录音室档案匹配度92%】。

回到琴凳时,林嘉雯的裙摆扫过他的西裤,留下几道透明的水痕。当西手联弹进行到第七小节变调处,温室顶棚的玻璃突然折射出奇异彩光——不是自然的阳光,倒像是霓虹灯牌"屈臣氏"三个字的渐变色调,可此刻才下午三点二十一分。

"继续。"林嘉雯咬住下唇。她的足弓在琴凳踏板上有节奏地起伏,露出脚踝处淡淡的晒痕,那是长期穿凉鞋留下的印记。

琴声惊动了栖息在凤凰木上的红耳鹎。七八只鸟儿扑打着翅膀在穹顶下盘旋,有片绯红的羽毛飘落在温度计上——水银柱正指向29℃。颜书鸿注意到林嘉雯的后颈渗出细密汗珠,顺着脊椎线滑进连衣裙的领口,在薄荷绿布料上晕开深色的痕迹。

"铮——"

裂帛般的声响突然刺破空气。林嘉雯的胶布琴弦断了,在她食指拉出一道殷红的细线。颜书鸿下意识含住她的指尖,尝到铁锈味和医用胶带特有的涩,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咸——像是海风侵蚀过的铜器。

林嘉雯的耳尖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红,却没抽回手。温室的自动喷雾系统恰在此时启动,水雾中浮现一道迷你彩虹,正好架在竖琴上方的玻璃格之间。有滴水珠坠落在谱纸的小舟图案上,墨迹渐渐晕开成南海的形状。

系统提示弹出:【任务完成度85%·情感共鸣达标】。颜书鸿从西装内袋掏出手帕——上海永安公司买的真丝绣品,角落绣着外滩海关大楼的剪影。他轻轻包住她渗血的手指,素白手帕很快洇出淡红,像宣纸上的水墨胭脂。

"下周还在这里。"林嘉雯突然说。她拆下发卡别在他领口,珍珠母贝在折射的阳光下突然显现出奇异纹路,"我带真正的羊肠弦来。"发卡别上的瞬间,颜书鸿闻到一丝海腥气,像是刚从深海打捞上来的贝壳。

当他们走出温室时,夕阳正斜照在兵头花园的维多利亚式喷泉上。颜书鸿摸到发卡背面刻着细小的字:明珠号·114°15'E,22°10'N。他回头望去,玻璃温室在落日中像个巨大的琥珀,而那架竖琴的剪影,像极了海上钻井平台的瞭望塔。

回程的15路双层巴士上,颜书鸿坐在上层靠窗位置。后排两个拔萃女书院的学生正哼着歌谣:"...天边归雁披残霞,乡关在何方?"是《渔舟唱晚》的粤语填词版。他取下领口的发卡对着车窗看,珍珠母贝里竟映出上海咖啡馆的轮廓——黑西装的自己正在吧台后擦拭萨克斯,墙上日历显示着1997年6月30日。

巴士在皇后大道东转弯时,车载收音机突然串频,传出熟悉的萨克斯独奏。司机骂了句"丢雷楼某"猛拍收音机外壳,音乐戛然而止的瞬间,颜书鸿看见街角"大华戏院"的霓虹灯牌突然熄灭,海报上的《阿飞正传》剧照在暮色中渐渐褪色成黑白。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