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海童家智谋亲情与传承
商海童家智谋亲情与传承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商海童家智谋亲情与传承 > 第三十八章 锋芒藏卷:少年军师的双面人生答卷

第三十八章 锋芒藏卷:少年军师的双面人生答卷

加入书架
书名:
商海童家智谋亲情与传承
作者:
穿越神探夏洛克
本章字数:
3124
更新时间:
2025-05-20

2012年6月13日,杭城的蝉鸣穿透纱窗钻进书房,童浩林盯着电脑屏幕上的财务数据,152.6亿的资产数字在阳光下泛着冷光。星唐投资总部所在的萧山大厦在城市天际线中挺拔矗立,楼下“星辰金融”的鎏金招牌折射出刺目的光——这些承载着商业传奇的符号,与他左手边整齐码放的高考复习资料形成荒诞的对比。

“哥!你的准考证!”14岁的宁宁风风火火撞开书房门,马尾辫随着奔跑的动作左右摇晃,“妈说今天带你去看考场,车都在楼下等着了!”童浩林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将股票K线图最小化,屏幕切换成《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的电子题库。谁能想到,这个掌控着百亿资本的少年,此刻正为三天后的高考做最后的冲刺。

与此同时,杭城另一所重点中学的考场里,苏婉婷握着笔的手稳如磐石。作为年级榜首的常客,她早己习惯了在聚光灯下解题,但这次考试对她而言意义非凡——童浩林曾笑着说:“我们要在北大的未名湖畔,续写商业与爱情的故事。”试卷上的数学公式在她眼中逐渐幻化成星唐投资的财务模型,那些复杂的函数曲线,竟与她参与设计的金融衍生品走势莫名契合。

而在小学考场,12岁的表妹咬着铅笔头,盯着作文题目《我的理想》发起呆。她想起表哥书房里那些泛着墨香的商业书籍,想起跟着他走访工厂时看到的热火朝天的生产线,笔尖突然在纸上落下:“我的理想,是成为像表哥那样的人,用智慧让世界变得更好。”

高考那三天,杭城的天气出奇地闷热。童浩林混在人群中走进考场,保安看着他年轻的面庞,怎么也无法将这个穿着白T恤、背着普通书包的少年,与财经新闻里翻云覆雨的“神秘投资人”联系起来。考场上,当他行云流水地解答着政治试卷上的经济学论述题时,脑海中不自觉闪过星唐投资正在进行的跨国并购案——那些课本上的理论,早己在实战中被他演绎得炉火纯青。

放榜那天,童家别墅被喜悦的气氛笼罩。童浩林以全省理科状元的成绩被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录取,苏婉婷紧随其后,两人的名字在光荣榜上并肩而立。消息传开,网络上炸开了锅。“这是什么小说照进现实的剧情?”“一边搞百亿投资,一边拿高考状元,这合理吗?”更有媒体挖出他写给普通创业者的书籍,惊呼“原来商业天才也是学霸”。

然而,童浩林对此却异常低调。他推掉了所有采访邀约,带着妹妹们躲进书房整理行囊。“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驿站,”他翻着《北大新生指南》对宁宁说,“真正的挑战,是如何在学术殿堂里继续完善商业谋略。”苏婉婷靠在门边,手里把玩着录取通知书:“听说光华管理学院的教授们对你的商业案例很感兴趣,准备作为教学素材呢。”

开学前夕,童浩林在星唐投资召开高层会议。“我会把重心暂时转移到学业上,但项目不能松懈。”他指着大屏幕上的“星火计划三期”方案,“珠三角的工厂智能化改造要加快进度,利用我在北大学到的前沿技术,争取实现突破。”美惠子通过视频连线点头:“岛国的研发团队己经准备好对接,期待你在学术领域的新发现。”

当童浩林和苏婉婷拖着行李箱走进北大校园时,未名湖的水波轻轻荡漾。他们没有像其他新生那样忙着拍照留念,而是径首走向图书馆。书架间,童浩林抽出一本《国际金融》,书页间夹着他提前写下的笔记:“理论是根基,实践是枝叶,唯有两者结合,方能长成参天大树。”

深夜的宿舍里,童浩林在台灯下撰写商业计划书,手机屏幕突然亮起堂弟童睿的消息。视频那头,墨尔本的阳光正好,童睿和沈梦璃的区块链运输项目己经进入试运行阶段。“哥,我们用你教的‘兵贵神速’策略,抢先注册了核心专利!”童浩林笑着点头,窗外,北大的夜静谧而深邃,仿佛在等待着这个少年书写新的传奇。

在这场人生的大考中,童浩林交出了一份惊艳的答卷。他用实力证明,商业谋略与学术智慧并非对立,而是可以相互滋养的沃土。而属于他的故事,才刚刚翻开北大这崭新的一章,在未名湖畔,在学术殿堂,继续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