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宫弃妃带皇帝吃火锅
冷宫弃妃带皇帝吃火锅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冷宫弃妃带皇帝吃火锅 > 第75 章 商业繁荣,贸易兴盛

第75 章 商业繁荣,贸易兴盛

加入书架
书名:
冷宫弃妃带皇帝吃火锅
作者:
小雪绒
本章字数:
4740
更新时间:
2025-06-06

夜色沉静,书院的灯火依旧如星河洒落。苏悦站在高台之上,望着那一片灯火通明,耳边是学子们低语与工具敲击声交织成的夜曲。她轻轻吐出一口气,目光坚定。

教育的力量,正在悄然改变这个国度的命运。

而她知道,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窗外的风吹进来,吹动案上的图纸和笔记。她低头拿起一支炭笔,在地图上圈出一个点,低声自语:“旧盟……到底藏着什么?”

翌日清晨,朝堂之上,萧锦召见苏悦,神色间多了一分郑重。

“你昨夜在书院所言,朕思忖良久。”他抬眼看向她,“你说,教育之后,该当如何?”

苏悦微微一笑,从袖中取出一份卷轴,展开于案前。

“陛下,如今我大晟王朝人才济济,百业待兴。若要真正富强,不能仅靠田亩之利,还需商贾流通,方能生生不息。”

萧锦凝神细看,卷轴上画着一张京城布局图,标注着数个新建的市集、码头与驿站。

“你是想——振兴商业?”

“正是。”苏悦点头,“如今百姓温饱己足,士子学有所成,若再辅以商贸之利,国库充盈,民生安乐,便可更进一步。”

萧锦沉默片刻,缓缓点头。

“说下去。”

苏悦随即展开她的计划:设立专门的商会机构,制定贸易规则,规范市场秩序;在京都开辟新市集,吸引西方商贾;派遣精通外语之人前往邻国学习其商贸制度,并邀请外商来京贸易……

她说得条理清晰,萧锦听得频频颔首。

“你可有具体人选?”他问。

“己有合适之人选。”苏悦答道,“林怀可主理农业相关之贸易,柳清则负责药草与医器流通,至于边贸之事,那位武将之子,陈策,最为合适。”

萧锦听完,轻笑一声:“你倒是早己筹谋妥当。”

“时机己到,便当顺势而为。”苏悦目光沉稳,“只求陛下准许拨款支持,并赐予特许经营权。”

萧锦沉吟片刻,终是拍案而起:“好!朕便信你一回。”

几日后,朝廷正式颁布新政,设立“商政司”,由苏悦亲自监管。消息传开,京城震动。

许多老臣纷纷上奏反对,认为此举动摇祖制,甚至有人暗中散布谣言,称苏悦欲借商贾之力培植私党。

但苏悦并未回应,而是首接行动。

她在城南划出一片区域,设为“新市坊”,专供新兴商人入驻,并设立税关、仓储、客栈等配套设施。同时,她组织了一批熟悉外文的年轻人,前往邻国交流商贸经验,并邀请各国商队前来参观。

起初,本地商人观望者众,真正愿意入驻的寥寥无几。

苏悦便亲自走访各大商行,一一拜访那些掌权的老掌柜。

“诸位皆知,我大晟王朝物产丰富,丝绸、瓷器、茶叶皆属天下珍品。然因路途遥远,运输不便,价格高昂,难以远销。若能统一调度、集中交易,成本可降,利润可增,何乐而不为?”

她言语恳切,又列举了几个成功案例,终于打动了几位眼光长远的大商。

他们率先入驻新市坊,短短半月,便有数十家商铺开门营业。

与此同时,第一批来自邻国的商队也抵达京城。他们带着香料、宝石、异域药材,对大晟的瓷器与丝织品表现出浓厚兴趣。

然而,语言不通、文化差异成为初期交流的最大障碍。

苏悦早有准备,安排了几位曾在书院学习外语的学子担任翻译,并组织了一场盛大的贸易推介会,向外来商队展示大晟的商品优势与市场潜力。

“我们欢迎每一位有诚意的商人。”她在会上说道,“只要遵守我大晟律法,公平交易,便皆可在此立足。”

推介会后,不少外商表示愿意长期驻留,开设商馆。

随着交易日渐频繁,新市坊迅速繁荣起来,街道两旁商铺林立,车马往来不绝,原本冷清的南城变得热闹非凡。

连户部尚书也亲自前来考察,回去后便在朝会上公开支持苏悦的举措。

“此番改革,不仅提升了税收,还带动了周边产业。”他在朝堂上说道,“若继续推行,不出三年,我大晟财政收入必翻倍。”

朝中反对之声渐渐平息。

而苏悦并未止步于此。

她着手建立一套完整的物流体系,设立驿站转运站,提升货物流通效率;又与工部合作,修建新的码头,方便货物水运进出。

此外,她还鼓励民间成立互助性质的“商社”,让小本经营者也能参与其中,共同分享资源与信息。

一时间,京城成了西方商贾汇聚之地,街头巷尾皆可见异国面孔,茶馆里谈论的也不再只是朝堂风云,还有各地商情。

这天,苏悦正巡视新市坊,忽然听闻一名外商与本地摊贩起了争执。

她上前查看,只见那外商指着摊上的布匹,语气激动地说着什么,而摊贩满脸困惑。

苏悦立刻上前,用流利的邻国语言询问缘由。

原来,外商误以为布匹标价是按尺计算,结果结账时才发现是按整匹计价,一时误会,情绪激动。

她耐心解释,并请双方各退一步,最终达成和解。

外商临走前,感激地对苏悦拱手致谢:“贵国女子竟如此聪慧,令人敬佩。”

苏悦微笑回应,却在心中记下了这一幕。

回到宫中,她立即召集几位擅长语言与文化的学子,让他们编写一本《商贸礼仪手册》,详细记录不同国家的交易习惯、礼仪禁忌以及常见误解,供所有参与对外贸易的人员参考。

这项举措很快被推广开来,大大减少了因文化差异导致的摩擦。

不久后,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型集市在京城举办,名为“万国通商大会”。

各国商队齐聚一堂,展出各自特产,现场人潮涌动,喧闹非凡。

苏悦身着素雅长裙,缓步穿行于人群之中,耳边尽是讨价还价声与欢笑声。

她望向远处,只见一位年迈的老人正蹲在地上,认真比对两块玉璧的成色,脸上满是欣喜。

那一刻,她忽然明白,真正的盛世,不是庙堂之上的宏图伟略,而是百姓脸上的笑意,是街头巷尾的烟火气。

她深吸一口气,正欲转身离去,忽觉背后有人靠近。

“娘娘。”是小桃的声音,“江南那边传来急报,说是有一批商船遭遇海盗劫掠,损失惨重。”

苏悦眉头微蹙,回头接过密信,快速扫过内容,眼中闪过一丝冷意。

“看来,太平日子,终究不会太久。”

她将密信收起,转身朝宫门方向走去,步伐稳健,仿佛方才那场喧嚣从未发生过。

风拂过她鬓角,带起一缕发丝,飘落在肩头。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