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我在东北屯里开异能
重生七零:我在东北屯里开异能
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重生七零:我在东北屯里开异能 > 护目镜升级遇阻,团队合力闯难关

护目镜升级遇阻,团队合力闯难关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七零:我在东北屯里开异能
作者:
烈境侠女
本章字数:
4102
更新时间:
2025-06-06

庆功宴的热闹劲儿还没过去,北极科考站的紧急视频通话就打了过来。站长老王一脸严肃:“赵姐,出事了!队员在冰裂缝救援时,护目镜镜片被冰锥划出了大口子,差点伤到眼睛!”

赵丽心里“咯噔”一下,握紧手机说:“老王,实在对不住!我马上安排人带新样品过去,这两天一定给你个交代!”挂断电话,她立刻把负责材料研发的老孙和质检部的老张叫到办公室。

“这怎么回事?咱们不是用的强化玻璃镜片吗?”赵丽指着电脑里的破损照片。老孙推了推眼镜,愁眉苦脸道:“北极的冰硬度太高,普通强化玻璃扛不住尖锐撞击。我查了资料,得用防弹级别的聚碳酸酯材料。”

老张却摇头反对:“聚碳酸酯透光率比玻璃差,自动调光和防眩光效果都会受影响,而且成本至少翻三倍!”老钱听到这话,急得从门外冲进来:“三倍?不行不行!现在原材料价格还在涨,再换材料,成本根本控制不住!”

赵丽在办公室来回踱步,突然想起拜访敦煌研究院时的见闻:“敦煌壁画能保存千年,靠的是多层防护结构。咱们能不能给镜片加个‘保险’?比如在聚碳酸酯内侧再贴一层超薄玻璃膜,既能保证透光,又能增强防护。”

团队连夜实验,可新问题又来了。技术员小李举着粘合失败的镜片喊:“赵姐,两种材料热膨胀系数不一样,低温下贴膜会起皱!”大刘挠着头补充:“而且胶水在零下50度根本粘不住!”

“联系航天材料研究所!”赵丽抄起电话,“他们给卫星做的防护涂层,肯定能扛住极端温差。”三天后,当采用航天级纳米粘合技术的复合镜片通过冰锥穿刺测试时,实验室响起了欢呼声。

但还没等大家高兴太久,市场部小张抱着平板电脑冲进来:“赵姐,国外某品牌推出了带急救功能的护目镜,和咱们的构想一模一样!网上都在传我们抄袭!”评论区里,“国货只会模仿”“支持原创品牌”的声音铺天盖地。

老孙气得拍桌子:“胡说!我们的方案还在图纸上,他们怎么可能......”赵丽却冷静地摆摆手:“先别着急反驳。小张,立刻调查这款产品的上市时间和专利情况;大刘,把咱们的研发日志整理好,每一步都要有时间戳。”

调查结果让人大跌眼镜。原来那家公司收买了团队的一名前员工,窃取了早期设计思路。律师在会议上敲着法律文件:“虽然能证明我们原创,但打官司耗时耗力,还会影响口碑。”

“那就用实力说话!”赵丽在白板上写下“超维升级”西个大字,“他们有的急救功能,我们不仅要有,还要做到极致。增加生命体征监测、自动定位,再把故宫建筑的榫卯减震结构用在镜框上,防止剧烈撞击。”

研发过程困难重重。负责传感器的小陈哭丧着脸:“赵姐,这么多电子元件,镜腿里根本塞不下!”赵丽拿起苗族银饰纹样图:“把电路板做成镂空雕花形状,就像银匠打制花纹一样,既能节省空间,又有民族特色。”

当样品终于完成时,新危机又出现了。北极科考队发来视频:“护目镜的生命体征监测在极寒下误差太大,队员的体温显示忽高忽低!”老张拿着检测报告叹气:“低温会让传感器的校准参数失灵,这是世界性难题。”

赵丽翻出在西藏调研时记录的唐卡画师笔记:“唐卡颜料能在高原不变色,靠的是特殊的调和工艺。咱们能不能给传感器表面涂一层‘保护衣’,既能防寒,又不影响数据传输?”

团队再次陷入苦战。经过上百次实验,终于从藏红花、青金石等天然材料中提取出特殊涂层。当护目镜在模拟北极环境中精准显示各项数据时,技术员小吴激动得跳了起来:“误差率只有0.3%,比国际标准还高两倍!”

就在准备量产时,环保部门找上门来。“赵姐,你们新产品的电子元件含铅量超标,必须整改。”工作人员指着检测报告。老钱急得首冒汗:“改用环保材料,生产线要全部改造,至少停产半个月!”

赵丽却握住工作人员的手:“感谢及时提醒!我们马上整改。”转头对团队说:“这是好事。把生产线改造和非遗研学结合,开放工厂参观,让游客亲眼看到我们的环保工艺和民族匠心。”

整改期间,团队也没闲着。赵丽带着设计师跑到贵州苗寨,和老银匠一起研究如何用纯银打造镜框装饰件,既美观又能起到电磁屏蔽作用。当镶嵌着苗绣纹样的纯银护目镜在巴黎时装周亮相时,外国模特们惊叹:“这是科技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然而,产品大卖后,新的烦恼接踵而至。客服部统计发现,60%的差评集中在“操作太复杂”。用户李女士在电话里抱怨:“我给老公买的,他在北极根本没时间研究怎么用这些功能!”

赵丽把大家召集起来:“咱们光顾着加功能,忘了化繁为简。小林,设计个一键应急模式;大刘,开发语音操控,就像和老朋友聊天一样简单。”

当升级后的护目镜带着“傻瓜式操作”重回市场时,订单如雪花般飞来。北极科考站的老王发来视频,身后队员们戴着护目镜整齐比心:“赵姐,现在这护目镜,就是我们在北极的‘救命神器’!”

深夜,赵丽看着办公桌上的护目镜样品,镜片上的非遗纹样在台灯下闪烁。手机突然震动,是团队群里新消息。大刘发了张设计图:“赵姐,我在想,能不能给护目镜加个太阳能充电功能......”赵丽笑着打下一行字:“走,明天咱们再去拜访那些老匠人,科技和传统,还有更多可能!”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