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刚在群里发完消息,小王就立马冒了出来:“赵姐,让非遗在元宇宙里‘活’起来,这话听着就带劲!可具体咋干啊?”赵丽端起保温杯喝了口茶,说:“我琢磨着,光让大伙看和学还不够,得能自己动手创作。就拿刺绣来说,咱们做个虚拟设计台,让用户自己选花样、配色,最后还能生成独一无二的数字刺绣作品。”
李奶奶点点头:“这想法好!不过孩子们没基础,会不会觉得难啊?”小悠推了推眼镜:“李奶奶,我们可以加个智能引导功能。就像玩游戏新手教程一样,一步一步教,还能搭配语音讲解。”老钱在一旁乐了:“嘿,那我这大老粗都能整出个刺绣作品了!”大伙被他逗得哈哈大笑。
正说着,技术部的小林黑着眼圈走了进来:“赵姐,我刚研究了下,要实现用户自定义创作,现有的服务器根本扛不住这么大的运算量。”赵丽皱了皱眉:“之前不是申请基金升级过系统吗?”小林无奈地摇摇头:“这次功能更复杂,得再升级,而且还得买新的服务器。”
老钱挠挠头:“又要钱!咱们账上那点钱,交完下个月房租就没剩多少了。”赵丽沉默了一会儿,突然眼睛一亮:“上次文旅局不是说有后续扶持政策吗?我明天就去问问,看看能不能再申请一笔专项资金。”
第二天,赵丽一大早就跑到文旅局。负责对接的张科长热情地接待了她:“赵姐,你们上次办的国际数字非遗展反响特别好,领导都夸了!这次又有啥新想法?”赵丽赶紧把用户自定义创作非遗的计划说了一遍。张科长听完,笑着说:“这个创意不错!不过专项资金得走流程,你先回去准备详细的项目计划书,我这边帮你盯着进度。”
赵丽回到工坊,就召集大伙开始写计划书。小悠负责写项目背景和意义,小王整理技术需求,老钱则拉着李奶奶一起琢磨怎么突出非遗文化特色。忙活了好几天,计划书终于搞定了。赵丽又马不停蹄地跑文旅局,交材料、做汇报,前前后后跑了五六趟,总算是通过了审批。
资金到位后,小林带着技术团队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战斗”。可新问题又出现了,新服务器和原来的系统总是出现数据传输卡顿。小林急得首冒汗:“明明参数都设置对了,咋还不行呢?”阿依莎凑过来,盯着屏幕看了半天:“会不会是网络线路的问题?咱们用的还是老线路,可能带宽不够。”
赵丽赶紧联系网络运营商,对方派人来检测后说:“确实是线路带宽不足,得换成企业级的专线,不过费用比之前要高不少。”赵丽咬咬牙:“换!只要能解决问题,多花点钱也值了。”
这边技术问题刚解决,市场部的小李又慌慌张张地跑过来:“赵姐,不好了!国外那个竞品平台推出了免费体验活动,还送虚拟道具,好多用户都跑去那边了!”阿依莎气得首跺脚:“他们这是恶意竞争!咱们成本这么高,根本没法搞免费。”
赵丽却很冷静:“别急,咱们不能跟风。小悠,你联系非遗传承人,让他们录一些独家的创作幕后故事;小王,设计个用户等级系统,用户创作的作品越多、质量越高,等级就越高,能解锁更多稀有材料和工具;小李,和短视频平台合作,搞个‘非遗创意大赛’,设置丰厚的奖品。”
大伙分工合作,很快就把计划落实了。非遗传承人的幕后故事一发布,就吸引了不少用户关注;用户登记系统让大家有了创作动力;“非遗创意大赛”更是热闹非凡,各种脑洞大开的非遗作品刷屏网络。
就在一切慢慢好转的时候,有用户在社区里反映,自己创作的数字作品被别人盗用了。赵丽立刻召开紧急会议:“这事儿必须重视!小林,能不能给每个数字作品加上独一无二的数字水印和版权认证?”小林点点头:“技术上可以实现,不过需要一点时间。”
赵丽又转向小李:“你联系法务,起草一份详细的用户协议,明确作品版权归属,要是有人侵权,咱们坚决追究责任。”
解决完版权问题,赵丽又开始琢磨新的发展方向。她把大伙叫到一起:“现在咱们的用户主要是年轻人和孩子,能不能开发一些适合中老年人的功能?”李奶奶来了精神:“我觉得行!很多老姐妹都对非遗感兴趣,就是不太会用这些高科技。”
小悠想了想说:“那我们做个‘长辈模式’,界面设计得简单点,操作步骤少一些,还能语音控制。再开发一些适合中老年人的非遗课程,比如传统养生香囊制作、中式家居插花。”
说干就干,团队又投入到新功能的开发中。在测试“长辈模式”的时候,李奶奶拉着一群老姐妹来体验。一位王阿姨试完后,笑得合不拢嘴:“这下好了,我在家就能跟着大师学做香囊,再也不用羡慕孙子玩这些新鲜玩意儿了!”
看着王阿姨开心的样子,赵丽心里暖暖的。她知道,元宇宙非遗社区的路还很长,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她望着窗外的星空,在心里默默许下心愿:一定要让中国非遗文化,通过元宇宙走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更多人感受到它的魅力!
接下来的日子里,工坊里依旧是一片忙碌的景象。技术团队在优化“长辈模式”的性能,市场团队在策划针对中老年群体的推广活动,内容团队在和更多非遗传承人合作开发新课程。
一天,赵丽正在和一位剪纸大师视频沟通课程细节,突然接到了国际文化交流协会的电话。对方说:“赵女士,你们的元宇宙非遗社区在国际上反响热烈,很多国家都希望能引进你们的模式。我们打算组织一个国际研讨会,邀请你们去分享经验。”
这个消息让整个工坊都沸腾了。小王兴奋地说:“太棒了!咱们的非遗文化终于要在国际上大放异彩了!”但李奶奶也有顾虑:“去国外交流,语言、文化差异都是问题,能行吗?”
赵丽坚定地说:“有困难就想办法解决!小悠,你赶紧联系翻译团队,把我们的资料都翻译成多国语言;小林,准备好技术演示方案;其他人也都行动起来,把咱们这一路走来的经验好好整理整理。”
在准备国际研讨会的过程中,又遇到了不少麻烦。比如不同国家对数字版权的规定不一样,需要重新调整相关方案;技术演示时的网络环境也得提前测试好。但团队成员没有一个人抱怨,大家都憋着一股劲,要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世界。
研讨会当天,赵丽站在国际舞台上,用流利的英语一面着元宇宙非遗社区的发展历程。大屏幕上播放着用户们创作的精美非遗作品,台下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一位外国文化官员听完后,竖起大拇指说:“这是我见过最有创意的文化传承方式,中国非遗文化太迷人了!”
从国外回来后,赵丽和团队的干劲更足了。他们开始和多个国家洽谈合作,计划在当地建立元宇宙非遗社区分站。每到一个新的地方,他们都会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将中国非遗与当地特色相结合,推出更有吸引力的内容。
在这个过程中,赵丽也不忘回馈社会。她和团队一起发起了“非遗进校园”活动,通过元宇宙技术,让偏远地区的孩子们也能近距离接触到非遗文化。看着屏幕里孩子们兴奋的笑脸,赵丽觉得所有的努力都值得。
随着元宇宙非遗社区的不断发展,赵丽的目光又投向了更广阔的未来。她在一次团队会议上说:“现在咱们只是让大家能创作非遗作品,下一步,我们要打造一个非遗文化生态,让用户的作品能产生价值。比如举办线上拍卖会,让优秀作品被更多人收藏;和实体商家合作,把数字作品转化为实物商品。”
老钱听了,笑着说:“赵姐,你这想法太超前了!不过我相信,只要咱们一起干,肯定能成!”大伙纷纷点头,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在赵丽的带领下,元宇宙非遗工坊的故事还在继续,他们正向着更高的目标,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