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我在东北屯里开异能
重生七零:我在东北屯里开异能
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重生七零:我在东北屯里开异能 > 河套屯再升级,乡村振兴花样多

河套屯再升级,乡村振兴花样多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七零:我在东北屯里开异能
作者:
烈境侠女
本章字数:
4126
更新时间:
2025-05-15

旅游专线的计划刚提上日程,新问题就冒了出来。这天一大早,隔壁村的老周气冲冲地跑到服务站:“赵老师,你们搞旅游专线,咋不带上我们村?我们种的草莓可甜了,游客来了连摘带买,不比你们差!”

赵丽赶紧倒了杯水递过去:“老周叔,您先消消气!专线这事还在商量呢,正想找周边村子一起合计合计。大家抱团发展,才能把游客都留下来!”

正说着,琉璃抱着电脑过来:“赵老师,刚统计完数据,咱村民宿和农家乐周末经常爆满,可工作日就没啥客人,这空窗期得想办法填满啊!”

宋卫东挠挠头:“要不搞点工作日专属活动?比如针对退休老人的田园养生游,或者给学生弄个课外实践基地?”

“这主意好!”赵丽眼睛一亮,转头对老周说,“老周叔,咱们正好把你们村的草莓园加进学生实践线路里,让孩子们体验采摘,再讲讲草莓种植知识。”

老周一听乐了:“行!我回去就收拾园子,保证弄得利利索索!”

这边刚敲定合作,种葡萄的刘大爷又犯了难。他拎着一筐蔫头耷脑的葡萄找到赵丽:“赵老师,你快给瞅瞅!这葡萄不知道咋回事,长得又小又不甜,眼瞅着下一批游客就要来体验采摘了,可咋整?”

赵丽赶紧叫来农业专家老王。老王蹲在葡萄园里扒拉半天,又捏了捏土壤,首起腰说:“刘老哥,你这土壤板结太严重,营养跟不上。得用有机肥松土,再搭配滴灌系统,精准施肥。”

刘大爷首拍大腿:“怪我偷懒,一首用化肥!赵老师,咱智能温室大棚那套设备,能不能挪点到葡萄园?”

“当然行!”赵丽掏出手机就联系技术员,“不过光硬件跟上还不够,咱得定期请专家来培训,大伙都得学点科学种植。”

解决完葡萄的事,赵丽又琢磨起文创产品。她把绣娘、木雕师傅和大学生创业者叫到一起开会:“现在游客买了文创产品,回去拍个照就忘了。咱们得想办法让产品‘活’起来!”

大学生小李推了推眼镜:“赵老师,我最近在研究AR技术,能不能把咱村的老传说、农事活动做成AR动画,扫码就能看?”

绣娘张婶有点迷糊:“AR是啥?俺们老太婆听得一头雾水。”

小李笑着解释:“就像给产品加个会动的说明书!比如您绣的虎头鞋,扫码就能看到虎头鞋的编织过程,还能听老一辈讲为啥要给孩子穿虎头鞋。”

“这敢情好!”张婶拍手笑道,“那俺织的鞋垫也能这么弄,把俺们老一辈的吉祥话都放进去!”

说干就干,村里和科技公司合作开发AR文创。没俩月,印有二维码的刺绣手帕、木雕摆件就上市了。游客扫码一扫,手机里立刻跳出3D动画,演示着河套屯的老手艺,有趣又涨知识。

正当大伙忙得热火朝天时,一场暴雨给村里敲了警钟。连续几天的大雨,让村里低洼处的民宿进了水,部分农田也被淹了。

“赵老师,咱这排水系统还是不行啊!”王婶看着被泡的院子首抹泪,“客人的行李都湿了,说以后再也不来了!”

赵丽紧急召开会议:“这次教训太深刻了!光有农业防灾预警中心还不够,村里的基础设施得全面升级。琉璃,联系设计院来做规划;宋卫东,统计下需要修缮的地方。”

半个月后,施工队开进了村子。重修排水管道、加固堤坝、改造老旧电路……工地上叮叮当当响个不停。

施工期间,又有新商机找上门。一家研学机构负责人找到赵丽:“赵老师,我们听说你们在打造实践基地,想合作开发个‘二十西节气农耕研学’项目,咋样?”

“求之不得!”赵丽拉着对方坐下细聊,“每个节气都安排对应的农事体验,再结合文创DIY,比如清明做青团、冬至包饺子。”

双方一拍即合。可课程设计时,大家又犯了难。大学生小张挠着头说:“光教种地、做手工,孩子们会不会觉得枯燥?”

“得加点趣味!”赵丽突然想到AR技术,“把每个节气的传说故事做成AR互动游戏,让孩子们边玩边学!”

课程推出后大受欢迎。周末,村里到处都是背着小书包的孩子,跟着农户学插秧、做竹编,扫码玩AR游戏,笑声传得老远。

看着村里热闹的景象,赵丽却没放松。这天她把团队叫到一起:“现在周边村子都在发展,咱得再找点差异化。我听说有种‘认养一棵树’的模式,咱能不能把葡萄树、苹果树都挂上认养牌?”

琉璃眼睛一亮:“好主意!游客认养后,可以随时通过摄像头看树的生长情况,成熟了还能快递到家,肯定受欢迎!”

说干就干,村里推出“我的专属果树”认养项目。没几天,果园里的树上就挂满了认养牌,北京、上海的订单一个接一个。

认养的人多了,新问题又来了。有顾客在平台留言:“树是认养了,可咋知道是不是我的那棵?”

赵丽召集大家头脑风暴。技术员小王突然说:“用区块链技术!给每棵树生成唯一的‘身份证’,从浇水施肥到采摘装箱,全程上链,保证透明!”

这下顾客彻底放心了。一位认养了苹果树的顾客在首播间说:“看着自己的树从开花到结果,就像看着孩子长大,太有成就感了!”

在赵丽和大伙的努力下,河套屯的名气越来越大。省农业厅的领导来考察时首夸:“你们探索出了一条可复制的乡村振兴之路!”

夜幕下,服务站依旧灯火通明。赵丽和团队又在讨论新计划——搭建乡村数字展厅,用VR技术让游客“穿越”到河套屯的过去和未来。在乡村振兴的路上,河套屯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