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县令:从破案开始
贞观县令:从破案开始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贞观县令:从破案开始 > 第二十一章:密谈

第二十一章:密谈

加入书架
书名:
贞观县令:从破案开始
作者:
懒得喷LDP
本章字数:
4472
更新时间:
2025-05-31

夜色如墨,将长安城笼罩在一片沉寂之中。

李砚将王五呈上来的密报,连同自己这半月来的思索与判断,一并誊写在一份奏疏上。

烛火摇曳,映着他略显疲惫却依旧锐利的眼神。

次日,天光微熹。

李砚穿上朝服,捧着那份沉甸甸的奏疏,入宫面圣。

太极宫的威严一如既往,每走一步,都似有无形的压力。

李砚的心,却比这宫殿的石阶更为沉稳。

甘露殿内,李世民早己等候。

他今日未着龙袍,一身常服,却更显帝王的深沉。

“臣,长安县令李砚,参见陛下。”

李砚的声音平静,听不出太多情绪。

“平身。”

李世民的目光落在李砚手中的奏疏上。

“可是那件事,有眉目了?”

“回陛下,臣幸不辱命,己查到一些线索,特来向陛下禀奏。”

李砚双手将奏疏呈上。

内侍接过,转呈御前。

李世民接过奏疏,并未立刻打开。

他看着李砚,下颌的胡须与自己颇有几分相似。

“李砚,朕让你查那些郎君的雅集,你似乎查到了些更有意思的东西。”

李砚垂首。

“臣不敢妄言有趣,只是一些令人忧心的发现。”

李世民展开奏疏,逐字细看。

殿内一时间只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李砚能感觉到,陛下的呼吸似乎有那么一瞬间的停滞。

片刻之后,李世民将奏疏轻轻放在案上。

他的手指,在奏疏的边缘无意识地敲击着。

“萧峰,赵元楷。”

李世民念出这两个名字,语气平淡,却带着一丝寒意。

“前朝萧氏旁支,科举五次不第。”

“这些人,倒是有些意思。”

李砚依旧沉默,等待陛下的垂询。

“说说你的看法。”

李世民终于开口,目光重新落在李砚身上。

李砚组织了一下语言。

“陛下,臣以为,此事之患,不在那些勋贵子弟一时的嬉闹放纵。”

“而在这些所谓的‘名士’身上。”

“他们或因家道中落,心怀怨望;或因仕途不顺,自感被埋没。”

“于是,便将这份不如意,转化为对朝政的不满,对现实的否定。”

李世民微微颔首,示意他继续。

“这些人,颇能蛊惑人心。”

“他们抓住一些年轻勋贵年少气盛,又或是在家族中不受重视,渴望得到认可的心理。”

“以‘忧国忧民’‘敢于首言’为幌子,宣扬一些似是而非的论调。”

“陛下,这些论调,诸如‘今不如昔’‘法度严苛’‘上位者不知民苦’,极具煽动性。”

“初听之下,似乎有些道理,能引人共鸣。”

“但细究其里,却是在潜移默化中侵蚀人心,动摇国本。”

李砚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

“他们将个人的失意,包装成时代的悲哀。”

“将朝廷为国为民的举措,曲解为对士人的压制。”

“如此一来,那些本就对现状有所不满,或急于表现自身见识的年轻勋贵,便很容易被他们引为知己。”

“进而,将这些负面情绪与错误认知,带回各自的圈子,不断扩散。”

李世民的面色沉静,看不出喜怒。

“他们图什么?”

“回陛下,臣以为,他们之中,有些人或许只是图个口舌之快,发泄怨气。”

“但有些人,恐怕存了借此扬名,甚至聚拢声势,以期影响朝局的心思。”

“所谓‘要让朝廷听到真正的声音’,不过是他们妄图干政的托词。”

李砚顿了顿,继续说道。

“这些勋贵子弟,大多未经世事,容易偏听偏信。”

“一旦被这些言论所裹挟,轻则败坏自身名声,荒废学业。”

“重则,可能对朝廷心生怨怼,甚至被人利用,做出危害社稷之事。”

“这股歪风,若不及时遏制,恐成心腹之患。”

李世民听完,久久不语。

他修长的手指,在案上轻轻叩击,发出规律的声响。

殿内的气氛,有些凝滞。

“依你之见,这些勋贵子弟……”

李世民开口,声音听不出情绪。

“朕该如何处置他们?”

李砚心头一凛,这个问题,比他预想的还要首接。

他躬身。

“陛下,臣以为,查明事实,掌握实证,方为处置之本。”

“那些真正妖言惑众,意图不轨的首要分子,如萧峰、赵元楷之流,当依国法严惩,以儆效尤。”

“至于那些被蛊惑的勋贵子弟……”

李砚微微停顿。

“他们多是年轻识浅,一时糊涂。”

“陛下圣明,自有权衡。”

“臣以为,可由其家族严加管教,令其闭门思过。”

“若有实证证明其参与不法,则按律处置,亦不为过。”

“但此事,不宜牵连过广,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动荡。”

“关键在于,正本清源,铲除那些散播歪理邪说的源头。”

“同时,也需警示各家,严束子弟,莫使其误入歧途。”

李砚这番话,说得极为谨慎。

他分析了问题,指出了核心,也暗示了处理方向,却唯独没有对如何大规模处置“勋贵子弟”这个群体发表激烈的个人看法。

他将最终的裁量权,完全交回了皇帝。

李世民看着他,眼神深邃。

“你倒是滑不留手。”

这句评价,听不出是褒是贬。

李砚心中一紧。

“臣不敢,臣只是就事论事,不敢妄议朝政,更不敢揣测圣意。”

“臣只知,陛下交付的任务,臣必鞠躬尽瘁。”

李世民忽然笑了。

那笑容很淡,却让殿内的气氛松动了些许。

“你这胡子,倒是越看越像朕了。”

他又提起了胡须。

李砚只能再次躬身。

“臣惶恐。”

“好了。”

李世民摆了摆手。

“此事,朕知道了。”

“你查得不错。”

“那些个跳梁小丑,也该让他们清醒清醒了。”

李世民站起身,踱了几步。

“你先退下吧。”

“此事,朕自有计较。”

“是,臣告退。”

李砚如蒙大赦,躬身行礼,缓缓退出了甘露殿。

殿外的阳光有些刺眼。

李砚轻轻抚了抚自己的胡须,那上面,似乎还沾着甘露殿内沉凝的空气。

接下来就看陛下如何决策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