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将长安城笼罩在一片沉寂之中。
李砚将王五呈上来的密报,连同自己这半月来的思索与判断,一并誊写在一份奏疏上。
烛火摇曳,映着他略显疲惫却依旧锐利的眼神。
次日,天光微熹。
李砚穿上朝服,捧着那份沉甸甸的奏疏,入宫面圣。
太极宫的威严一如既往,每走一步,都似有无形的压力。
李砚的心,却比这宫殿的石阶更为沉稳。
甘露殿内,李世民早己等候。
他今日未着龙袍,一身常服,却更显帝王的深沉。
“臣,长安县令李砚,参见陛下。”
李砚的声音平静,听不出太多情绪。
“平身。”
李世民的目光落在李砚手中的奏疏上。
“可是那件事,有眉目了?”
“回陛下,臣幸不辱命,己查到一些线索,特来向陛下禀奏。”
李砚双手将奏疏呈上。
内侍接过,转呈御前。
李世民接过奏疏,并未立刻打开。
他看着李砚,下颌的胡须与自己颇有几分相似。
“李砚,朕让你查那些郎君的雅集,你似乎查到了些更有意思的东西。”
李砚垂首。
“臣不敢妄言有趣,只是一些令人忧心的发现。”
李世民展开奏疏,逐字细看。
殿内一时间只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李砚能感觉到,陛下的呼吸似乎有那么一瞬间的停滞。
片刻之后,李世民将奏疏轻轻放在案上。
他的手指,在奏疏的边缘无意识地敲击着。
“萧峰,赵元楷。”
李世民念出这两个名字,语气平淡,却带着一丝寒意。
“前朝萧氏旁支,科举五次不第。”
“这些人,倒是有些意思。”
李砚依旧沉默,等待陛下的垂询。
“说说你的看法。”
李世民终于开口,目光重新落在李砚身上。
李砚组织了一下语言。
“陛下,臣以为,此事之患,不在那些勋贵子弟一时的嬉闹放纵。”
“而在这些所谓的‘名士’身上。”
“他们或因家道中落,心怀怨望;或因仕途不顺,自感被埋没。”
“于是,便将这份不如意,转化为对朝政的不满,对现实的否定。”
李世民微微颔首,示意他继续。
“这些人,颇能蛊惑人心。”
“他们抓住一些年轻勋贵年少气盛,又或是在家族中不受重视,渴望得到认可的心理。”
“以‘忧国忧民’‘敢于首言’为幌子,宣扬一些似是而非的论调。”
“陛下,这些论调,诸如‘今不如昔’‘法度严苛’‘上位者不知民苦’,极具煽动性。”
“初听之下,似乎有些道理,能引人共鸣。”
“但细究其里,却是在潜移默化中侵蚀人心,动摇国本。”
李砚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
“他们将个人的失意,包装成时代的悲哀。”
“将朝廷为国为民的举措,曲解为对士人的压制。”
“如此一来,那些本就对现状有所不满,或急于表现自身见识的年轻勋贵,便很容易被他们引为知己。”
“进而,将这些负面情绪与错误认知,带回各自的圈子,不断扩散。”
李世民的面色沉静,看不出喜怒。
“他们图什么?”
“回陛下,臣以为,他们之中,有些人或许只是图个口舌之快,发泄怨气。”
“但有些人,恐怕存了借此扬名,甚至聚拢声势,以期影响朝局的心思。”
“所谓‘要让朝廷听到真正的声音’,不过是他们妄图干政的托词。”
李砚顿了顿,继续说道。
“这些勋贵子弟,大多未经世事,容易偏听偏信。”
“一旦被这些言论所裹挟,轻则败坏自身名声,荒废学业。”
“重则,可能对朝廷心生怨怼,甚至被人利用,做出危害社稷之事。”
“这股歪风,若不及时遏制,恐成心腹之患。”
李世民听完,久久不语。
他修长的手指,在案上轻轻叩击,发出规律的声响。
殿内的气氛,有些凝滞。
“依你之见,这些勋贵子弟……”
李世民开口,声音听不出情绪。
“朕该如何处置他们?”
李砚心头一凛,这个问题,比他预想的还要首接。
他躬身。
“陛下,臣以为,查明事实,掌握实证,方为处置之本。”
“那些真正妖言惑众,意图不轨的首要分子,如萧峰、赵元楷之流,当依国法严惩,以儆效尤。”
“至于那些被蛊惑的勋贵子弟……”
李砚微微停顿。
“他们多是年轻识浅,一时糊涂。”
“陛下圣明,自有权衡。”
“臣以为,可由其家族严加管教,令其闭门思过。”
“若有实证证明其参与不法,则按律处置,亦不为过。”
“但此事,不宜牵连过广,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动荡。”
“关键在于,正本清源,铲除那些散播歪理邪说的源头。”
“同时,也需警示各家,严束子弟,莫使其误入歧途。”
李砚这番话,说得极为谨慎。
他分析了问题,指出了核心,也暗示了处理方向,却唯独没有对如何大规模处置“勋贵子弟”这个群体发表激烈的个人看法。
他将最终的裁量权,完全交回了皇帝。
李世民看着他,眼神深邃。
“你倒是滑不留手。”
这句评价,听不出是褒是贬。
李砚心中一紧。
“臣不敢,臣只是就事论事,不敢妄议朝政,更不敢揣测圣意。”
“臣只知,陛下交付的任务,臣必鞠躬尽瘁。”
李世民忽然笑了。
那笑容很淡,却让殿内的气氛松动了些许。
“你这胡子,倒是越看越像朕了。”
他又提起了胡须。
李砚只能再次躬身。
“臣惶恐。”
“好了。”
李世民摆了摆手。
“此事,朕知道了。”
“你查得不错。”
“那些个跳梁小丑,也该让他们清醒清醒了。”
李世民站起身,踱了几步。
“你先退下吧。”
“此事,朕自有计较。”
“是,臣告退。”
李砚如蒙大赦,躬身行礼,缓缓退出了甘露殿。
殿外的阳光有些刺眼。
李砚轻轻抚了抚自己的胡须,那上面,似乎还沾着甘露殿内沉凝的空气。
接下来就看陛下如何决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