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二十一年
洪武二十一年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洪武二十一年 > 第 51 章 常氏一族

第 51 章 常氏一族

加入书架
书名:
洪武二十一年
作者:
云陵一梦
本章字数:
4726
更新时间:
2025-06-03

因为领了湖州求雨的差事,所以朱标这几日也就没有继续上朝。

几乎一醒过来,就钻进了西山防伪司,和工人打成一片,继续改进水泥,还时不时的给陈玄提出一些建议。

现在应天府与山东之间的大部分官道,都己经换成了水泥路,眼看着一切都在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

朱标也放下心来,安心的前往湖州。

湖州府,属浙江行省治下,下辖六县,数十万人口,是江南鱼米之乡,风景秀丽,人文荟萃之地。

湖州府的百姓们听闻太子殿下亲临求雨,纷纷自发组织起来,准备迎接太子的到来。

街头巷尾,家家户户都挂起了红灯笼,贴上了喜庆的对联,整个湖州府洋溢着一片祥和与期待的气氛。

朱标抵达湖州后,没有丝毫的架子,轻车简从,深入民间,只带了几个亲军扮成过往客商,挑了一家小馆子。

刚坐下,李景隆就自告奋勇的去点菜:“殿下,论学问和处理政务,臣肯定是不如你,但是论吃和玩,您怕是还真得和我学学。”

朱标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浅笑,并未多言,只是轻轻点了点头。李景隆得了应允,便兴高采烈地跑到柜台前,熟络地与店家点起菜来。

不一会儿,几碟色香味俱佳的湖州特色菜肴便摆上了桌。朱标品尝着这些地道的民间美食,不禁赞不绝口。

两世为人,但是不管是祁同伟还是朱标,对口舌之欲其实都并不太在意。

如今他坐在这里,品尝着这些简单却充满地道风味的菜肴,却有一种不同的感受。

不过李景隆身为曹国公府世子,怎么会对这些民间小吃这么了解呢?

所以朱标好奇的问道:“九江啊,听说以前,己故岐阳王对你可是管教颇严啊,你怎么会对这些民间小吃如此了解?莫非是偷偷溜出来尝鲜?”

岐阳王就是李景隆的老爹,也就是老曹国公李文忠,几年前己经病逝,朱元璋追封其为岐阳王。

李景隆闻言,哈哈一笑,说道:“殿下有所不知,臣身为世子,从小家父管的确实是严,不过那时候,臣和徐辉祖那个愣石头,还有燕王殿下一起在太学读书,徐辉祖那个家伙,一门心思都在武艺和兵法上,对吃和玩这些都不感兴趣。”

“但臣和燕王殿下可就不一样了,我们两个可是臭味相投,一有空就溜出太学,满京城地找好吃的,好玩的。那时候,京城的大街小巷,几乎都被我们逛了个遍,这些民间小吃,也都是那时候尝过的。”

“殿下您是不知道,那时候臣和燕王殿下,为了吃一顿烤鸭,可是排了好久的队呢。对了,殿下,这次来湖州,咱们可得好好尝尝湖州的‘百鱼宴’,那可是湖州的一大特色,绝对不容错过啊!”

朱标闻言,哈哈大笑,说道:“好,好,九江,这次就全靠你做向导了,咱们可得好好尝尝这湖州的特色美食。”

两人边吃边聊,气氛十分融洽。

不过朱标的思绪却飘到了远方,徐辉祖这个名字在史书上也是如雷贯耳,是中山王徐达的长子。

徐达是谁就不需要多说了,那是明朝开国第一功臣,灭陈友谅,平张士诚,北伐大都,平定草原,为大明王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

其子徐辉祖,也是一员虎将,继承了徐达的勇猛和智慧,可以说在建文登基之后,徐辉祖是为数不多的猛将之一。

哪怕是现在,徐辉祖也在五军都督府担任要职,是大明第二代将领中的后起之秀。

而燕王就更不用说了,那可是大明王朝中,除了太子朱标之外,最引人注目的皇子之一,更是赫赫有名的永乐大帝!

不过既然自己穿越过来,那自然也就没有永乐大帝什么事了。

“九江啊,你说当时和你一起读书的,燕王就不用说了,就连徐辉祖现在也是身负要职,你天天跟着孤,是不是有些屈才了?”

李景隆闻言,神色一肃,连忙说道:“殿下这是说的哪里话,能跟在殿下身边,为殿下效力,是臣的福气,臣怎么会觉得屈才呢?”

朱标看着李景隆,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之色,他拍了拍李景隆的肩膀,说道:“九江啊,孤知道你是个人才,孤也不会亏待你,等这次求雨之事结束,孤就向父皇举荐你,让你去兵部任职,如何?”

李景隆闻言,脸上露出惊喜之色,连忙跪倒在地,说道:“多谢殿下栽培,臣定当肝脑涂地,为殿下效犬马之劳。”

朱标笑了笑,将李景隆扶起,说道:“好了,九江,不必如此多礼,快坐下吧,咱们继续用膳。”

两人重新坐下,继续品尝着桌上的菜肴,气氛依旧十分融洽。

就在这时,突然外面传来一阵喧闹声,顿时打扰了两人吃饭的雅兴。

朱标眉头微皱,向门外望去,只见周围的百姓都围了过来,指指点点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李景隆见状,站起身来,说道:“殿下,您先稍坐,臣去看看发生了何事。”

朱标点了点头,李景隆便迈步向门外走去。

不一会儿,李景隆便匆匆返回,脸上带着一丝尴尬之色。

“殿下,是湖州府的几位富家子弟,与平民产生了一些冲突。”李景隆说道。

朱标闻言,冷哼一声道:“怕又不是什么富家子弟欺行霸市呢吧?”

李景隆有些尴尬的道:“那个...殿下,是常家的子弟。”

常家?开平王常遇春的后人,也是朱标原配太子妃的家族!

朱标闻言,脸色不由得阴沉了下来,自己奉旨到湖州来求雨,代表的是皇家的颜面,更是为了湖州的百姓。

而常家的子弟,却在这个关键时刻,闹出了这样的事情,这不是在打自己的脸吗?

更何况,常家还是自己的外戚,他们这样做,不是也在打自己原配太子妃的脸吗?

朱标想到这里,脸色更是阴沉如水,他站起身来,说道:“走,孤倒要看看,他们到底想要干什么!”

说完,朱标便迈步向门外走去,李景隆见状,也连忙跟了上去。

两人来到门外,只见一群百姓围在那里,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而在人群中央,几个衣着华丽的富家子弟,正围着一个衣衫褴褛的平民,不断的推搡谩骂。

那个平民被他们推来搡去,几乎站不稳脚跟,脸上更是露出了惊恐之色。

开平王常遇春共有三子一女,也算子弟兴旺,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常家第三代只有一个男丁,那就是常升的儿子常继祖。

这也导致了整个常家对常继祖的宠爱有加,几乎是要什么给什么,这也养成了常继祖骄纵任性的性格。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