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大隋
保卫大隋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保卫大隋 > 第72章 突厥来袭

第72章 突厥来袭

加入书架
书名:
保卫大隋
作者:
风远亭
本章字数:
6258
更新时间:
2025-06-22

寒风裹挟着碎雪,如锋利的刀刃般刮过雁门关外的荒滩。寒冬时节,一支由黄罗伞盖引领的浩荡队伍,正缓缓穿越这萧索的塞外之地。车辇上的杨广微微掀开貂裘帷幕,望着眼前绵延不绝的雪山,眼眸中闪过一丝得意。自登基以来,他便渴望向天下彰显大隋的威严,此番北巡,何尝不是实现这一雄心壮志的一步。

随着队伍渐渐靠近雁门关,远远便传来激昂的号角声。城墙之上,旌旗猎猎作响,“隋” 字大旗在狂风中翻卷。关前的空地上,密密麻麻跪满了边关将士与百姓,他们身着破旧皮袄,在凛冽的寒风中瑟瑟发抖,却依然保持着恭敬的姿态。当杨广的龙辇出现在视线中时,人群中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欢呼声:“陛下万岁!万万岁!”

杨广缓缓走下车辇,金色的龙袍在风雪中飞扬,他昂首挺胸,目光扫视着眼前黑压压跪倒的人群。这一刻,他心中的自豪感如汹涌的潮水般不断翻涌。“这便是朕的子民,无论身处何方,都对朕忠心耿耿。朕亲临边关,就是要让边境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大隋朝廷的威严与恩泽。” 他在心中暗自思忖,嘴角不自觉地上扬,露出一抹满意的笑容。

“都免礼吧。” 杨广声音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听到天子的号令,百姓和士卒们缓缓起身,整齐地排列在道路两旁,目光中满是敬畏与好奇。他们从未想过,尊贵无比的大隋天子竟会亲自来到这苦寒的边境之地。杨广的队伍在众人的注视下,缓缓驶入城中。

雁门关外,虽是一片苦寒之地,却有着独特的壮美风光。皑皑白雪覆盖着广袤的大地,宛如一张巨大的银色地毯,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连绵起伏的山脉被冰雪包裹,宛如一条银色的巨龙,横卧在天地之间。寒风呼啸而过,卷起阵阵雪雾,在空中形成一道道美丽的弧线。杨广站在城头,望着眼前的壮丽景色,心中感慨万千,只觉此次北巡不虚此行。

在雁门度过了充实的两日,杨广兴致勃勃地决定前往朔县。朔县地处边境,紧邻突厥,是大隋北疆的重要屏障。当他提出这一想法时,随行的大臣们顿时慌了神。

宇文化及眉头紧皱,急忙上前劝谏:“陛下,朔县乃边境要塞,与突厥接壤,战事一触即发。此行风险极大,还望陛下三思!”

虞世基也满脸忧虑地附和道:“是啊,陛下。一旦突厥有所异动,我们将陷入险境。为了陛下的安危,还请放弃此念。”

苏威更是苦口婆心地劝说道:“陛下,如今正值寒冬,道路冰封,行军极为不便。而且边境条件艰苦,环境恶劣,恐陛下难以承受。不如待到来年春暖花开之时,再前往视察也不迟啊。”

然而,杨广却固执地摇了摇头,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不满:“朕多次带兵出征,历经无数战事,岂会惧怕行军困难?至于边境的艰苦,朕年轻时南征北战,什么苦没吃过?此次北巡,就是要让边境的百姓看到朕的决心,让突厥知道大隋的威严不可侵犯!”

见杨广态度坚决,众臣无奈,只能在心中默默祈祷此行平安无事。在雁门稍作休整和准备后,禁卫军再次护着杨广和一众大臣,向着朔县进发。

与此同时,在那白茫茫的草原深处,始毕可汗亲自率领十万精锐骑兵,顶着刺骨的寒风,如同一股黑色的洪流,向着隋朝边境疾驰而来。马蹄声如雷,震动着大地,扬起的雪尘遮天蔽日。始毕可汗骑在高大的战马上,眼神中闪烁着贪婪与野心的光芒。他早己对大隋的富饶垂涎三尺,此次得知杨广北巡的消息,更是觉得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发誓要给隋朝一个沉重的打击。

杨广丝毫没有察觉到即将到来的危险,依然沉浸在北巡的喜悦之中。到达朔县后,眼前的一切让他既感慨又兴奋。这座边境小城,条件确实艰苦,街道狭窄,房屋简陋,百姓们的生活也十分困苦。然而,这里的风光却有着一种原始而粗犷的美。广袤的草原在白雪的覆盖下,显得格外宁静而辽阔;远处的雪山在阳光的映照下,闪耀着圣洁的光芒。更让杨广感动的是,朔县的百姓看到他时,那种发自内心的激动与热情。在这个偏远的边境小县,当地人几代人都未曾见过朝廷的官员,如今竟然亲眼见到了大隋天子,现场的气氛热烈非凡,欢呼声、呐喊声此起彼伏。

起初,杨广被这份热情所感染,心中满是自豪与满足。然而,在朔县待了两日后,新鲜感渐渐消退,他也觉得有些乏味,便准备启程返回。就在这时,一名士卒神色匆匆地跑来禀报:“陛下,义成公主有密信送来!”

听到是自己妹妹的信,杨广心中一惊。义成公主远嫁突厥,为了大隋与突厥的和平,多年来默默忍受着思乡之苦,极少来信。杨广怀着忐忑的心情,颤抖着双手打开密信。信中的内容犹如一道晴天霹雳,让他瞬间脸色苍白,冷汗首冒。只见信中写道,始毕可汗不知从何处得知他要来雁门的消息,正亲自率领大军前来围攻。

宇文化及见杨广脸色突变,心中大骇,急忙问道:“陛下,殿下说了什么?出什么事了?”

杨广神情恍惚地将信递给宇文化及等人。众人看完后,也是脸色大变,惊恐万分。一时间,大殿内气氛凝重,仿佛空气都凝固了。众人也顾不得追究消息是如何泄露给突厥的,按照时间推算,突厥大军恐怕己经近在咫尺。

宇文化及焦急地说道:“陛下,事不宜迟,咱们尽快撤往太原吧!此地太过危险,万万不可久留!”

虞世基也急切地劝道:“朔县只是一座小城,城防薄弱,难以抵挡突厥的十万大军。请陛下以大局为重,速速撤离!”

其他众臣也纷纷上前劝谏,他们心中都清楚,一旦杨广固执己见,后果将不堪设想。

此时的杨广,心中虽也充满了恐惧,但他毕竟是经历过风浪的天子,稍加镇定后,果断下令:“即刻出城,赶往太原!”

禁卫军迅速集结,护着杨广和众臣,向着太原方向仓皇撤退。消息很快传遍了朔县,城中顿时陷入一片混乱。然而,作为边境之地,当地人早己对战争习以为常,在留守士卒的组织下,混乱局面逐渐得到控制。士卒们迅速登上城墙,将雷石滚木、箭矢和火油准备就绪,严阵以待,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恶战。

突厥骑兵速度极快,杨广一行刚离开不到一天,浩浩荡荡的突厥大军便出现在朔县守军的视野中。远远望去,草原上尘土飞扬,无数黑色的身影如潮水般涌来,马蹄声如雷鸣般震耳欲聋。朔县守军望着城外数万铁骑,心中大惊失色,深知此战凶多吉少,但他们依然握紧手中的武器,准备拼死抵抗。

战斗一触即发,突厥大军如饿狼般扑向朔县。箭矢如雨点般射向城头,守城士卒们毫不畏惧,纷纷拉弓放箭,奋力还击。突厥士兵架起云梯,不顾一切地向城墙上攀爬。守军们则用雷石滚木狠狠砸向敌人,炽热的火油燃起熊熊大火。一时间,喊杀声、惨叫声响彻云霄。尽管隋军拼尽全力抵抗,给敌人造成了不少伤亡,但无奈敌众我寡,经过不到一日的激烈战斗,突厥大军终于攻上了朔县城墙。隋军与突厥士兵展开了惨烈的肉搏战,他们挥舞着手中的大刀,浴血奋战,宁死不屈。最终,守军几乎全部战死,突厥蛮人进城后,大发,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整个朔县瞬间沦为一片火海,浓烟滚滚,哭声震天。

得知杨广刚从朔县离开不到两天,始毕可汗立刻派大将阿古泰率领精锐骑兵,马不停蹄地追了上去。

再说杨广这边,由于随行的文武大臣众多,还携带了大量物资,行军速度极为缓慢。一名大将心急如焚,建议道:“陛下,如今情况危急,不如抛弃粮草辎重,减轻大军负担,这样我们也好早日返回太原!”

杨广深知此时形势严峻,没有丝毫犹豫,果断下令:“可,大军即刻丢掉没用的累赘!”

就这样,隋军将大量的粮草物资丢弃在路边。不到一日,突厥大军便来到了这里。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财物和粮草,突厥骑兵们顿时红了眼,纷纷下马,争先恐后地哄抢起来。阿古泰见状,一时也犯了难。他深知今年突厥遭遇了严重的灾荒,物资匮乏,这些粮草财物对他们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而且天色渐晚,经过长途奔袭,士兵们也疲惫不堪。无奈之下,他只好借机让众人扎寨休息,顺便让手下收集隋军遗弃的物资。

这一意外情况,无形中为杨广等人的撤离争取了宝贵的时间。禁卫军不敢有丝毫懈怠,日夜兼程,向着南方拼命撤退。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