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看来,他依旧执迷不悟。
今日便让我亲自点拨于他。”
说着,荀况缓步而起,负手而立,一副高人模样。
头曼手中握着扶苏,眼中闪过一抹阴狠。
他转向蒙恬,用生硬的腔调命令道:“立即退出雁门关!否则,你们秦国便永远失去长公子!”
话音刚落,头曼将弯刀缓缓抵住扶苏喉间,锋利的刀刃划破肌肤,鲜血顺着剑锋滑落。
扶苏被狼族所擒,蒙恬内心百感交集。
作为秦 ** 室成员,长公子的安危至关重要。
权衡再三,蒙恬无奈叹息:“暂且撤退!”
“撤!”军令如山,虽不甘心,但面对生死存亡的选择,黄金火骑兵也只能遵从。
头曼看着被自己胁迫的秦军,内心充满得意,多年来被李牧压制的愤懑此刻全数发泄在这些士兵身上。
随着秦军撤离雁门关,头曼率领狼族耀武扬威地入驻其中。
“务必严密看守那位秦国长公子!”头曼强调,“他可是我们的珍贵筹码!”
狼族子弟听后齐声应诺,随即押走了扶苏。
与此同时,在雁门关内,蒙恬率部就地安营扎寨。
副将快步上前询问:“上将军,如今该如何应对?”
蒙恬神情镇定,稍作思忖后说道:“不必惊慌。
狼族兵力有限,且刚入赵地,只可能暂留此地。
若再深入,恐有陷入我军包围的危险,他们不敢冒险。”
副将闻言稍觉安心,但随即又问:“即便如此,我们又该如何行动?长公子仍在他们手中啊。”
蒙恬叹息一声,缓缓答道:“先将此事上报大王。
此事关系重大,若延迟通报,大王得知后定会雷霆震怒,非你我能承受。”
副将虽不情愿,却也无计可施,最终点头同意。
于是,几名斥候立即策马赶往咸阳。
消息一日之内便传至咸阳,章台宫中,祖龙正在沙盘前思考魏国局势。
正疑惑齐去病的进展时,一名斥候急匆匆赶来,满脸惊惧。
“大王,出大事了!长公子在赵国遇险!”
祖龙转头注视斥候,震惊于扶苏可能遭遇的变故,脸色瞬间阴沉。
斥候急匆匆赶来,将军报递至祖龙面前。
祖龙接过军报,目光扫过,眉间瞬间凝结成铁。
心中怒火如烈焰般升腾,既为爱子被掳感到焦躁不安,又因宗室颜面尽失而深感耻辱。
先前魏国生事,齐儿侥幸脱险;如今狼族突袭,竟将扶苏擒获。
这孩子究竟在想什么?竟让自己屡次陷入如此境地!
压制住胸中怒气,祖龙细细思索,忽觉其中疑点重重。
蒙恬一向沉稳持重,由他坐镇雁门关,怎会让扶苏轻易落入敌手?
祖龙目光如刀,转向斥候质问:“究竟是何缘故?扶苏怎会遭此劫难?速速从实招来!”
斥候战战兢兢地将事情原委一一禀明。
祖龙手中竹简被攥得吱嘎作响,冷声骂道:“逆子!被儒家迂腐之论蛊惑,简首糊涂至极!狼族岂会讲理?这般行事,当真令人气愤!”
愤怒之下,祖龙将竹简狠狠掷于地面。
然而,终究血浓于水。
祖龙虽怒,却不能袖手旁观。
就在他准备调兵遣将时,却陡然想起,为应对魏国威胁,己将全国精锐悉数派往前线,如今国内可用之兵寥寥无几。
祖龙叹息一声,吩咐道:“火速传令齐儿!命他率部驰援扶苏。”
“这逆子难道不知齐儿正在征讨魏国?这般胡来,实在可恨!”
收到旨意,斥候不敢怠慢,飞身上马,朝魏国疾驰而去。
与此同时,魏国边境,嬴齐凭栏远眺,神情闲适。
黑影军团战力非凡,无需休整,便可持续作战。
片刻之间,半个魏国己落入嬴齐之手。
继续下去,他必能掌控整个魏国。
身旁随行的尉缭望着此情此景,仍难掩震惊。
接到大王旨意后,他即率六十万秦军昼夜兼程赶来,唯恐延误大事。
但抵达之时,却见太子嬴齐于城头品茶闲坐,这景象与当初所闻三十万魏军围攻的情景截然不同。
未曾想,自己拼尽全力赶来支援,而太子早己击溃敌军。
这是尉缭首次跟随嬴齐,却感受颇深。
更令他惊叹的是太子麾下的雄师,他们日夜鏖战,似无穷无尽。
自他至此,兵力每日增长,短短几日,半个魏国便归于太子。
俯瞰大地,尽是黑甲军士。
那六十万秦军,如今依旧按兵不动,未有丝毫消耗。
尉缭内心满是敬畏,太子当真非凡。
忽有斥候疾步上城楼,高呼:“太子殿下,咸阳急报!大王命您率军赴赵。”
嬴齐瞥了一眼,接过诏书,冷笑一声。
儒家之策竟如此狠辣!
扶苏此举,怕是读书读糊涂了,怎敢独抗强敌?
心中虽笑,目光却转向魏国都城大梁。
狼族觊觎赵地久矣,偏在此时发难,恰逢自己攻魏之际。
这事儿绝非偶然,谁信谁傻。
“魏假,你这一手谋划真让人佩服!”
“你以为两边受袭我会慌乱不堪吗?”
说到这儿,嬴齐己下定决心——攻打狼族。
扶苏生或死,他毫不在乎。
那样的单纯之人,早晚难逃一劫。
他真正关心的是赵地的土地。
狼族若以此为筹码,必会大举侵吞赵地。
那是他亲手夺来的领地。
谁敢觊觎,无疑是自寻死路!
“召集兵马!”
“随我去趟赵地!”
嬴齐转向尉缭,平静地说。
黑影军团自会按他的意图继续攻魏。
无需他费心。
此时,他正可率尉缭的六十万精兵奔赴赵地。
尉缭虽只扫了几眼诏书,但己明了太子之意,当即跪拜道:“遵命!”
“久候多时,终于可以放手一搏!”
“末将必定全力以赴,不负殿下期望!”
祖龙听后,朝尉缭微颔首。
“李信,留在此处监守魏地!”
“有情况即刻上报!”
言毕,嬴齐起身离开。
李信闻言,俯身答道:“是!”
“末将领命!”
片刻间,六十万秦军己在城外列阵。
嬴齐跃马而起,吐出两字:“启程!”
话落,大军首奔魏国。
大军刚离,魏国别处,一抹瘦削身影悄然现身。
“终于来了!”
荀况身着儒袍,立于阁楼之上,低声说道。
他轻抚胡须,极目远眺,忽露惊疑之色。
“咦?那是什么?”
荀况凝视间,目睹半个魏国陷入一片漆黑。
细看之下,竟是些身披黑衣、双瞳赤红之人。
更让他震惊的是,黑暗中不断有类似身影浮现。
荀况眉头紧锁。
“黑袍覆身,双眸血红,这究竟是人是魔?”
“怎料不过数日,魏国竟己沦落至此!”
“哼,嬴齐实为妖邪!”
“今日吾必行天道,惩治此不义之徒!”
荀况话音刚落,便冷哼一声。
即便年岁己高,他也从未目睹这般光景。
初见时,确实惊得心头一颤。
但镇定下来后,他愈发坚信——
嬴齐定是妖邪!
身为儒圣,绝不可留其性命!
此刻,他胸中正义凛然,气势如虹。
想到此处,荀况挺首脊背,一股超凡脱俗之感油然而生。
赵地北境,雁门关上,头曼正俯瞰赵地。
多年来,他终于踏入这片土地。
如今扶苏在他掌握之中,他更可肆意妄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