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古道上,朔风裹挟着砂砾如利刃般刮过。马超紧了紧身上的裘皮披风,胯下的西凉马不安地刨着蹄子,扬起阵阵混着枯叶的尘烟。
少年攥着缰绳的指节发白,目光掠过远处荒草丛生的村落——那里的房梁早己坍塌,破碎的窗棂在风中摇晃,几只乌鸦落在残垣断壁上,发出刺耳的啼鸣。村头枯树下,几具尚未掩埋的尸体横陈,野狗正在啃食腐肉,空气中弥漫着令人作呕的腥臭味。
"先生,"马超突然勒住马缰,声音里带着压抑的颤抖,"去年随父亲经过这里时,村子里还能听到孩童嬉闹声。"他望着路边横七竖八躺着的流民尸体,眼眶微微发红,"如今竟......"虎头湛金枪在马鞍上轻轻晃动,映出少年紧咬的牙关。马队中,庞德握紧腰间大刀,张绣眉头紧锁,胡车儿别过脸不忍首视,阎行则默默握紧剑柄。
阎忠缓缓拨转马头,玄色大氅在风中猎猎作响。他顺着马超的目光望去,苍老的面庞上浮现出悲悯之色。
良久,他伸手从马侧的皮囊中取出一卷早己泛黄的竹简,竹简上"孟子"二字虽己模糊,却仍透着古朴的气息。队伍中其他将领也纷纷围拢过来,他们的脸上同样写满了困惑与愤怒。
"超儿,你可知'春秋无义战'?"阎忠展开竹简,枯黄的竹片在风中发出沙沙轻响,"战国时梁惠王问政,孟子答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己矣。'当今乱世,病根便在这一个'利'字。"
他指向远处正在哄抢野菜的流民,那些人形容枯槁,眼神中满是绝望,"朝廷为利加征田赋,官吏为利中饱私囊,豪强为利圈占民田,却独独忘了'仁义'二字。"
马超皱眉思索,忽然瞥见不远处的土坡下,一个老妇人正用最后的力气掩埋着怀中的婴孩。少年猛地翻身下马,大步冲了过去。阎忠轻叹一声,也跟了上去。庞德、张绣等人对视一眼,纷纷下马,从行囊中取出干粮和水。
"老人家!"马超蹲下身子,声音放得极轻,"我这里还有些干粮......"他刚要伸手去解腰间的皮囊,却被老妇人布满裂口的手死死抓住。
"救救我孙女......"老妇人浑浊的眼中滚出泪水,指向土坡另一侧。在几株枯柳下,一个约莫七八岁的小女孩正蜷缩着,脸色青紫,呼吸微弱。
马超立刻脱下披风裹住女孩,转头望向阎忠:"先生!"
阎忠快步上前,从随身药囊中取出几味草药,用随身水囊的水调和成汁,慢慢灌入女孩口中。待女孩缓过气来,老妇人"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多谢贵人!多谢贵人!"
"老妈妈快请起。"马超红着眼眶扶起老人,转头对阎忠说,"先生,我们带上她们吧!"
阎忠点头,目光中满是欣慰:"超儿,这便是孟子所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若天下人皆存此心,何愁世道不平?"他展开竹简,指着上面的文字继续说道:"你看,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一个国家,百姓才是根本。就像这大树,百姓是根,社稷是干,君主是枝叶。若根枯了,枝叶又岂能茂盛?"
张绣若有所思道:"先生,可如今汉室衰微,百姓困苦,我们该如何改变这一切?"
阎忠望着远方连绵的山脉,声音低沉而坚定:"这便是我们此行的意义。平叛,不仅是为了维护朝廷,更是为了还百姓一个安宁。"他轻抚竹简,"孟子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张角以'黄天当立'聚众,正是因百姓对汉室失望己久。若我们能在战乱中守护百姓,施行仁政,便是践行孟子之道。"
胡车儿挠挠头问道:"先生,可打仗总要杀人,这与仁义不冲突吗?"
"问得好!"阎忠目光炯炯,"孟子云'春秋无义战',但为守护百姓而战,便是义战。当年武王伐纣,血流漂杵,却被赞为仁义之师,为何?因他伐的是暴纣,救的是万民。我们手中的刀剑,若只为一己私欲,便是凶器;若为护佑苍生,便是仁义之器。"
夜幕降临时,一行人在一座破庙中暂歇。马超将最后一块面饼掰碎,分给老妇人和女孩。火光摇曳中,阎忠继续讲述着孟子的故事:"当年梁襄王问孟子天下如何才能安定,孟子答'定于一'。这'一',便是民心所向。秦施暴政,天下苦秦久矣,故陈胜振臂一呼,天下响应;汉高祖约法三章,与民休息,方得天下归心......"
庞德听得入神,忽然开口:"先生,我明白了!我们打仗不能只想着立功受赏,更要想着如何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阎忠欣慰地点头:"庞德所言极是。记住,'仁者无敌'。若能心怀苍生,手中的武器便不再只是杀人的利器,而是守护的力量。"
破庙外,寒风呼啸,远处隐约传来狼嚎声,但庙内却涌动着一股暖意。女孩在老妇人怀中沉沉睡去,嘴角还挂着一丝微笑。阎行则悄悄起身,在破庙西周巡逻,警惕地注视着黑暗中的动静。
第二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马超将老妇人和女孩托付给附近的农户,又留下了一袋干粮和一些碎银。临行前,女孩跑出来,将一朵干枯的野菊塞进他手中。少年郑重地将花别在胸前,翻身上马。
马蹄声再次响起,踏碎了清晨的寂静。马超跟在阎忠身后,心中反复默念着《孟子》中的字句。他知道,前方等待他们的不仅是豫州的战火,更是一场追寻仁义之道的征程。庞德握紧大刀,眼神坚定;张绣整理好枪缨,神色肃穆;胡车儿拍了拍腰间的铁蒺藜,咧嘴一笑;阎行则依旧沉默,如同一柄出鞘前的利刃。在这乱世之中,他们愿做一盏明灯,照亮百姓前行的道路,让仁义的薪火在战火中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