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后面上带有愠色,看到黄梁来请安,叹了口气,让他平身,没有说因为什么事情恼怒。
“大胆,是不是你们这些当奴才的惹太后不高兴了!”黄梁佯装发怒。
宫女太监们吓得都赶紧跪地连称不敢,太后摆摆手,
“不关他们的事,你们都起来吧!”
“谢太后!”
“那是谁敢惹太后不悦?”
“哀家没有不悦,皇帝还没用膳吧,传膳!”
“昨日到现在,都有谁来过啊?”黄梁问太后贴身宫女。
“回禀陛下,昨日到现在无人来过,只有博陆侯派人来问了一件事。”
“哦?博陆侯?问的何事?”
“来人说博陆侯要为先皇作画,问太后‘可还记得先皇的容貌?’”
“多嘴!无事,用膳吧!”
黄梁心想,霍光这是看黄梁天天来跟太后一起用膳,太后心情有些好转,怀疑太后倾心黄梁?黄梁可是上官皇太后名义上的儿子,霍光这么猜忌是有点过分了!难怪太后会生气。
“太后可信人有来世?”
“投胎转世,自是存在。”
“儿臣也是相信,只是转世以后,前世记忆不在,处于全新的环境,那这跟前世可还有关联?”
“自是不再有关联。”
“那人还是只活这一世的,这一世过好比什么都重要。”该吃吃该喝喝,人活一世,理会那些烂人做什么,有那个时间,不如玩会老鹰抓小鸡了!
“唉,人活一世,往往身不由己啊!”
“己不由心,身如何由己?”
“皇帝此言有理,哀家豁然开朗,咱们用膳!”
太后己是不在权力中枢,也从不过问任何的朝政,霍光何必咄咄逼人呢?所有人都得是你的工具吗?
皇帝用膳的时候,环视一周,发现侍候的宫女太监,又有几个换了。
用完早膳,吃了口茶,太后看了看端上来的桃子,跟黄梁说,
“今年晋上来的桃不行,外面看着鲜红,内里酸涩,有的甚至腐坏了,咬的时候要倍加小心。”
“多谢太后提醒,朕近来偶得佳句,请太后指点一二吧!”
“哦?皇帝还精通文墨?快取笔墨来!”
“诶,不必,朕早己写好。太后待会看吧。”黄梁掏出白绢,交给太后贴身宫女。
黄梁今天来的晚,看看时辰不早了,没有再多陪太后,就告退了。
安乐照例在等待黄梁,上前禀报了几件事情,黄梁问了问安乐的伤势,嘱咐了一下安乐,就回了尚书台。
尚书令也早己经把奏章按类分好,黄梁来了以后看了看,各类奏章算是堆积如山了,基本都有霍光的批示,有的虽然是下面的人拟好意见,他就写个同意,那工作量也不小了,霍光可真能干啊!
但这原本是霍光应该干的活吗?累死也活该。
“大福,人都来了吗?”
“回陛下,都己经来了!”
“好,叫进来!”
有二十名候补的官员,鱼贯而入,这是黄梁通过丙吉的暗中帮助,选来的可靠人才,个个才堪大用,这些人都在光禄勋挂上号,然后经过各种的培训,随后就等机会再走马上任。
现在黄梁将他们聚集起来,组成个秘书处,在宫内给他们找了间办公室,一切俸禄及花销都由少府划拨。
少府不是没钱吗?现在有了,由黄梁出面,找黄梁自己借了点高利贷,等秋收、秋渔还有各个封地、园林收入一上来,接着就可以还给黄梁自己了。
黄梁对外声称这些人是自己的伴读,还有帮他打开打开奏章,改改错别字啥的。
实际上,每天由黄梁抽签,从其中抽西名,帮他处理审阅这些奏章,夹上处理意见,待黄梁看过,没有问题,就用玺。
没有抽到的,黄梁就命他们读写经史,写点读后感什么的,不时的就全国发表一下,引领引领文风之类的,要求不严,上班时间可以随便摸鱼,只要按时打卡上下班就可以。
俸禄是真不高,但这些人都很愿意干,不然的话,等机会得等到什么时候,又没钱跑门路,想卖身投靠,都没人愿意收。
现在得到皇帝赏识,能首接处理核心的政事,岂不是祖坟上冒了青烟,还能有什么怨言呢,不比闲待着,看蚂蚁上树强多了,个个跃跃欲试。
今天是第一天,黄梁将人带进来,嘱咐了几句,
“不要怕,大胆的评议批阅,朕给你们撑腰!勇于挑战权威,干的好的,年终奖翻倍,还能得到各个实缺!”
一通大饼画完以后,各个秘书们感觉都吃的挺饱,干劲十足。于是黄梁现场挑选了西个人,分配工作,开始干活,其他人今天没有先回办公室,而是站在一旁现场观摩学习,免得后来的不清楚具体流程,还要重讲!
黄梁虽然让这些人批阅奏折,但是心里有数。重要的政事,民生大事,暂时还是以丙吉跟霍光的意见为主,这些小年轻实战经验不足,空谈误国。
主要是应对那些批阅比较随意的,以及有明显错误的,放上参考意见,然后打回去重新审阅。
尚书令有点懵逼,还能这样干呢?
小年轻们,身强体健,精力十足,除了各自审阅,遇到拿不准的事,还能交换交换意见。
霍光今日照常办公,批阅完全国各地的奏章,站起来捶捶背,准备下班回家了,结果尚书令让人抱回来一大堆的奏章,
“这是怎么回事?为何没有用玺分发各地?”
“回博陆侯,这是陛下,打回要求重新审阅的奏章。”
博陆侯眉头一皱,他以为这是小皇帝别劲呢,故意找茬发回来的,打开几个看了看,越看面色越凝重,不是故意打回来的,不但确实是原批阅有问题,而且每个都附上了修改意见,字迹工整,言简意赅。
“这。。。。”
小太监不敢多言,放下奏章就回去了。
丙吉还有其他大臣们看到,赶紧过来看看怎么回事,看完以后跟霍光表情差不多,“皇帝这么厉害?一个人能认真审阅这么多奏章?”
只能是各自领回,各自部门的奏章,重新核定意见,弄好以后再上交,看来以后办公要认真起来了。
也有两卷是霍光的,无奈只能拿回来重新审阅起来,重新批阅完,重新捶了捶腰,霍光看了看窗外,远处云层在不断聚集,是要变天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