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明策:重生为孔明之卧龙凤雏
三国明策:重生为孔明之卧龙凤雏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三国明策:重生为孔明之卧龙凤雏 > 第94章 医馆夜里的惊险事儿·毒雾的神秘踪迹

第94章 医馆夜里的惊险事儿·毒雾的神秘踪迹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明策:重生为孔明之卧龙凤雏
作者:
火之飞花
本章字数:
5230
更新时间:
2025-07-02

第94章 医馆夜里的惊险事儿·毒雾的神秘踪迹

夜幕深沉,伸手不见五指,然而医馆门口却灯火通明。几十位年轻人围聚在一张木桌旁,正翻阅着新印出的《草药图谱》,嘴里轻声念叨着各种药材的名称与用途。

阿梅站在人群前端,手中拿着书页,微风拂过,书页沙沙作响,她眼中满是兴奋。阿梅指着一页配有图文说明的地方说道:“你们瞧,这叶子形似羽毛,呈分裂状,边缘还有锯齿,气味浓烈……我想这应该就是苍耳子吧。”

一旁的李青衣点头赞同:“没错。但要格外小心,它的茎上有刺,若不慎误食,人会头晕、呕吐,严重时甚至会昏迷不醒。”

人群中顿时传出一阵惊叹。曾在宫廷担任御医的老者亲自授课,乡下的学徒们以往仅凭经验辨认药材,如今可算是大开眼界。有人小声嘀咕:“诸葛参军可真厉害,竟能请来如此了不起的人物。”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几个村民抬着一名男子,匆忙冲进医馆,那男子脸色惨白如纸,嘴角白沫不断。村民们边跑边大声呼喊:“快救命啊!铁柱中毒啦!”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医馆瞬间乱成一团,如同捅了马蜂窝一般。

李青衣赶忙快步上前,蹲下身子仔细查看病人状况。只见男子皮肤青一块紫一块,呼吸急促,手脚不停抽搐,意识也己模糊。他眉头紧皱,神情凝重地说道:“这似乎并非普通食物中毒。”

“先催吐!”他果断下令。

“稍等。”人群中传来一个冷静的声音。

众人扭头望去,只见诸葛明身着青衫,稳步走来,眼神犀利。他蹲下身子,仔细检查病人的衣物和随身物品,发现其腰上挂着一个空陶碗,碗上残留着一丝腥臭味。诸葛明拿起碗闻了闻,脸色微变,说道:“这毒不寻常。”

他站起身,对身旁的阿梅说道:“你去取些清水和布巾来。”

阿梅迅速照办,将水倒入碗中轻轻冲洗,然后用细布过滤残渣。没过多久,清水变得浑浊,还散发出一股刺鼻气味。

诸葛明笃定地说:“这是含砷植物中毒。”

众人听闻,皆大惊失色。

“什么?那玩意儿毒性不是很强吗?”有人高声喊道。

“是谁给他的?!”另一人愤怒地叫嚷着。

李青衣一脸沉重:“若是砒霜之类的毒物,这人恐怕性命难保。”

“别慌。”诸葛明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我们还有时间。”说罢,他立刻指挥阿梅去取炭粉和新鲜牛奶,并将二者配成混合液。他一边让旁人扶起张铁柱,强行灌下混合液,一边解释道:“炭粉能吸附毒素,牛奶可保护胃黏膜,减缓毒素吸收。”

周围的人见状,纷纷围拢过来,既好奇又紧张地看着。

“你们看,这就是毒素被吸附的样子。”诸葛明让阿梅把洗胃后的液体倒入陶盆,果然可见水中有黑褐色棉絮状物质沉淀。

“哎呀,老天啊,这还真有用!”一位老人惊讶地叫道。

“原来这毒还能这么解!”年轻人们小声议论着。

两个时辰后,张铁柱缓缓睁开双眼,虚弱地咳了一声。家属当即“扑通”一声跪地,满脸泪水地说道:“大人,真是太感谢您的救命之恩了!”

“无需谢我。”诸葛明微微一笑,“若要谢,就谢科学和知识吧。”

就在这一晚,医馆的名声迅速传开,老百姓对这位年轻参军愈发信任与钦佩。

然而,就在众人沉浸在救人成功的喜悦中时,诸葛明悄然走到窗边,望向门外漆黑的山路,心中陡然升起一丝警惕。

“今晚这毒,来得太过蹊跷。”他低声自语。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诸葛明便召集亲信,准备前往张铁柱家一探究竟。

“昨晚的毒绝非偶然。”他叮嘱阿梅,“你要清楚记住那野菜的模样,尽快画成图。”

阿梅用力点头,眼神坚定。

诸葛明转身望向远处的山林,心中己有计较。更大的麻烦即将来临,这便是第95章的故事。

此时,毒雾尚未消散,人心也难以捉摸。

天刚破晓,山林中雾气弥漫。诸葛明带着几名随从骑马赶往张铁柱家。来到他家院子门口,还能看见昨晚众人慌乱时留下的脚印。

“铁柱昨晚去后山采野菜了。”一位村民在前带路,边走边说,“新医馆教人认药,他也想学点儿。”

诸葛明点头,目光落在竹篓里剩下的几株野草上,伸手拿起一片叶子仔细端详,脸色瞬间阴沉下来。

“这是断肠草?”他轻声嘀咕。

断肠草与常见野菜极为相似,若误食半两,便会危及生命。更麻烦的是,它常生长在潮湿阴凉之处,极易混入普通野菜中。若不是昨晚他反应迅速,今日恐怕就会出人命。

“阿梅!”诸葛明向身后的小丫头招手,“快过来,把这些野菜的样子画成图,有毒之处务必标注清楚,此事刻不容缓!”

阿梅神情凝重地点点头,立刻从身上掏出纸笔,认真描绘起野菜的叶脉与茎枝。不多时,一份图文并茂的《有毒植物图谱》初稿便完成了。

“立刻派人将此图送到各个村子,并张贴告示,务必让种地的百姓清楚,野外乱采食物有多危险!”诸葛明吩咐道。

这一举动虽不惊天动地,却如春雨般,悄然改变了老百姓对医馆的看法。以往,偏远山村的老者拿着图谱反复查看,年轻的猎户也开始主动向医馆学徒打听如何辨别野菜是否有毒。仅仅一天时间,医馆的名声便大为改观。

然而,这一切都被一双隐藏在暗处的眼睛尽收眼底。

当晚,月光皎洁,风声如刀般呼啸。诸葛明披着衣服,独自坐在桌前,手中轻轻转动着一枚铜钱,眼神深邃如渊。

“此事绝非那么简单。”他心中暗自思忖:断肠草虽有毒,但一般农夫怎会轻易采错?而且,那个空陶碗里的气味……肯定有人动了手脚。

他叫来心腹王二麻子,低声说道:“你去盯着陈百草那家伙。”

王二麻子领命而去。

果不其然,三更鼓响时,一道黑影从医馆侧门鬼鬼祟祟地溜出,径首朝张铁柱家奔去。诸葛明早己提前设下埋伏,冷眼旁观那人翻墙进入院子,在屋里鬼鬼祟祟地翻找东西。最后,此人竟从灶台下翻出一小袋干草,看样子是想换掉昨天剩下的样本。

“抓得好!”诸葛明一声令下,王二麻子带人猛地撞开门,当场将其擒获。

经审讯,果然是陈百草在背后指使。这个老顽固从医馆开张起就时常捣乱,如今更是暗中搞破坏,企图败坏医馆名声。

“他以为,只要老百姓不再信任医馆,我就待不下去了。”诸葛明冷冷一笑,“哼,他既小瞧了科学的力量,也低估了我的耐心。”

诸葛明借着烛光,挥笔疾书,迅速写好一封密信,封好后交给赵管家,让他连夜送给徐庶。信中详细叙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并附上时间记录,这些时间记录如同证据链般清晰明了,还包含证人的口供。

“哼,这下该我反击了。”诸葛明写完信,抬头望去,眼神中的寒意愈发浓重。

窗外,夜风呼啸,仿佛在传递着暴风雨即将来临的消息。诸葛明己然做好准备,然而,谁也未曾料到,真正的危险正悄然逼近。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