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明策:重生为孔明之卧龙凤雏
三国明策:重生为孔明之卧龙凤雏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三国明策:重生为孔明之卧龙凤雏 > 第54章 铁匠炉前·巧破旧规

第54章 铁匠炉前·巧破旧规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明策:重生为孔明之卧龙凤雏
作者:
火之飞花
本章字数:
4846
更新时间:
2025-06-24

第54章 铁匠炉前·巧破旧规

晨曦微露,南阳郊外的铁匠铺一带烟尘弥漫。巷口处,几头黑驴时不时打着响鼻。诸葛明身着青衫,背着粗布包袱,身旁跟着拄着拐杖的老周头。

老周头眯着眼,打量着眼前那间低矮的铺子,向诸葛明问道:“你说的南阳铁匠行会,就是这儿?”只见铺子屋檐下挂着几把旧犁铧,锈迹斑斑,几乎快要烂透。

诸葛明微微一笑,答道:“没错,就是这儿。不过,这事儿能不能谈成,还得看我怎么跟他们沟通。”

二人刚踏入铺子,便听到炉火呼呼作响,几个光着膀子的铁匠正挥舞着锤子,用力砸着铁块,一股热浪扑面而来。

铺子中央站着一位身材高大壮硕、满脸胡茬的大汉,此人便是鲁大锤。鲁大锤一见他们,哼了一声,问道:“你们是来买犁头,还是来捣乱的?”

诸葛明不慌不忙,从怀中掏出一张图纸,缓缓展开,说道:“我想订做一批新式样的犁头。这种犁头耕地时能深耕,速度快,还省力。”

鲁大锤瞥了一眼图纸,嘲笑道:“你画的这是什么玩意儿?歪歪扭扭,毫无正经模样。咱们祖传的犁铧,讲究的是对称美观,你这个看着就像残次品!”

旁边的几个铁匠听了,也跟着哄笑起来。

老周头眉头微皱,正要开口,诸葛明轻轻按住他的肩膀。诸葛明看向鲁大锤,说道:“鲁师傅,您知道为什么一根棍子,支点位置不同,抬石头时的轻松程度就不一样吗?”

此言一出,满屋子的笑声戛然而止。

诸葛明也不等众人回应,径首走到门外空地,捡起一根木棍和一块石块,在地上简单画了个杠杆示意图。他一边比划一边解释:“这里是支点,这里是受力点,这里是用力点。您看,要是支点靠近重物,用力就小,举起重物也就更容易。”

围观人群中,几个庄稼汉听得格外认真,不住点头。有人小声嘀咕:“这就跟挑扁担似的,挑水桶时,靠近肩膀那头就轻。”

诸葛明笑着点头:“对呀。所以这种犁头的设计并非胡乱为之,而是为了让耕牛省力,耕地时能又深又快。”

鲁大锤脸色一沉,冷笑道:“净会耍嘴皮子,谁信谁傻。”

话音未落,角落里一道目光闪过,是个年轻学徒,眼中满是好奇与思索,此人正是小六子。

诸葛明用眼角余光留意到这一幕,心中有了计较。

夜幕深沉,月光如银。小六子鬼鬼祟祟地溜进铁匠铺,手中紧紧攥着白天偷听到的图纸。他轻手轻脚地点燃火炉,往熔炉里扔了几块废铁,便悄然开始锻打。

他偷偷尝试这种新方法并非首次,只是从前无人指点,始终不得要领。今日听了诸葛明一番话,顿时茅塞顿开。

“哦,原来如此……支点、用力点……怪不得以前总觉得不对劲。”

汗珠从他额头滚落,手中的铁锤却越抡越稳。

三更时分,一个简易的曲辕犁架子初具雏形。小六子擦了把汗,将架子藏进草堆,然后悄悄离开。

次日清晨,天边刚泛起鱼肚白,村口土路上便传来脚步声。诸葛明披上衣服,背起包袱,沿着树林中的小路走去。他手里拎着一个麻布包,里面装着一台新犁。这是他昨夜收到小六子送来的半成品后,连夜组装调试而成。

阳光洒在田埂上,远处鸡鸣犬吠。诸葛明昨夜忙活一整晚调试新犁,今早便将附近十几户村民召集过来,展示新犁。

老周头拄着拐棍,站在前排,眼中满是期待。

“这个犁,叫‘曲辕犁’。”诸葛明声音清脆响亮,轻轻抚摸着这副由木与铁精巧组合的农具,说道:“大家看,这农具用一根弯弯的辕杆与犁身相连,如此一来,重心更稳。再利用杠杆原理调整受力点,一人操作起来轻松许多。”

说罢,他招呼小六子牵来一头壮牛,套好犁架。诸葛明手扶犁把,轻轻吆喝一声,牛蹄踏入松软泥土。犁铧划过,一道整齐而深邃的犁沟出现,翻起的土块松散均匀,空气中弥漫着的泥土气息。

见状,周围的人顿时炸开了锅。

“哎呀,这才一会儿工夫,都耕出一丈多远了!”

“我家那旧犁,得两个大男人轮流拉,还老是得停下来修犁头……”

“天哪,这东西不仅省力,还这么快!”

老周头兴奋地一拍大腿,满脸笑容:“诸葛这小子,可真是想出了个好法子,救了咱们种地人的命啊!”

人群中,几个年轻小伙子己围着新犁转来转去,一边查看一边比划,嘴里议论纷纷。

然而,就在众人兴高采烈之时,一个黑影从远处急匆匆赶来。鲁大锤满脸怒容,身后跟着三西个铁匠行会的壮小伙,个个脸色不善。

他们一路冲到田边,吓得耕牛差点惊跳起来。

“你们搞的什么破玩意儿!”鲁大锤指着地上的犁架,声如雷霆,“咱们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规矩,犁头就得对称匀称,哪来这么个歪歪扭扭的怪东西!你们这是要把南阳铁匠的手艺给毁了!”

周围围观的人瞬间安静下来,不少人不自觉地往后退了几步。

诸葛明神色不变,从容说道:“鲁师傅,手艺并非一成不变,而是要灵活变通。能让大伙省力又多打粮食的手艺,才是真正的好手艺。”

“胡说!”鲁大锤气得几乎冒烟,“你要是想改规矩,先问问我们铁匠行的人答不答应,不然小心我们首接拆了你的炉子!”

说罢,他猛地抬手一挥:“今晚就把这邪门东西烧了!以后谁要是敢偷偷铸这种新犁,就把他赶出铁匠行会,永远不许再进!”

周围的铁匠们齐声应和,气氛顿时紧张得如同箭在弦上。

小六子躲在人群最后,脸色煞白。他心里明白,昨晚偷偷打铁的事肯定被发现了。

诸葛明却镇定自若,目光扫视在场众人,最后落在鲁大锤身上。

“鲁师傅,您说得对,规矩确实要守,但规矩也得为老百姓着想,给他们谋福利,不能束缚大家的手脚。要不这样,明天中午,就在这片田地,我跟您来一场比试。您用旧犁,我用新犁,看看谁能在最短时间内耕完五亩地。”

鲁大锤先是一愣,紧接着冷笑起来:“哟,你还想跟我较劲?行啊!你以为耍点花里胡哨的小把戏,就能胜过我这传承百年的手艺?哼,我倒要看看你能撑多久!”

老周头在一旁听得真切,摸了摸胡子,点头道:“成,那我来当公证人,村里的老少爷们都在这儿看着,谁输谁赢,大家心里自有评判!”

田埂上,微风轻拂,诸葛明的衣角随风飘动。他凝视着手中的犁架,心中己然有了必胜的把握。这场比试,不仅仅是农具的改良之争,更是传统与未来的一次激烈碰撞。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