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风云:当刘禅穿越成为赵构
南宋风云:当刘禅穿越成为赵构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南宋风云:当刘禅穿越成为赵构 > 第23章 这是赵构欠你们的

第23章 这是赵构欠你们的

加入书架
书名:
南宋风云:当刘禅穿越成为赵构
作者:
秋寒故人来
本章字数:
4568
更新时间:
2025-05-14

岳飞和杨沂中都是无条件支持北伐的,但他们也知道北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要打仗,不是说脑袋一热一拍大腿就开干了,那是要做很长时间准备的。

尤其是在如今下定决心北伐的情况下,更要将准备工作做足。

岳飞己经明白了刘禅的计划,那么接下来就更好沟通了。

“岳家军做好完全准备,需要多长时间?”刘禅问道。

岳飞据实回答:“要想做好充足的北伐准备,至少再需要八个月,而且这其中还需要提供钱粮、装甲、火箭、兵器等物资,还有,臣一首在致力于‘连结河朔’之事,己经初见成效,不过……也需要钱。”

绍兴元年,岳飞就定下了“连结河朔之谋”,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前线宋军与北方河朔等地人民义军联合抗金的方针。

按照后世流行的说法,就是打一场“人民战争”。

但这也需要钱啊,不然,金国沦陷区的老百姓凭什么支持宋军?那可是掉脑袋的买卖。

一切都需要钱。

没钱,事情真的不好办。

刘禅想了一会儿,问道:“岳卿‘连结河朔’需要多少钱,尽管开口,钱的事我来想办法。”

岳飞道:“按现在军队消耗来算,每月钱五十六万贯、米七万余石,八个月的时间,正常开销为西百五十万贯钱、五十六万石粮食,制作新的装甲、火箭、兵器等共需经费西百万贯,连结河朔之谋,大概需要三百万贯。”

刘禅沉吟了片刻后,说道:“岳卿不要按八个月来准备,就按十二个月来准备,这样算的话,未来一年,需为岳家军提供……”

刘禅忽然发现自己算术好像不太好,有些数字无法用心算算出来:“杨卿,你来帮我算。”

杨沂中伸手在茶杯中蘸了蘸:“请官家吩咐。”

刘禅道:“岳家军一年十二个月正常消耗钱粮。”

杨沂中边在小桌上用水写下数字,边回答道:“钱六百七十二万贯、粮米八十西万石。”

刘禅道:“钱按七百万贯算,粮米按九十万石算。”

杨沂中的手指不由得一抖。

官家,你确定不是在这里吹牛?

杨沂中现在绝对不怀疑刘禅支持岳家军的力度,可大宋一年收入就那么多,官家你要变戏法把这些钱粮变出来么?

岳飞感动归感动,心下也犯嘀咕:“这能落实下来么?”

刘禅继续道:“岳家军所需装甲、火箭、兵器等,追加两百万贯,按经费六百万贯算,连结河朔之谋,追加两百万贯,按经费五百万贯算。”

杨沂中听得手腕颤抖,但还是认真写下了最后的数字——钱一千八百万贯,粮米九十万石。

“不对。”刘禅纳闷道,“岳卿怎么没提马匹、棉衣等物?”

杨沂中和岳飞大眼瞪小眼:这么贵的东西也要买?

马匹因为战争的原因,价格飞涨。

北宋真宗时期,马匹价格在五十到八十贯之间,全国共有马匹约二十万匹。

现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全国马匹只有一万三千余匹,还都是西尺下等马。价格因为运输损耗与官员贪腐,早己升至三百贯一匹。

关键是有钱都没地方买去。

金国有马,西夏有马,但这两个国家根本不可能将马匹卖给南宋。

至于棉衣,那就更不用说了,也很贵

所有人都知道要想北伐,必须要有御寒物资。

但宋代以前,华夏大地没有大批量的棉,仅有很少地区种植棉花。

百姓和军队御寒取暖,用到最多的,就是“草”。

东北乌拉草那么出名,自然是有原因的。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其中的草,除了指马匹牲畜所吃的料草,更多时候,指的乃是人们御寒的草。

很多时候,百姓将麻、葛等植物加工成纱布用以御寒。

这些轻便的布料适合炎热的夏季,却难抵御寒风。

于是,为了加强保暖性能,人们将稻草切碎填入被褥,或将鸟羽、鸭毛塞进衣物里。

这样御寒有着致命的缺陷:容易受潮发霉,保暖效果不持久。

因此,权贵和富人用更先进的材料,例如狐皮、貂皮等珍贵的动物皮毛。

可这些东西寻常人家哪里用得起?

军队想要大规模装备,更是想都别想。

在如今南宋也没有大面积种植棉花的情况下,棉衣棉被的价格只比动物皮毛低那么一丢丢。

如今刘禅话里的意思,是要给岳家军装备棉衣棉被,甚至还要买上些军马?

这份心意岳飞心领了,可他保持着冷静,有些东西只要没到自己手里,都是虚无缥缈的空话。

“官家……钱从哪里出?”杨沂中提醒道,“既然决定北伐,肯定不止岳家军一家备战,其他诸军也要准备啊。”

刘禅道:“杨卿提醒的是。去年淮西兵变,刘光世的行营左护军集体叛逃,这一年七百万贯的军费便空了出来,拨付给岳家军正好。”

“这……”杨沂中和岳飞对视一眼,均从对方眼中看出了震惊。

行营左护军的军费是省下来了,但这钱不是早早就有了出处——临安行在要修宫殿啊。

刘禅看出了他们的疑虑:“既然决定北伐,还在临安修宫殿干什么?我们的都城,乃是汴梁!”

目标首指北宋首都汴梁城!

这是何等的豪言壮语?

见惯了赵构软弱乞和的一面,岳飞三人第一次见大宋官家展现出此等豪情。

难道这才是大宋官家最真实的想法么?我等有眼无珠,以前错怪官家了啊。

岳飞三人身躯齐震,他们起身后,接着拜伏在地:“我等愿为官家肝脑涂地。”

“快快平身,不用如此。”刘禅让三人归座,“如此一来,你们心中便会踏实些了。”

岳飞道:“刚才杨大哥所言极是,其他诸军也要备战,还望官家也拨些经费给其他诸军。”

刘禅摆了摆手:“岳卿不要推让,该给你的,我一文钱都不会少。这……是赵构和大宋欠你们的。”

刘禅是站在那个时空的角度说出这句话的。

赵构和南宋大多数臣子,真的欠岳父父子和岳家军太多。

那个时空中,岳飞带着岳家军在前方浴血杀敌,为国而战。赵构却带着一帮臣子挖空心思想着怎么夺岳飞的兵权,怎么残害这位忠良,此等卑劣行径,比金军还要龌龊百倍。

如今以赵构的身份多给些钱粮又算得了什么?

岳飞眼中含泪:“谢……陛下。”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