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多多叹道:“这便宜儿子女儿都有了,也不用我生了。”
梁满仓正准备接话,门外传来女子的叫骂声:“钱多多,你给我出来!”
“你有胆做,没胆认吗?”声音嘶哑愤怒!
梁满仓看了一眼钱多多:“你做什么了?”
钱多多无辜道:“不记得了哇!”
外面的粗大嗓门还在叫骂:“爹娘评评理,平儿媳妇马上就要生了,我好不容易存了五十个鸡蛋,给我儿媳妇坐月子的,好她个钱多多,昨天全给我拿去偷偷卖了,爹,娘,你们不能太偏心啊!”
院子里的有苍老的声音说道:“平儿他娘,有话好好说,这一大早的,你就开始叫骂,左邻右舍都听到了。”
“听到了又怎样?就是要他们听到,也好让大伙儿评评理,老三两口子是什么货色?女的贪,男的懒,忍了十几年了,现在欺负到我儿子儿媳头上了,这口气我不忍了。”大嗓门声音更大了。
院子里的声音越来越多。
“平儿娘,我们进屋说,啊?”
“今儿她钱多多不给我个交代,我就在门口骂到她出不了门!”
“娘,咱们回屋说吧。”
一个瓮声瓮气的少年声音响起:“大伯娘!我这有十文钱,算是我替我娘赔给你的,我身上再也没有了,等我挣了钱在赔给你。”
“顺儿,大伯娘不要你的钱,我只想找你的爹娘给个交代,你大堂嫂有身子了,你娘还趁着我不在家磋磨她,还让她担水,这如果出了事,可就是一尸两命啊!”
钱多多听着这话惊悚!
MMD!穿成啥人不好!
穿成这么一个极品!
她转头看向梁满仓,梁满仓眼神里也有不可置信。
两人这刚来,也不知道怎么化解这种事。
外面见骂了这么久,当事人还是毫无反应,一声响动都没有。
一拳打在棉花上,气急!开始咚咚咚捶门!
“钱多多,你给我出来,你有胆做没胆认。”
“你别躲在里面不出声!”
“你有本事做,就有本事开门呐,开门!”
门被敲的咚咚咚响。
钱多多和梁满仓看着摇摇欲坠的门,知道躲着也不是什么办法了,该来的还是会来。
两人决定勇敢的面对狂风暴雨!
钱多多下床穿上鞋子。
快走到门口,梁满仓将钱多多拉到自己的背后,防止一开门就被打耳光、扯头发、吐口水。
梁满仓侧着身子将门打开,门一开,两人闪身就躲到了门背后。
外面的梁家大嫂宋氏一巴掌拍空,一个趔趄,差点一个大马趴摔进屋。
后面的她儿子梁平眼疾手快,拉住了自己娘。
这下宋氏更是怒火中烧,一屁股坐在地上,开始拍着大腿哭嚎起来:“哎呦,我的命苦啊,嫁进梁家快二十年了,天天给老三家当牛做马,老三考了十年秀才,花光了家底,去年,我把我的陪嫁银镯子都给当了,现在老三还是童生一个。”
“呜呜呜呜呜,老三媳妇儿在家,地不下,饭不做,掐苗要掐嫩,吃屎要吃尖。”
“还欺压我儿媳,没法儿活啦!”
“哎呦喂!哎呦喂!”
宋氏膀大腰圆,声音洪亮,又哭又数,在这宁静的小山村,声音传出去老远。
院子外面渐渐地围满了人,一个个都踮着脚开始围观,伸长脖子,像被掐住脖子的鸡一样围了圈儿。
还有一个小伙子骑上了墙。
现在正是吃早食的时候,有的村民端着饭碗就跑出来了。
喝一口粥,拿着一双筷子,就开始和周围的人讨论。
“这梁三儿两口子确实不是东西。”
“我昨天看见了,梁平的媳妇儿快八个月了,这梁三儿媳妇还让她去担水,啧啧啧,真是不安好心。”
“哎呦,你别嘴巴有粥还说话,喷我脸上了。”
嫌恶的抹了一把脸。
“这梁三儿考了这么多年,还是个童生,我看呐,他这辈子是考不上秀才了。”
“对呀,家底儿都掏空了,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就不是读书人的命。”
“他的两个哥哥够厚道了,供了他这么多年。”
“他不考,还能做啥,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
这些人都忘了这是在别人院子边了,从小声蛐蛐变成大声议论了。
梁家以前是大洼村最富裕的人家,地有百来亩,梁老头梁首溜是种地的好把式。
梁大梁丰收、梁二梁囤谷踏实肯干,也是种地的好把式。
家里的女主人姓周,周阿女将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喂鸡喂鸭,还养小猪仔儿,两个儿媳宋氏和方氏也是勤劳有加。
家里是六间青砖大瓦房,这可是村里的头一份儿。
当年村里人说起老梁家,那都是竖大拇指,这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老梁家从什么时候开始走下坡的呢?
从梁三儿读书开始。
梁家第三个儿子生下来的时候白白净净,胖胖软软的特别可爱,不像其他儿子黑瘦黑瘦的。
梁老头和周氏一见就喜欢。
那年又正好干旱,己经连续一个月没有下雨了。
如果再不下雨,村里呀就要遭旱灾了。
可没想到三儿梁满仓刚刚被生下来。
他的哭声就迎来了雷雨声,一场大雨落下来,呼啦呼啦应和着三儿的哭声。
那时候村里的老人就说了。
这一定是一个福星,一生下来就落了雨,解了干旱,庄稼喝饱了水,一定会粮谷满仓,遂取名梁满仓。
梁老头和周氏抱着儿子得意的不行。
那时候全村人都说这个儿子一定有出息,是梁家的希望。
小时候的梁满仓也确实长的可爱,又有这么个好名声,村里只要有喜事,小时候的梁满仓就一定是滚床童子。
小梁满仓还被别的村借去当过滚床童子呢。
在村里人见人爱。
至长到八岁的时候,在城里混不下去的一个穷秀才搬回了村,他是大洼村的人有记忆以来的第一个秀才。
这位秀才也姓梁,考中了秀才之后再无寸进。
当然,不可避免的,这个穷秀才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自认为怀才不遇。
穷秀才只有一个独子,独子和妻子因病亡故之后,茕茕独立于世间,就搬回了大洼村。
见着梁满仓不同于村里其他疯跑,黑乎乎、脏兮兮的小孩儿,就收了他做弟子,教他读书识字。
梁首溜夫妻做梦也没想到自己儿子有这份造化,两口子偷偷嘀咕,莫非自家养了个文曲星。
从此之后,家事儿一律不让梁满仓动手帮忙,安心读书就好。
这是梁满仓的读书之路,也是梁满仓的长歪之路。
学识没学多少,到现在只考了童生,还不如那死去的穷秀才呢。
但眼高手低,假清高,悲春伤秋全学会了,钱还没少花,家里勒紧了裤腰带供着他一个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