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媛这一夜睡得格外安稳,没有辗转反侧,一夜无梦。
清晨的阳光透过纱帘洒进来,她缓缓睁开眼睛,发现身边的小慈己经不在床上,只留下一个浅浅的小窝印。
她拿起手机看了一眼时间——九点十五分。
这个点,小慈估计己经被李荣诚带下楼吃早餐了。
钱媛迅速洗漱完毕,换好衣服下楼。
客厅里,李老太太正坐在沙发上喝茶,见她下来,立刻笑眯眯地招手:“媛媛啊,睡得好吗?快去吃早餐,荣诚和小慈还在餐厅呢。”
“好的,奶奶。”钱媛微笑着应道,正要往餐厅走,手机却突然震动起来。
她低头一看,来电显示赫然是“导师”。
她心头一跳,赶紧接通电话:“老师,早啊!”
电话那头,陈智慧的声音一如既往地沉稳简洁,却带着不容商量的意味:“十点前到科技大楼。”
钱媛瞬间明白——能让导师亲自打电话通知的,必然是紧急项目或重要会议。
她不敢耽搁,匆匆对李老太太说道:“奶奶,我老师找我,让我十点前必须到科技大楼集合,估计是有急事,我得赶紧回去了。”
李老太太脸上的笑容微微一滞,眼底闪过一丝惋惜。
她好不容易为这对夫妻创造了一次独处的机会,昨天两人相处得也不错,原本还想着今天再加把劲撮合撮合,结果却被这通电话打断了。
但老太太终究是明事理的人,她很快调整好表情,拍了拍钱媛的手:“去吧,工作要紧,路上注意安全。”
钱媛感激地点点头,顾不上再去餐厅,转身回房收拾好自己的东西,首接走了。
李老太太望着她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
她心里清楚,李荣诚和钱媛的婚姻问题,症结全在自己孙子身上。
更何况,现在孙子还和那个倪晓珊纠缠不清,这才是最棘手的地方。
“唉,这混小子,什么时候才能不让我这老太太为他操心?”老太太低声喃喃。
李荣诚牵着小慈的手从餐厅出来时,客厅里只剩下李老太太一人。
"爸爸,我上去叫妈妈吧?"小慈仰起脸,大眼睛里满是期待,"我还想她今天陪我去喂小兔子的。"
李老太太放下茶杯,温声道:"小慈,你妈妈刚才接了通知有急事,先回去了。"
李荣诚闻言一怔,心底泛起一丝异样的感觉。
以往这种家庭聚会,总是他找各种借口提前离场,留下钱媛独自应付。
如今角色对调,他竟有些不适应。
小慈的小脸瞬间垮了下来,但很快又眼珠一转,拽了拽李荣诚的衣角:"爸爸,那我们回家吧!"
她压低声音,带着狡黠的笑意,"我们去找珊珊阿姨,一起去游乐场好不好?"
李荣诚下意识看向老太太。
老人家的脸色己经沉了下来,手中的茶盏重重搁在茶几上,发出清脆的碰撞声。
"奶奶,我..."
"去吧。"老太太打断他,声音里透着疲惫,"反正媛媛也不在,你们父女想怎样就怎样。"
回程的车上,小慈兴奋地晃着小腿,叽叽喳喳说着游乐场的计划。
李荣诚握着方向盘,目光却不时瞥向山庄在后视镜里越来越远,这次本该温馨的家庭聚会,因为钱媛的提前离场,就这样草草收场。
更讽刺的是,这竟是七年来第一次,因为她的原因而中断的聚会。
车窗外,阳光依旧明媚,李荣诚却莫名想起昨晚温泉池边,月光下钱媛被水汽氤氲的侧脸。
那个总是默默等待的女人,现在似乎有了自己的生活轨迹,不再以他为中心打转。
这个认知让他心里某个地方,隐隐泛起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
钱媛踩着九点五十八分踏入科技大楼会议室时,里面己经坐满了人。
她的导师陈智慧教授坐在首位,旁边是楚旭宁和几位能源领域的资深专家,所有人的表情都带着罕见的严肃。
"抱歉,我来晚了。"她低声致歉,快步走向空位。
陈教授只是微微颔首,示意她坐下。
楚旭宁悄悄推过来一份文件,压低声音道:"导师上次交由你负责的储能优化项目评估结果出来了。"
会议正式开始。
科技部的领导首接切入主题:"陈教授提交的储能项目经过专家组三轮评审,确认其储能效率提升27%,成本降低35%,完全具备大规模推广条件。"
他敲了敲桌面投影仪,调出一组数据图表,"特别是在极端环境下的稳定性表现,远超目前国际同类技术。"
钱媛屏住呼吸。
投影幕布上跳动的曲线,正是她这段时间以来在实验室反复实验与验证的结晶。
那些被同事们戏称为"异想天开"的复合材料配比,此刻正以确凿的数据证明着它们的价值。
"欧盟能源署昨天发布了新规。
"一位戴着金丝眼镜的专家突然开口,"要求2030年前所有成员国储能设备必须达到三级能效标准。"
他意味深长地看向钱媛,"而在项目中,钱媛提出的技术,恰好能满足这个要求。"
会议室瞬间骚动起来。
楚旭宁在桌下轻轻碰了碰钱媛的手肘,她这才发现自己的指尖在微微发抖。
陈教授终于露出今天第一个笑容:"所以领导要求,三个月内完成中试,明年一季度开始产业化落地。"
他转向钱媛,"这个项目,依然由你全权负责。"
钱媛的目光扫过会议室,在看到楚旭宁时,瞬间明白了这个项目的落地方式——将由聚源来主导实施。
楚旭宁似乎察觉到她的视线,微微侧头,压低声音兴奋道:“小师妹,真有你的,我们聚源又要起飞了!”
领导强调:"具体实施方案请聚源团队下周提交。"合上文件夹,又补充道:"科技部会特批绿色通道。"
散会时,几位专家特意走过来与钱媛和楚旭宁握手。
如果倪晓珊在的话,会发现到其中两位正是上周在云锦阁见过的黄专家和刘教授。
钱媛和楚旭宁都明白,聚源得到这个项目的主导权,等于政府部门很认可并且看好聚源。
而在这个项目的推动下,意味着聚源将跻身行业第一梯队,又将引起新一轮的关注,成为更多企业追捧和争相想要合作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