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若姑姑微微欠身,看着我和甄姐姐,不紧不慢地说道:
“两位小主,此次入选的秀女共八位,是分两批入宫的。按照先满蒙后汉的规矩,甄小主、安小主,还有济州协领家的沈贵人是同一日第二批入宫的呢。”
甄嬛听闻,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说道:“济州协领家的梅姐姐是贵人呀。”
虽说我之前知道,但是又不能表现出来,于是我也惊喜道”那要恭喜梅姐姐了呢。”说着,脸上满是为好友高兴的神情。
甄嬛又接着道:“是啊,咱们三人能晚些入宫,彼此又相熟,待入宫后相互间也好有个照应呀。”
我也赶忙高兴地点点头,应了一声“嗯”。
方若姑姑微微叹了口气,接着说道:
“再说说咱们当今的皇上吧。皇上乃是先帝爷的第四子,早年被封为雍亲王,在王府成的婚,娶的呀,正是当今太后的表侄女乌拉那拉氏福晋。那福晋温柔娴雅,待人亲和,在王府里深得人心,与皇上也是恩爱非常呢。可谁能想到,大婚三年后,福晋难产,最终连刚出生的小阿哥也没能保住,就这么去了呀。皇上为此伤心至极,至今都难以释怀,后来追谥福晋为纯元皇后呢。由此可见,咱们这位皇上,那可是个长情之人呐。”
说罢,姑姑的眼神里也透着些许感慨,似是也为那段过往而动容。
当我听到方若姑姑这般夸赞皇上是长情之人时,心中不禁暗暗冷笑一声,暗自思忖道:
“哼,还长情之人呢,自古皇家最是无情,恐怕也只是做做样子罢了,那所谓的深情,又焉知不是为了维护皇家体面,或是有着别的什么心思呀。”
可面上却也不敢显露分毫,依旧维持着一副认真聆听的模样。
这时候,浣碧在一旁忍不住小声嘀咕道:
“听说当今的皇后是庶出呢。”她这话一出口,在场众人的目光便都投向了她。
方若姑姑微微皱眉,脸上却仍带着几分端庄,轻声说道:
“浣碧姑娘,这有福之人呀,是不分嫡庶的。皇后娘娘人品贵重,母仪天下,那可是备受尊崇,咱们可不能随意这般议论呀。”
浣碧顿时脸色一变,赶忙低下头,满脸愧疚地说道:
“奴婢失言了,还望姑姑恕罪,奴婢往后定当谨言慎行,不敢再犯了。”说罢,身子都微微颤抖了起来,似是极为害怕自已这番冒失会招来什么祸事。
当我听到浣碧说出那番话后,眉头不禁微微一蹙。我心里清楚得很,浣碧本就是甄父外室的孩子,她此时这般言语,怕是藏着些小心思呢。
我暗自思忖,日后可得寻个合适的时机跟甄姐姐提上一两句,让姐姐多留意着点浣碧,也好防着她一时糊涂做了什么错事,给甄府乃至日后入宫都惹来不必要的麻烦呀。
方若姑姑继续说道:
“皇后娘娘是纯元皇后的亲妹妹,当时太后赐她为侧福晋。纯元皇后过世后,侧福晋继立为福晋,皇上对她倒是十分的敬重。除了皇后娘娘所居的景仁宫,其他修缮好的宫室还有翊坤宫、碎玉轩、咸福宫之类的,到时候小主们入宫,居所也会依着位分等来安排呢。”
这时候,流珠在旁忍不住开口说道:“可是我听说皇宫里最受宠的是华妃娘娘呢。”
方若姑姑微微点头,说道:“不错,华妃娘娘可是年大将军的亲妹妹,在王府的时候就备受宠爱,称得上是专房之宠呀。”
浣碧听了,心中疑惑,便问道:“既然华妃娘娘如此盛宠,那为何还不是贵妃或者是皇贵妃呢?”
方若姑姑耐心解释道:“这就是奴婢要说的了,因为华妃娘娘至今尚无子嗣呀。”
甄嬛接着又问:“那华妃娘娘无一子半女却已是妃位,这宠爱可见一斑呢。”
方若姑姑应道:“所以才说是盛宠啊。当然了,这还不是最要紧的,在这后宫之中,最要紧的终究还是子嗣,哪怕是有个皇子、公主也好呀,否则这一辈子都无所依靠。不过呢,华妃娘娘年轻气盛,身体康健,又深得皇上圣宠,往后自然是有机会的。”
甄嬛微微颔首,又说道:“我听闻华妃娘娘倾国倾城呢。”
方若姑姑脸上带着几分赞叹之色,说道:“那可是汉军旗的翘楚呀。莫说汉军旗了,就是把满蒙八旗的女子都放在一块儿比,那也都不及华妃娘娘的风韵万分之一,所以她才能宠冠后宫呀。”
听着众人谈论华妃与子嗣之事,我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重生前那悲惨的过往,想起那个还没来得及来到这世上就死在胎中的孩子,心口就像被狠狠揪住一般,痛意蔓延开来。
对那薄情的皇上,恨意又添了几分,还有那一直仗着圣宠肆意欺辱我的华妃,更是让我恨得咬牙切齿。
我暗暗攥紧了拳头,在心底发誓,这一世,定不会再如从前那般任人鱼肉,定要让他们为曾经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我一定要报仇雪恨,把那些失去的,统统讨回来。
甄嬛微微皱起眉头,眼中透着几分感慨,轻声说道:“以色侍他人,能得几时好?这后宫之中,容颜易逝,单靠着美貌去博取宠爱,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呀,若想安稳度日,还是得有别的倚仗才是呢。”话语间满是对这后宫生存之道的喟叹。
见甄姐姐眉眼间隐隐带着一丝忧伤,我心里也有些不是滋味,便轻声提议道:
“姐姐,要不咱们和眉姐姐一起去京城中逛逛呀,往后入了宫,怕是再难有这样的机会了,咱们正好去欣赏欣赏那些往后见不到的风景呢。”
甄姐姐听了,微微点头,眼中似也多了几分期待,当下便让人去请眉姐姐,不多时,我们三人便结伴出了门,漫步在京城的大街小巷,想要将这宫外的美好再多记上几分。
在即将踏入紫禁城这高深莫测之地前,我心里始终惦记着家中的亲人。
我赶忙找到萧姨娘,将自已仅剩的那些银两都拿了出来,交到她手上,轻声说道:
“姨娘,这些银子你拿着,足够你回苏州了,一路上可得小心些呀。”
想了想,我又从怀里掏出另外一些银两,一并塞给她,眼中满是恳切,接着道:
“姨娘,劳烦你帮我好好照顾母亲,我这一入宫,也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到她老人家,这些银子你留着,莫要让母亲受了委屈,平日里也好让她衣食无忧啊。”
萧姨娘接过银两,眼眶泛红,连连点头应着,我看着她,心中满是不舍与牵挂,却也只能狠下心转身往紫禁城走去。
几天后,入宫的日子终于到了。清晨,天还透着些许朦胧的微光,我们便已收拾妥当,坐上了那小小的轿子。轿子晃晃悠悠地启程了,被人稳稳地抬着往紫禁城的方向而去。
前世的我坐在轿中,怀着紧张又带着些许兴奋的神态,满心好奇那紫禁城到底是怎样一番景象,宫中的生活又会有着怎样的精彩与波折,对未来既害怕又隐隐期待着。
可如今重生之后,心里却全然没了之前那种感觉,只剩下无尽的谨慎与冷静。过往那些痛苦的经历如同重锤一般敲打着我的心,让我深知这看似华丽的宫廷实则处处暗藏危机。
每一步都需小心翼翼,哪还能有半分兴奋劲儿呀,只盼着此番入宫能凭借着前世的记忆,护好自已,去报那血海深仇。